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洞見Allergy
選擇伴侶,也是選擇餘生。
鄭淵潔小時候,他媽媽常給他講一個故事:
“發大水了,所有動物必須跑過大河到對面山頂避難。
結果河上有一座大橋和一座獨木橋,所有動物都選擇了走大橋,隻有一隻山羊走上了獨木橋。
最終大橋不堪重負垮塌了,隻有走獨木橋的山羊活了下來……”
這則故事,鄭淵潔的媽媽從他2歲一直講到7歲。
每次說完,她都告訴鄭淵潔:
“人多的地方你不要去,人家走人家的陽關道,你走你的獨木橋。”
這其實就是《聖經》裡著名的“進窄門”。
人的一生,要跨過各種“窄門”。
其中,有三道窄門至關重要,影響着我們的命運。
每邁過一道,你就多一層蛻變,多一份成長。
01
第一道窄門:教育
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裡,有位老師說:
“聯考,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分之差,就能淘汰上萬人。”
教育的路,就是一道窄門,能輕輕松松篩掉一大部分人。
但很多浮躁的年輕人不願吃讀書的苦,隻想着走捷徑。
在他們看來,讀書三年不如闖蕩一年。
就像前段時間,那個重考大學的外賣小哥王威。
他曾以高分考入中國農業大學,可中途選擇了退學,想出去賺錢。
這些年來,他輾轉多地,當過輔導老師、勞工。
在成為外賣員後,一次因為電梯停電,他爬了30多層樓梯。爬完之後他就絕望了:“我想跳下去。”
一切正應了那句老話:
“你若把學曆當廢紙,那社會就會把你廢物。”
經受生活的毒打後,王威開始準備再次參加聯考。
最終,他以623的高分考上了西南财經大學。
在采訪中,王威談起兩度考大學的經曆時坦言:
“讀書是一個幫助我們認知的一個過程。而更重要的是,通過讀書,我們能給自己多争取一些選擇。”
曾經我們都以為讀書很苦,學習很苦。
但進入社會後才發現,那些因為沒有好好學習而帶來的苦,才是真的苦。
吳軍博士曾在演講中說:
“學習必然是辛苦的,因為向上的路注定艱難。
而向下的大門永遠敞開,不辛苦就會面臨階層下滑。”
教育是道窄門,跨過去,路就寬了。
你要相信,吃過的苦,讀過的書,總有一天會鋪成腳下的路。
02
第二道窄門:工作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類人:
在工作兩三年後,随着工作漸漸穩定,薪酬也還滿意,于是開啟了“鹹魚”模式。
白天,在公司摸魚混日子;下班後,就癱在沙發上,刷手機,玩遊戲。
這樣的生活,看起來穩定且快樂。
鮮花常帶刺,安逸藏陷阱。
久而久之,生活就會變成一潭死水,毫無波瀾可言。
錢鐘書的《圍城》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有一堆葡萄,樂觀主義者,必是從最壞的一個葡萄開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一個葡萄,把希望永遠留在前頭;悲觀主義則相反,越吃葡萄越壞,吃到絕望為止。”
工作也是一樣,想以後越來越好,就要在一開始做最難的事。
我們都知道,羅振宇每天早上六點半就要起來,推送60秒的語音和文章。
這是件多麼難的事呢?
就像你能錄一段60秒的語音,但是你很難做到的是,堅持365天不間斷的做。
你能寫内容,但你很難做到日複一日,反複打磨每個細節,并且在規定的60s的時間裡,把一個故事和道理寫得跌宕起伏。
你會朗讀,但你很難做到,無比精準地把自己的語速控制在每分鐘320字。
在羅振宇錄完1000多期後,按理來說應該駕輕就熟,但是當時他還是一直在死磕很多在别人看起來無足輕重的細節。
反複修改稿子之後,他還要反複因為一些小細節重錄,一分鐘的音頻,他能重錄十多次。
在羅振宇身上,我深刻地感受到一句話:
聰明人下笨功夫。
徐小平說過:“當有兩件事擺在你面前,一件你輕松可以上手,一件需要你從頭學習摸索,别猶豫,選那件難的。”
工作中,想要獲得成長,就要
堅持做正确,但是難的事情。
那些讓你變好的事,也許一開始并不容易,但隻要堅持下去,就能成長。
當你覺得又苦又累的時候,同樣也是你成長最快的時候。
03
第三道窄門:婚姻
1991年,34歲的鐵凝去看望冰心。
冰心問:“你有男朋友了嗎?”
鐵凝說:“還沒找呢。”
冰心看着鐵凝很堅定地對她說:“你不要找,你要等。”
望着眼前已經90多歲,還依舊精神矍铄的老人,鐵凝心底的一扇門好像被打開了:
“我甯願沒有,也不要一個湊合的婚姻。”
婚姻沒有快捷方式,挑選伴侶是一件複雜又細緻的活,但凡想着“趕緊”,想着“湊合”,就容易出錯。
就像鍋和蓋配錯了,便難以燒好一頓飯。
就像莎士比亞說的:
“草率的婚姻少美滿。”
想通了的鐵凝,終于不再焦慮、不再心急,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和寫作上。
因為她知道,等待是為了不錯過。
最後,她終于50歲那年,遇到了自己的靈魂伴侶——華生。
結婚以後,鐵凝并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繼續伏案創作。
華生也從來不多加幹涉,而是非常支援她。
有了丈夫的支援,鐵凝的文字讀起來似乎變得更溫暖和熱情。
如今,他們婚姻已經走過了14年,依舊恩愛如初。
有人說:“不随大流,随内心,這就是典型的‘窄門思維’”。
也許,你在堅持内心的時候,可能就會有人跳出來,勸你不要太挑剔,到年紀就該結婚了。
但婚姻,是你一生很關鍵的節點。
人這一生,會經曆兩次重生,一次是出生,另一次則是婚姻。
選擇婚姻,也是選擇家庭;選擇伴侶,也是選擇餘生。
一段好的婚姻,可以減輕一半的人間疾苦;一段錯誤的婚姻,隻會給人帶來傷害,讓人看不到希望。
是以,你别着急,别屈從,别放棄,别把本屬于自己的幸福權利拱手相讓。
因為一輩子太長了,隻有和對的人在一起,才不辜負這往後餘生。
這是對人生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保護。
▽
在《聞香識女人》中,弗蘭克中校最後歎道:
“如今我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但我從不走。
為什麼?
因為太艱難了。”
生命的旅途有兩種,擇大門走險路,過窄門而寬途。
人生的智慧,其實就藏在這“寬窄”的抉擇中。
真正聰明的人,都有一種舍易求難的本能。
當你決定,在餘生中最年輕的時刻,選擇一條最難的路時,你就已經超過了大部分沒勇氣選擇這條路的人。
點個
贊吧
,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