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個鬼子押送2000人卻無人反抗,日本老兵:并非中國人沒血性

“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夜晚,日軍炸毀沈陽兩條鐵路,栽贓于中國軍隊,并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第二日,日軍攻占沈陽,并蠶食侵占東三省,東北淪陷。“七七事變”後,日本對中國展開全面侵略,8月13日淞滬會戰打響,上海久攻不下,11月戰局急轉,我軍陷入危機,11.8日,蔣委員長下令全線撤退,上海失守。

5個鬼子押送2000人卻無人反抗,日本老兵:并非中國人沒血性

退守南京

同月,日本突破倫理底線,釋出了人類戰争史上的喪心病狂明文規定,對南京地區實施無差别轟炸,主要以平民為主,其目的就是為了震懾國軍。蔣介石妄圖等到蘇聯軍事介入,希望外交調停而決定固守南京,在日軍接近南京之前統帥部匆忙調動軍隊15萬人,而這些人中大多數均是訓練未完畢的新兵,存有的老兵在經過淞滬會戰一役,也大多士氣低迷。

5個鬼子押送2000人卻無人反抗,日本老兵:并非中國人沒血性

悲劇

陸軍上将唐生智決定背水一戰死守南京,為了防止個别部隊私自撤離,他将撤退輪渡指揮到武漢,并封鎖唯一撤退通道挹江門,這也為今後的南京屠殺埋下了悲劇的伏筆。同年12月11日,蔣介石下令撤退,唐生智未能準确下達指令,突圍與撤退前後沖突,僅66軍與83軍正面突圍,付出慘重代價後成功突破日軍。其餘城内軍隊混亂不堪,又因之前的死戰指令,固守撤退通道軍隊未收到撤退指令,部隊之間發生沖突,傷亡衆多,而唐生智做小船逃離南京,下屬軍隊成混亂散兵,自此南京淪陷。12月13日,日軍攻入南京開始了長達40餘天的屠殺。

這場屠殺,是中國人民不可磨滅的傷痛,理應銘記于心,警鐘長鳴。關于屠殺的細則如今網上争論繁多,其中小編看到最多的就是,關于一篇南京幸存者回憶中提及,“5名日本兵押送2000名國人趕赴江邊屠殺,國人手腳也并沒有限制。”大多數人隻能哀歎國人沒有血性,聰明反被聰明誤等等。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據日本老兵奧宮正武在《我所見的南京事件》中記載,他親眼所見的南京大屠殺。中國人如同流水線一般被拖到江邊屠殺,層層疊疊的屍體堵塞了江水,以一種幾乎達到靜止的姿态往下遊流動,有尚未死透的掙紮求生的,岸邊早已經有了刺刀和槍支等待,江水染成了血海。屠殺過程井然有序,期間甚至無人敢大聲說話,奧宮正武問道:你們是怎麼把這群中國人就這麼安安靜靜的帶來的? 日本兵回答:對着這些正在收拾廢墟的中國人喊,肚子餓的請舉手,想吃飯的跟我來,然後把舉手的中國拉上卡車,裝作帶出去吃飯的樣子,這樣就可以了。

5個鬼子押送2000人卻無人反抗,日本老兵:并非中國人沒血性

這樣看來幾個日本兵押送進千中國人無人反抗,也就可以了解了,是日本鬼子太狡猾,早就料想到反抗的情況發生,便提前編好了謊言提前這些無辜的百姓, 并非是中國人沒有血性。從《我所見的南京事件》記載來看,中國人也不是人人都任人宰割,南京淪陷的後12月23日,有一個勇敢的中國人,悄悄潛入了日軍的軍官宿舍,趁夜持刀斬殺多名日軍軍官,僅奧宮正武所知的36聯隊就被這位中國人斬殺了隊長級以上士官10多人。

5個鬼子押送2000人卻無人反抗,日本老兵:并非中國人沒血性

雖然日軍此後對中國人進行了血腥的報複,但我依然為這位不屈的中國人感到驕傲,他在中國最黑暗的時候,依然閃爍着我們民族的血性與光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