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蒲公英 · JELLY技術周刊 Vol 27: 平平無奇 React 17

蒲公英 · JELLY技術周刊 Vol 27: 平平無奇 React 17

蒲公英 · JELLY技術周刊 Vol.27

這個熱鬧的十月終于要走到尾聲,React 17 曆經 4 個 RC 版本之後,也于數天前正式釋出了,而同在幾天前釋出的 CRA 4.0 也已經完成了 React 17 的支援。雖然沒有任何新特性,看似“平平無奇”的 React 17 卻依舊令人神搖目奪,作為承前啟後的重要版本,React 17 這樣的版本更新或許會引領開源架構的新潮流。

登高遠眺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基礎技術

Rust 給 web 開發生态帶來的沖擊

伴随着 WebAssembly 的面世,越來越多的 Javascript 工具選擇使用 Rust 語言來開發。衆所周知,Javascript 是單線程的,基于事件循環和垃圾回收機制;而 Rust 則是基于靜态類型、沒有垃圾回收機制且支援多線程的。那麼,使用 Rust 開發 web 應用相較于使用 Javascript 來開發具有哪些好處?本文提供了豐富的 Benchmark 來印證 Rust 在某些場景下的性能優勢,相信随着社群應用 Rust 的方案日益完善,Rust 在浏覽器端也會大放異彩。

聊聊 CSS Functions

随着響應式設計的發展和日益細化,CSS 也在不斷發展,并為開發者提供更多的樣式控制權,本文從 min(), max(), clamp() 這三個函數來實作動态布局。

前端架構

React:釋出正式版 v17.0

React 17 終于釋出了,本次的釋出非比尋常,它沒有增加任何面向開發者的新特性,但這個版本會使得 React 自身的更新變得更加容易,想了解更多具體詳情請檢視更新日志。

Create React App 正式釋出!

CRA 是用于建立 React 項目的腳手架,它封裝了 Webpack、Babel 等工具鍊。最近 CRA 釋出了 4.0 正式版,對工具鍊進行了更新,并引入了如能代替 React Hot Loader 的 Fast Refresh、PWA 相關的 Workbox、友善測試網頁渲染性能名額的 web-vitals 等新工具。一起來快速了解下吧~

服務端開發

Node.js 15 正式釋出

上期期刊我們提到了 npm 7 可以直接更新體驗,同樣它也是在更新 Node.js 15 的基本配置之一,而這個新版本的 Node.js 中還包含了許多新特性:AbortController、N-API 版本 7、unhandled rejections 預設抛出、QUIC、V8 8.6 等等。

設計哲學

臨時方案傳染性

迫于業務的複雜性與業務常見的緊迫性,「臨時性方案」大量存在于研發工作中,常常引發「臨時方案傳染」,導緻項目的開發越來越困難。文中分析了這種模式産生的原因,修正成本,以及應對方案,了解後有助于研發在項目過程中保持較好的開發意識。

人工智能

簡單粗暴 TensorFlow.js:從安裝到訓練全程執行個體教學

對于前端來說,TensorFlow.js 充滿了誘惑,它能直接在浏覽器(PC/Mobile)、Node.js、微信小程式環境中進行模型部署和訓練,本文除了介紹了這些優勢,還介紹了如何在浏覽器中使用 MobileNet 進行攝像頭物體識别,讓讀者實踐感受其魅力。

工具推介

RSLint: 一款超快的 JavaScript linter

使用 Rust 來編寫的一款超快的、可定制的以及易使用的 JavaScript linter。它的目标是為整個 JavaScript 生态系統提供超快以及對使用者友好的 linter。

滄海拾遺

滄海拾遺,積跬步以至千裡

Serverless——雲計算時代的号角

Serverless 架構即“無伺服器”架構,它是一種全新的架構方式,是雲計算時代一種革命性的架構模式。與雲計算、容器和人工智能一樣,Serverless 是這兩年IT行業的一個熱門詞彙,它在各種技術文章和論壇上都有很高的曝光度,它就像是一把号角,宣告了雲計算時代不斷向着各個領域不斷擴張的序幕。

CSS 預處理器已經過時了麼?

十二年沉浮,CSS 預處理已經成為項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我們已經非常享受于 CSS 預處理器帶來的便捷,但是多年來 W3C 的 CSS 工作組也一直在持續從社群汲取營養,加快 CSS 的疊代。那麼到現在為止,CSS 是否可以取代 CSS 預處理器的地位?CSS 預處理器會不會成為 CSS 過渡時期的産物呢?

「蒲公英」期刊,每周更新,我們專注于挖掘「基礎技術、工程化、跨端架構技術、圖形程式設計、服務端開發、桌面開發、人工智能、設計哲學、前端架構」等多個大方向的業界熱點,并加以專業的解讀;不僅如此,我們還會推介精選凹凸技術文章,向大家呈現團隊内的研究技術方向。

擡頭仰望,蒲公英的種子會生根發芽,如夏花絢爛;格物緻知,我們登高遠眺、滄海拾遺,以求積矽步而至千裡。

蒲公英 · JELLY技術周刊貢獻指南

蒲公英 · JELLY技術周刊 Vol 27: 平平無奇 React 17

歡迎關注凹凸實驗室部落格:aotu.io

或者關注凹凸實驗室公衆号(AOTULabs),不定時推送文章:

蒲公英 · JELLY技術周刊 Vol 27: 平平無奇 React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