天天看点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作者:剧电娱乐

忍不住吐槽,《雪中悍刀行》的动作戏份

仙侠古装剧《雪中悍刀行》正在热播,电视剧自开播后就广受争议

剧情、选角、武术动作等等,各方面都饱受争议,但随着剧情的展开,这些硬伤,随着固定下来的观众,大家兴趣逐渐聚拢到了剧情讨论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轩辕敬城“请老祖宗赴死”,特效方面,被不少网友称赞,轩辕敬城人物鲜明,表演到位

只是,每一次到了“动刀动枪”的招式比拼时,武打拉垮显而易见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动漫式武打动作:

每一次看动漫《海贼王》的时候,总是感叹动漫组的“精心安排”,一场打斗戏份,一招一式慢动作镜头,加上角色特写、周围角色的特写,以及时不时周围人的点评、内心戏、甚至突然中插的回忆戏份,让原本激烈的打斗戏份,瞬间拉跨

《雪中悍刀行》无疑是深得动漫打斗的精髓,上升到高神武学,《雪中悍刀行》还可以借助特效,增加一些震撼的感觉,添加一些“风火雷电”的属性加持,突出“仙人打斗”只在瞬息之间,只是刹那芳华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但是到了“动刀动枪”的环节,《雪中悍刀行》剧组的武打水平,短板暴露无遗,一招一式非常拉垮,招式松散不堪,各种慢镜头运用

《雪中悍刀行》剧组特别贴心,剧中的武打动作,一招一式都为观众“用心拆解”,一般到了“动刀动枪”的招式PK的时候:

1、正反两方对垒,给面部特写

2、一招一式的武打动作特写

3、打斗中的演员面部特写

4、旋转、停止等慢动作

5、一方受伤吐血、或死特写

《雪中悍刀行》剧组是将“比武只在一瞬间”的理念贯彻到底,没有华丽的动作,只有散架的招式,大手一挥就是两袖青蛇,各路豪侠打架,除了内力有特效加持,那就剩下飞、劈、砍、挡、躲了

看上去,似乎大家学的功夫都差不多,除了内力不同,也没什么不同,都是砍柴师傅们的传统作业动作

更不要提,蹬腿就飞的大侠们,飞得笔挺又难看,比风筝飞得不可思议多了

毫不夸张地说,《雪中悍刀行》用小孩子耍棍比划的武打动作,完成了整部剧的打斗场面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朱亚文饰演的狗血网剧《赖猫得出狮子倒影》正在热播,超级兵王入赘保护女总裁的狗血网文,终于还是动了。这类小说的一贯套路就是男主扮猪吃老虎,兵王用自己扮猪吃老虎的超级保护力融化了女总裁冰冷的心,顺道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极致美女。

此类小说没有逻辑可言,全凭着YY写下的爽文,也没有什么恋情可言,但没想到狗血剧真的有人会拍,而且是朱亚文和杨子珊主演。当然,这样的狗血剧,它有它的优势,那就是爽啊

为什么突然中插这样一部网剧?

因为超级兵王的设计,必然会有武打动作戏份,而这部资源远低于《雪中悍刀行》的电视剧,被不少网友弹幕刷屏,打斗戏份好过《雪中悍刀行》太多

一个拳拳到肉,有真实感,一个一笔一划,小孩过家家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虽然拳击搏斗不同于古装武侠,但是角色都是拼命的,怎么《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这么轻描淡写呢?

电影传入中国以后,第一部中国武侠电影,是1925年拍摄的《女侠李飞飞》。该片由邵醉翁(邵逸夫大哥)执导,林雍容,粉菊花,吴素声主演。影片还未脱离传统戏曲架构,故事俗套,动作更多的是戏曲套路

真正使武侠电影进入世人视线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是1928年,由明星电影公司出品、张石川执导的《火烧红莲寺》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该片根据“平江不肖生”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是第一部根据原版武侠小说改编的电影

要说这部影片有多么成功,续集连拍,一共18部,就足以证明

《火烧红莲寺》的成功,让中国武侠电影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这之后,武侠电影杂糅小说、神话等,层出不穷,良莠不齐

1965年,邵氏公司老板邵逸夫对泛滥老套的武打片厌烦,决心要拍摄新类型的武打片,几经尝试,张彻在1967年拍摄传世之作《独臂刀》,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的影片

硬派功夫,给武侠剧注入了新鲜活力,相较于之前的戏曲套路,武侠剧更偏向现实生活

八十年代末,香港新浪潮电影崛起

王家卫、徐克、程小东等,在武侠剧方面都有不同的突破,相较于武侠剧,大众开始称此类剧为功夫片

程小东的《笑傲江湖》,可以说是那一时期武侠剧的集大成之作,金庸笔下的武侠招式、飞天遁地等等,一 一展现,而且武侠角色借助道具比拼,程小东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飞花、落叶、大刀、秀剑等等,可以说随着电影技术和理念的深入,武侠小说的文字描述转换为镜头语言,更为直接和丰富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2000年,李安执导的武侠剧《卧虎藏龙》虽然初期在国内收获评价不高,票房不佳,但在海外,成为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人执导的华语电影

相较于以往的香港武侠剧花哨的招式对打,《卧虎藏龙》更偏向于写意,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加持,让飘然的武侠片惊呆了老外的下巴颏

可以说,李安的《卧虎藏龙》就是西方对东方神秘武学的向往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成龙电影则是西方大众对东方武学实际运用的膜拜,道具不限,场地不限,招式大众化,观影欢娱之间,炒起了武术热。

张艺谋在借鉴《卧虎藏龙》的成功之后,拍出了商业电影《英雄》、《十面埋伏》,中国武打电影借鉴好莱坞经验,吸纳好莱坞电影工业,拍摄自己的功夫片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好莱坞请袁和平做武术指导,拍摄《黑客帝国》,利用技术优势,拍出了经典的“子弹时间”,国内则不少影视剧,开始用“慢镜头”滥竽充数

中国动作片借鉴好莱坞经验,从武侠到搏击,从招式对比到拳拳到肉

2021年,《新天龙八部》、《雪中悍刀行》此类主打武侠动作的影视剧,水准可谓是令人“大跌眼镜”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事实上,国产动作片式微,这一点相信大家也有一定的共识,电影除了《战狼2》,国产动作片没有亮眼的成绩,当然《战狼2》的票房成绩,离不开当时大环境的微妙,和大众高涨的爱国热情

好莱坞的《速度与激情》系列、《敢死队》系列,都有不少的粉丝和不错的票房成绩

我们接受了动作片向实战靠拢,接受了武功套路向拳拳到肉靠拢,同时我们的武侠片,也在经历蜕变

武侠离不开功夫,但功夫打斗场面不再是以往的招式对打,而是有拳拳到肉的惊险刺激,有了华丽但不失张力的对打,借助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助力,动作片在技术上有了成长

但不得不说,一部好的武侠电视剧依旧是“可遇不可求”

有人说是慢动作毁了武侠剧,一个镜头语言就能毁了一部电影?

有人说好莱坞模式,不适合本土化的武侠剧

个人不认同这样的说法

除了武侠梦的离散,剧本的短缺外,我们看到仙侠剧、武侠剧的动作戏,乏善可陈,粗制滥造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流量艺人的冲击力:

当电视剧的制作费用偏向于明星时,我们可以看到一部剧的质量会整体下滑,尤其是动作戏

2000年开始,我们开启了追星的新纪元,明星发展从选秀、出道到大放异彩、粉丝接机前呼后拥,时间越来越短

我们的造星能力逐渐提升,流水线操作下的出道明星越来越多

国内明星成名的归途是什么?影视剧!

唱歌的演电影、跳舞的演电影,玩说唱的演电影,奥,对了玩说唱的演了不止一部电影,但幸好电视剧首秀前就锒铛入狱,避免大众接受饭圈洗礼

没有演技、不肯下功夫

这是流量艺人的通病,哥哥长、哥哥短,仙女姐姐神仙颜值等等,随着资本和流量的狼狈为奸,一部剧的动作场面,一压再压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动辄千万的S+影视剧,主角华丽,磨皮瘦脸,甚至某部剧出现了主角和配角脸色“天差地别”的奇观,主角磨皮高光到仿佛和配角不在同一个次元内,也是开了眼了

即使有替身,不用艺人出工出力,但流量为王的指导思路,需要精心打磨的动作戏,自然是没资金、没钱、没人

明星的薪酬在整部剧中的资金占比大了,那拍摄、后期等方面资金压缩,艺人的档期又满,能力又不强,那动作戏自然是能砍则砍,优秀的武术指导能不请就不请

而且,为了突出艺人明星,旋转跳跃,360度甚至720度的慢镜头捕捉,也是让人大跌眼镜,不费脑又省事的偶像剧套路,加上磕CP看脸的时代,动作场面,只需要铺满爱豆的脸就可以,甚至精致到每个毛孔

这类理念,积年累月之下,成了惯例,成了行业达成的共识,危害无穷

与其说是观众,不如说是粉丝,这年头粉丝极其包容,只要明星不犯错就行,演技不好,他或她不是专业院校毕业,就成了挡箭牌

动作戏拉垮,《雪中悍刀行》武打动作就像“小孩过家家”

不是专业演员,就能烂剧横行吗?拿着高薪,就应该出点好活,至少这事搁在欧美日韩,高薪出烂剧是没市场的

一边对爱豆纵容,一边吐槽国产剧垃圾,一边追海外剧

粉丝多,就能拿主角,粉丝多、数据漂亮就能证明哥哥的商业价值,因为不是专业演员,演技差的理所应当,但争番拿钱有丝毫不手软

一部剧成功是爱豆的功劳,垃圾全是剧方拉垮的

更不要说,那位顶流疯批美人,专业院校毕业,但台词含混不清,粉丝大行其道,为众多流量艺人树立了“吾辈楷模”的典范

一次“清朗”不能根除流量毒瘤

影视剧以质量为上的理念,还需多些时日排毒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