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到10月1日,MATRIX的主鍊會上線。
在電影《黑客帝國》中,MATRIX是一套
人工智能程式,它類似于一個巨大的網絡,連接配接着無數人的意識。
在數學名詞中,MATRIX是矩陣的意思,它常常被用來表示統計資料等方面的各種有關聯的資料。
是以這個詞必然和人工智能、資料以及我們的未來挂鈎,區塊鍊項目MATRIX便是如此,用MATRIX聯合創始人張國強的話來說,“MATRIX設計初衷就是百萬TPS級商業應用,旨在用AI 技術改造整個主鍊的底層,使其能夠更安全、更易用地支撐上層應用。”
MATRIX:分布式人工智能的新“玩法”
張國強和MATRIX的兩位科學家鄧仰東、李慶華結緣于“書”。

“當年在機械工程出版社的時候,我負責晶片、硬體、嵌入式軟體到算法整個産品線上的專業圖書的出版,兩位科學家都是我們的作者。”
當時,誰也沒想到三個人未來會因為區塊鍊和人工智能走到一起。
其實說到MATRIX的創始團隊,其配置可謂非常豪華:
MATRIX的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鄧仰東是清華大學副教授,于2006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是最早開始使用GPU進行通用并行算法設計的研究人員之一,從2009年開始就成為NVIDIA合作教授,曾帶領團隊在Pascal VoC和COCO兩大競賽上均斬獲第一名。。
首席晶片及軟硬體架構科學家李慶華則是通信和IC晶片設計專家,是我國4G、4.5G(NB-IoT)和5G标準的主要貢獻者,也是中國首個WiFi晶片的總設計師,也是國内首個5G
物聯網 國家重大專項課題的副組長與技術負責人。
離開出版社的張國強踏入了AI行業,之後做過中科創達和全志的投資顧問,在這個過程中,張國強一直在思考,雖然AI能提供生産力,但是生産關系并沒有發生變化,“我一直在想生産關系的變革點在哪裡,區塊鍊給了我答案。”
最後,在各種機緣巧合下,MATRIX就誕生了。
“我們很認真地分析了目前的區塊鍊技術,發現目前主鍊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是以MATRIX選擇聚焦到主鍊上。”
MATRIX總結了三方面的問題:
一是安全問題,如果資産交易不安全,放在這個鍊上有什麼意義呢?
二是交易速度,現在的主鍊想真正面向商用的話,必須跨越這個障礙;
三是解決易用性,現在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很多主鍊都需要通過程式設計才能釋出應用。
而人工智能可能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佳方式之一。
AI+區塊鍊,提高交易安全和速度
2016年5月份,基于以太坊的應用The DAO 遭遇
黑客攻擊,造成高達6000萬美元的損失,當時這個事件甚至引發了以太坊的硬分叉。确實,在現有區塊鍊中,如果将貨币發送到某個位址,操作是無法撤銷的,這意味着如果交易方将貨币發送到錯誤位址,就會導緻無法挽回的損失。
MATRIX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這樣的問題,在設計中提出了申訴機制。
針對智能合約中的安全漏洞,MATRIX提出了綜合安全方案,通過深度神經網絡和形式化驗證技術對合約進行多方位靜态和動态檢查。不僅如此, MATRIX 還引入對抗生成網絡和增強式學習技術自動修正合約代碼,一方面通過随機組合黑客代碼攻擊智能合約,一方面通過自我學習不斷修正智能合約代碼。
談到易用性方面,張國強表示,“易用上的關鍵點也是合約,現在的智能合約還得寫代碼,并不能達到所有人都可以用的狀态,我們的理想狀态是人用自然語言描述一個合約,我們通過機器幫你自動轉換為智能合約,并結合各類安全措施,實作安全交易。”
想要做到這樣,并不容易,這其中的難點便是對于交易語義的了解,并能準确表達為實作代碼。
不過MATRIX通過自研的AI大資料工具分析後,發現了大量隐藏在智能合約的模型結構和測試參數。是以,MATRIX項目根據這些參數規律,設計大量結構模闆,最終實作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與完成智能合約實作的無縫融合。
公益算力:用MCMC代替哈希計算可行嗎?
同時,MATRIX提出了一個概念:公益算力。
張國強表示,MATRIX團隊認為哈希計算浪費了大量的電力和算力,而哈希的本質是為了做工作量證明,“我們就在想有沒有既能做工作量證明,又不會浪費算力的的方法。”
鄧教授就想到了用蒙特卡洛馬爾科夫鍊(簡稱MCMC)代替哈希計算,現在有不少大的科學計算任務都會被切成很小的MCMC的計算單元,同理在區塊鍊裡,也可以把大的任務切成很小的MCMC計算,這樣就完成了工作量證明,也幫助完成了科學計算子子產品的計算。
是以,對于MATRIX來說,這種公益算力如何保證記賬權生成任務量的穩定充足,以及切分後對于礦工來說機制是否公平都是需要深思熟慮的。畢竟公鍊最關鍵的就是共識,而共識的最基礎就是公平,當一個任務處在變動、不持續的狀态下,社群成員反而會對這個鍊的共識産生質疑。
最後在節點上,MATRIX會用AI對選民進行标記,通常情況下,節點會被分為三層。
“挑出來的這些節點必須提供算力支撐,被推舉出來的節點還需要把他的計算任務分發給所有推舉他的第二層、第三層選民,在任務配置設定的時候,獎勵也會配置設定。”
總而言之,MATRIX就是要讓投票機制、PoW 算力以及智能合約人工智能化。
說到現在的公鍊,EOS、NEO、量子鍊、比原鍊等等,這其中的競争也是非常激烈,當然随着部分公鍊的上線,今年下半年這塊市場可能會迎來新一輪的洗牌,鹿死誰手還是未知。
在張國強看來,公鍊能不能做好取決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建構開發者友好的社群。“社群應該有核心的像科學家這樣的角色,由這些技術開發領袖帶領、鼓勵更多人才參與到社群的建設,這樣公鍊才能做好。”二是設計能夠面向未來海量交易的商業應用。再次為生态建設。
張國強認為,“我們在拐大彎,我們瞄準的是能夠服務數字經濟的‘基礎設施’。”
結語:
不過,做公鍊非一日之功,MATRIX深知現在一些底層技術還在初步發展階段,一切才剛剛開始,但是張國強堅信,“一開始我們會瞄準市場比較大的無人區,為什麼是無人區,因為可能目前技術還沒有達到,是以我們就需要去填坑,這個過程中也許突然有個技術成熟了,它就能幫助你填這個坑。”
預計到10月1日,MATRIX的主鍊會上線,大家可以敬請期待。
原文釋出時間:2018-03-29 17:32
本文作者:巫盼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