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人口統計,楊姓有4000多萬人口,其中四川是楊姓最多的省份,有380多萬,又是十大将軍省份,不過在1955年,楊姓被授予将軍縣的僅有一人。
這位楊姓将軍就是廣元人。四川廣元北與甘肅省、陝西省交界;南與南充市為鄰;西與綿陽市相連;東與巴中市接壤;處于四川北部邊緣,山地向盆地過渡地帶,是中國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則天的出生地,也是原川陝蘇區核心區域,是紅四方面軍後期首府地、西部戰争主戰場和長征出發地。

廣元有着豐富的文化自然景觀,其中大熊貓、金絲猴、牛羚等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達76種,有兩所大學分别是:四川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川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不過對于廣元在1955年有楊姓唯一開國少将,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廣元有三位楊姓開國将軍,不過楊國宇(四川省儀隴縣),楊世榮(四川省南充市)兩位是1955年後晉升的,大家是不是很奇怪?因為廣元紅色文化景點很多,如劍門關遺址、紅星公園、蒼溪紅軍渡、旺蒼紅軍城等。
楊大易将軍
楊姓,1955年共授予20位将軍,其中有4位上将,3位中将,13位少将。而其中唯一的四川人就是來自廣元市的楊大易将軍。1950年11月30日,在北韓西部一座名叫松骨峰的山頭上,進行了一場空前慘烈的阻擊戰。當時,南逃的美軍把整個山頂炸成了一片火海,志願軍38軍112師335團1營3連戰士高喊着“為祖國争光”的口号,與敵人進行殊死搏鬥,全連隻剩下7個活着的士兵,而陣地巋然不動。松骨峰一戰,打出了國威軍威,為三十八軍赢得了“萬歲軍”的美名。作家魏巍後來根據此戰事迹寫成了著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這裡面就有志願軍三十八軍一一二師師長、四川蒼溪籍傳奇人物、開國少将楊大易的身影。
蒼溪紅軍渡
楊大易,原名楊大義,1919年生于四川廣元蒼溪縣白山鄉車子村,幼年讀私塾,13歲參加紅四方面軍十一師,随後加入共青團,1934年8月火線入黨。他曆任排長、連指導員、交通隊隊長兼政治指導員,先後參加了川陝蘇區宜達戰役、反“六路圍攻”、二萬五千裡長征以及西路軍在河西走廊的血戰。解放戰争中,楊大易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中越邊境的鎮南關,打遍了半個中國。
1952年,楊大易回到祖國,次年任四十二軍參謀長、副軍長兼參謀長;1956年被授少将軍銜;1960年任四十七軍副軍長,同年4月底任桂林步兵學校校長;1967年任湖南省軍區政委、司令員,湖南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湖南省委書記(當時沒有第一實際);1975年任遼甯省軍區司令員。1997年楊大易在廣州逝世,将軍生前最後一個願望是魂歸故裡,回到廣元市蒼溪縣。2007年5月29日上午,楊大易逝世10周年紀念日,楊大易的夫人楊潔、女兒楊惠芳等人将楊大易的骨灰撒入了他生前戰鬥過的地方——紅軍渡口遺址處嘉陵江中,讓軍魂永遠守護着蒼山溪水……
在1955年授銜時,當時四川隻有一位楊姓開國将軍,就是四十二軍參謀長楊大易。值得一說的是,著名抗日将領、抗日常勝将軍陳長捷,在解放戰争時期,陳長捷被時任112師師師長楊大易麾下的三三四團二營六連活捉,1959年12月4日,陳長捷成為首批獲得特赦的10名戰犯之一,喜獲新生。
楊大易、楊潔夫婦和女兒在桂林
湖南是将軍省,楊大易在上世紀60年代擔任湖南省委書記,可見他的異于常人。四川1955年唯一的楊姓開國将軍是楊大易,現在你知道了嗎?
上圖是四川蒼溪縣紅軍渡景區将帥台上楊大易将軍的銅像,廣元近代曆史上,楊大易是一座豐碑,不僅是四川人的驕傲,也是廣元紅色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在380多萬四川楊姓人心中,楊大易将軍,是一個熟悉并以此為榮的名字,激勵着下一代勇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