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物聯網晶片ARM與RISC-V争鋒

物聯網市場有多火?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4月物聯網晶片市場就有6家以上企業釋出了

物聯網

、AI晶片新聞,新品數量超過7款。考慮到物聯網應用特點和場景,高效、精簡的指令集和低功耗的晶片是更好的選擇。

主機闆定制

從指令集上來說,CISC與RISC兩種指令集差別比較明顯,CISC伺服器目前以X86架構為其代表,但RISC伺服器卻并不是伺服器市場剩餘的全部。值得注意的是,現在以英特爾至強系為代表的x86架構已經不是标準的CISC了,它吸收了RISC和CISC雙方的性能的有點,形成了獨特的、自主的x86架構。

ARM是RISC微處理器的代表作之一,最大的特點在于節能,廣泛的在嵌入式系統設計中被使用。現階段市場上大部分企業仍然選擇了基于競價指令集的晶片架構,似乎物聯網晶片大局已定。但真的是這樣嗎?

RISC-V是一款基于精簡指令集袁澤建立的開源指令集架構(ISA),從2010年開始RISC-V架構出現到現在,它正在以開源(免費的)優勢快速成長。基于RISC-V的晶片企業不斷出現,面向物聯網、 人工智能、嵌入式等市場開放,與封閉的商業ISA表現出極大活力。

RISC-V指令集的設計考慮了小型、快速、低功耗的現實世界實作,但沒有對特定微架構風格的過度架構,因其開源特點,讓它能夠支援各種應用的新指令集。

據了解,目前特斯拉已加入RISC-V基金會,并考慮在新款晶片中使用RISC-V設計。西部資料和英偉達(NVIDIA)已宣布,計劃在部分産品中引入這種新的晶片設計。

盡管以現在僅有8年曆史的RISC-V架構挑戰ARM還有一定難度,但是它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方向。面對物聯網平台快速成長,物聯網應用大爆發的千載難逢的成長期,開源的RISC-V架構帶來更低成本的晶片,必定會吸引一部分對成本敏感的IOT企業,其更好的靈活性也會帶來定制化晶片的可能。

從事十餘年來的嵌入式開發定制的朗銳智科認為,未來物聯網晶片技術路線該怎麼選,還沒有明确答案。但是無論選擇哪一條,都要将生态建設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