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隔壁老王的幸福生活

簡單,粗暴,上圖:

隔壁老王的幸福生活

看清了嗎?這是什麼?

吓一跳吧!這不是科幻大片,不是魔術,不是特異功能,這是隔壁老王在做帕金森手術,地點是在腐朽沒落的美國SLIENSLNW醫學院,在世界頂級醫院,由世界超一流醫生做這樣一台超前沿,黑科技,高專利,頭部開顱的大手術,你猜要花多少錢?

說出來吓你一跳,站穩了,氣喘勻了,我告訴你老王花了多少錢:

二百元,人民币二百元,就是一個挂号錢,其它一切費用都是醫保報帳,都是美國納稅人買單。

那麼問題來了,老王繳了多少年醫保呀,納了多少稅呀?

說出來又吓你一跳,站穩了,氣喘勻了,老王的社保醫保都在我們偉大的祖國,他沒有給美國繳過醫保,也沒有給美國政府納過一分錢的稅,老王在六十五歲時去的美國,到現在才三年多的時間。

意不意外,驚不驚喜,想知道詳情嗎?聽我細細道來。

網上有人說:人生的問題就是選擇,怎麼選擇,選擇什麼樣的生活。

也有人說:人生就是命,人的命天注定,手蹬腳刨都沒用。

還有人說:命苦不能怪政府,點兒背不能怨社會。

當然這都是謬論,是胡說八道,人生道路還是有迹可循的。

在我們這遙遠的東北,遙遠的邊陲小城,老王的前半生稱得上是苦逼的前半生,比較悲催的。

簡單明了,老王的前半生就是出生時挨餓,上學時罷課,畢業時下鄉,返城後下崗。

老王的工作經曆可以用五花八門眼花缭亂來形容,如果寫履曆,老王的履曆可以寫好幾篇;簡單來說,老王扛過包,修過車,刷過廁所,拾過垃圾,賣過便當等等不一細述。

很明顯,老王是社會最底層的人,是草根,是窮苦的老百姓,弱勢群體。這樣的經曆,經濟條件當然是不會好,貧賤夫妻百事哀,無房無車無存款。

成家後的老王響應黨的号召,計劃生育,生了一個孩子,是個男孩。這小兔崽子,絕對是熊孩子,家裡窮,零食玩具都滿足不了他,他就哭,就鬧,大一些了就搶,就偷。國小時勉強對付下來,到國中就不好好上學了,經常曠課,打架,沒事就蹲網吧,老師找,鄰居吵,氣得老王經常打孩子,那孩子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傷痕累累,都是老王打的。

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可是這樣打,也沒将孩子教育好,還是泡網吧,抽煙,喝酒,打架,派出所報到,典型的問題少男。我們這一片的鄰居都反複叮囑孩子,别和老王的孩子玩,離他遠點兒。

孩子這樣,老王也放棄了,随他去了。

對付到國中畢業,這孩子就辍學了,在社會上混了幾天,沒錢花,就去一個汽車修配廠當學徒,學習汽車修理。這小子有天賦,祖師爺賞飯,悟性好。從最開始的換輪胎,修闆金,到後來的電腦診斷,調試裝配很快就成為了大師傅,各種名車豪車改裝車在他的手裡都是小菜一碟。

老王有一個七拐八拐的親戚在美國回來探親,偶然看到老王的孩子年紀輕輕就有這樣的技術,很喜歡,就說你去美國發展吧。

這孩子開始辦理技術移民,考試時英語不會就找人替考,總之是弄虛作假雞鳴狗盜去了美國。先是在一個華人汽車店打工,混了兩年,英語學會了,也摸清門路了,自己單幹。生意越做越好,雇了幾個老墨給他打工,當了老闆了,然後就是綠卡批下來了,買浩司了,結婚了,生娃了,俨然一中産階級,成功人士。

到了這個程度,老王也是老太太踩電門---抖起來了。隻可惜沒有享福的命,老王一生奔波,身體心理超負荷,到了六十歲時得病了,得的是帕金森,來病時全身顫抖。

在我們中國,醫院裡的人永遠是最多的,醫院不僅要你的錢,還可能要你的命。人民日報《過度醫療猛如虎》,拼命開藥,拼命打針,人死了,藥還堆積如山。國人得了病,大都因病緻貧,借錢的,衆籌的,跳樓的屢見不鮮。老王這樣的經濟條件,顯然是不能得到有效治療的,要麼找偏方,要麼等死,或者像《我不是藥神》裡的雞飛狗跳。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老王的孩子是孝子,在美國站穩腳跟後,就張羅給老王辦移民。老王還耍牛逼呢,不給孩子添麻煩,不去,但已經由不得老王了。

很快,老王兩口子的移民批下來了,老王去了美國,下了飛機,就去醫院檢查身體,然後就是辦理綠卡,醫保,社群保健,預約手術。最搞笑的是社康還給他派了一個黑人小夥子做按摩,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時,免費。

上個月,老王的手術到号了,排了兩年的隊終于到号了,老王進到醫院的那一刻,什麼都不用家屬管了,陪床,護理,吃飯,接大小便全都是洋護士。推進手術室後,家屬就回家了,晚飯後,全家人開車到醫院,隔着玻璃看看術後的老王,當晚又回家了,第三天,老王出院了,回家躺了幾天,現在全好了,能蹦能跳能自由行走,和活驢一樣。

隔着遼闊的太平洋,看着牛B閃閃的老王,不由得滿肚子冒酸水,羨慕嫉妒恨。

隔壁老王的幸福生活

我們中國人喜歡炫,喜歡得瑟。三四十年前,誰瞧得起老王呀,小可當年也是高富帥,坐辦公室,人五人六地裝上司。我家孩子學習好,在起跑線上就領先同齡人,絕對是别人家的孩子。當年以本地聯考狀元的身份考進985名校,畢業後來深圳創業。原來是年收入40多W,在西鄉買了一個一房間,娶了媳婦,有了孫子。疫情來了,兒媳婦的公司倒閉,兒子收入銳減。一家五口三代同堂擠住。房子雖然價值幾百萬元,但已掏空六個錢包,現而今眼目下孫子幼升小,滿地雞毛一腦門的煩心事。全家人無力掙紮,無力感慨,無力無助,無奈無聊。不敢買衣服,不敢吃好的,不敢得病,就怕給兒子添麻煩。隔壁老馬,有病了,一天都不敢多呆,買票就回東北老家了,就這還給他孩子發微信,說他的病全好了。

老話怎麼說的了: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誰笑在最後,誰就笑的最好。

奔波了幾十年,辛苦了幾十年,得到什麼了,圖什麼。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也就是老有所依,病有所養;開開心心快快樂樂。

當然,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勝利一定是我們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