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是我國跟越南之間的一場較量。當時蘇聯是越南背後的支援者,為此根據我國的推算,我國擁有一個月的作戰時間。既然作戰時間和作戰任務制定完成後,那麼挂帥出征的将領便非常的重要。
當時鄧在經過各方面的思考後,還是決定讓許世友擔任東線作戰的指揮員,不過當時的許老已經七十四歲!

那麼為何鄧要挑選許世友将軍作為東線的司令員呢?在當時我國開國将帥當中,還有很多人在世,他們的軍事才能絲毫不遜色許世友,甚至有些人能力比他還出色。
比如說粟裕大将,那麼鄧最終還是選擇許世友擔任将軍,這是為何呢?
當時跟越南進行作戰的話,那麼調動的軍區便有廣州軍區!當時許世友便是在廣州軍區擔任司令員,如果廣州軍區的士兵上了戰場,作為司令員的許世友卻閑在軍區,這明顯是不合适的。
為此許世友将軍便成為當時最合适的人選,畢竟手底下都是自己的兵,用起來也是非常的習慣,想要打赢這場戰争,必須選用作戰風格強硬的将領,在現存的将軍當中,許世友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在接到中央的任命之後,許世友便為自己挑選一名副司令員,此人便是劉昌毅。
在戰争當中也是非常的勇猛,為此許世友 便想要讓他擔任自己的副司令,不過對方當時已經六十五歲。在接到許世友的指令後,劉昌毅便非常的激動,這一輩子九死一生都活過來了,最後還能夠報效國家值了。
當時在國際當中對于這場戰争,大部分的國家都是站在越南這面的,哪怕跟中國建交的美國,都建議中國進行撤軍。再這樣的情況下,我國隻有在這場戰争當中打出自己的威風,才能夠讓不利的聲音不在發聲。
抗美援朝時期,我國同樣是面對不利的國際環境,但是彭老總打出我軍的氣勢,最終使得别國不敢小觑我國。
許世友将軍勇猛的作風,在當時看來非常的合适,在東線戰場當中,在許世友将軍的指揮下,直接打到越南首都河内。
如果不是當時我軍的作戰任務是懲罰性質的,搞不好越南的首都都被會我軍給攻占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