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9年鄧華上将雖遭批判,仍有機會留在軍隊,最後卻被這位元帥否決

59年鄧華上将雖遭批判,仍有機會留在軍隊,最後卻被這位元帥否決

歡迎閱讀史源曆史專欄第2429期。開國上将鄧華,曾經輔佐彭總抗美援朝,是建國後備受矚目的一顆将星,但是59年鄧華卻因為在廬山會議上支援彭總而悄然隕落。由于主席之前非常器重鄧華,即便犯了所謂的“錯誤”,仍然可以留在軍隊,是有東山再起的機會的。但是在一位元帥的堅決反對下,鄧華将軍最終被趕出了人民軍隊,沉寂近20年時間。怎麼回事呢?

59年鄧華上将雖遭批判,仍有機會留在軍隊,最後卻被這位元帥否決

彭總反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運動,在1959年廬山會議時,向主席寫了三千多字的進言信。當時受牽連的将帥有一大批,但鄧華隻是因為在抗美援朝時和彭總合作較多,而受到了懷疑,他在會上守住原則,從頭到尾沒有說彭總的壞話。要處理鄧華将軍,實際上是有一點牽強的。主席一直很看重這位戰将,認為他的人品沒有什麼問題,隻是一時沒有看清形勢。是以主席說:鄧和彭有差別。按照中央首長這樣的論斷,鄧華的問題并沒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完全可以“從輕處理”。

59年鄧華上将雖遭批判,仍有機會留在軍隊,最後卻被這位元帥否決

但是在關鍵時刻,林帥說了一句:我想了一夜,這個人始終很危險,留在軍隊是一個危險人物。在彭總59年落難之後,林帥接替了國防部長職務,同時主持軍委工作,實際上是軍隊高層當中話語權最高的人物之一。林帥打算清理鄧華,那麼鄧華的副總參謀長和沈陽軍區司令員職務是保不住了,甚至直接被趕出了軍隊。鄧華舍不得離開,提出去軍校工作、學習也可以。但這個并不過分的要求,仍然被上級拒絕,他隻能離開部隊去四川當副省長(可見主席還是照顧鄧華)。

59年鄧華上将雖遭批判,仍有機會留在軍隊,最後卻被這位元帥否決

其實這裡有一個比較奇怪的問題:鄧華在紅軍時期是紅一軍團的将領,後來也是四野的一員名将。而林總曾經擔任過紅一軍團長,更是四野的最高統帥,對于一手培養出來的鄧華,他應該比較愛護才是,至少不應該打壓。為什麼林總卻在昔日部下被批判之時,選擇落井下石,把他徹底趕出軍隊呢?

59年鄧華上将雖遭批判,仍有機會留在軍隊,最後卻被這位元帥否決

林帥和鄧華的關系,曾經十分親近。後來兩人的主要過節,在于抗美援朝時期。林帥在志願軍入朝前,把13兵團司令從自己的愛将黃永勝,換為鄧華。可見在這一階段,林總對于鄧華軍事能力的認可,同時對鄧華也算是有知遇之恩。而鄧華在北韓戰場表現非常好,志願軍節節勝利,他和彭總的威望都很高,鄧華是志願軍第一副司令,後來成為代司令。有一次鄧華回國向主席彙報工作,林帥對鄧華也很熱情,派人把他請到家中講一講前線的戰況。

59年鄧華上将雖遭批判,仍有機會留在軍隊,最後卻被這位元帥否決

鄧華彙報時,林帥很興奮,眼睛沒離開過戰場地圖。鄧華當天要回北韓前線,急于去趕火車,是以在林帥家中比較敷衍,最後提出“彭總要着急了”,可見将軍的政治頭腦确實也不高。這件事情大大惹怒了林帥,認為鄧華已經“忘恩負義”,倒向了新首長(彭老總),是以林帥對鄧華産生了很大的敵意。

59年鄧華上将雖遭批判,仍有機會留在軍隊,最後卻被這位元帥否決

抗美援朝結束後,鄧華醉心于軍事研究和軍區工作,對于維護關系、打點上級這樣的事情從來不上心,也缺乏敏銳度,是以整個五十年代,他始終沒有和林帥解釋過這件事,平時兩個人的聯系很少。林帥的内心想法往往比較獨特,容易受到一些細節的刺激;而鄧華在一些工作方面也确實是有弱點的,不讨上級歡心。人無完人,這加重了林總對他的誤會,到了59年廬山會議時,算是一次總爆發。就這樣,原本軍事才能過人,有着遠大發展前途的鄧華,因為林帥的反對而基本告别了軍事生涯,并且被扣上了反黨右傾的帽子,長達二十年時間。

59年鄧華上将雖遭批判,仍有機會留在軍隊,最後卻被這位元帥否決

盡管如此,鄧華對于組織卻沒有任何抱怨。在1979年對越反擊戰前夕,中央上司曾經希望在北韓戰場建立過功勳的鄧華,能夠再次擔起重任,承擔對越作戰的指揮任務。但是鄧華将軍此時已經日薄西山,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他雖然無法到前線指揮,但是對于中央在關鍵時刻的人事考慮感到十分激動和欣慰。鄧華囑咐子女:一定不能忘記組織對自己的照顧和關懷,要回報國家。1980年7月,一代名将鄧華在上海病逝。

59年鄧華上将雖遭批判,仍有機會留在軍隊,最後卻被這位元帥否決

“史源曆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營運,專注于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曆史全貌,帶來精彩曆史細節。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