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Kindle遠去

2021年的平安夜,亞馬遜Kindle服務号按以往慣例釋出了年度閱讀榜單,這份榜單是不少Kindle使用者的下單參考榜單。但就在2022年的開年,就傳出了Kindle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盡管Kindle官方客服表示,并未收到Kindle相關業務退出中國市場的通知,消費者可以正常使用Kindle,售後服務也未受影響。但Kindle的官方淘寶店目前已經關店,京東自營旗艦店也大面積缺貨,線下實體門店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貨情況。

無論Kindle未來在中國如何發展,如今的現狀也讓無數Kindle使用者唏噓不已。微網誌上,許多使用者回憶自己從最早自帶SIM卡版本的Kindle使用到至今,期間購買更新數款。文學藝術部落客“洛之秋”感慨:“很可惜,Kindle裝置本身不賺錢,自身功能上的進化又不如其他電子書閱讀器品牌。到後期中國亞馬遜隻能賣點中文電子書,種類和價格折扣方面又比不上微信讀書這類平台。連我這樣的電子書死忠粉都很少碰Kindle了,隻能怪大浪淘沙的無情。”

Kindle遠去

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視覺中國 資料圖

2012年12月,亞馬遜中國網站正式上線了Kindle商店,Kindle使用者可以直接購買中文版Kindle版書籍。營運初期,中國Kindle商店就推出了數萬本電子書,還有10元以下的特惠專區,其中0元區有上千本,以文學類作品為主。

随着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産生了巨大改變,在各類市民閱讀調查中,都能看到電子書的閱讀占比逐年提高。彼時因為Kindle的規模和影響力,其在電子書市場佔有率中遙遙領先,Kindle一度成為“電子書”的代名詞。2016年,Kindle進入中國的第四年,中國就已經成為亞馬遜在全球Kindle裝置銷售的第一大市場。

Kindle為什麼吸引使用者?不少使用者提到,因為Kindle是站在讀書人的角度打造的産品,無論是尺寸、充電插口位置等硬體方面的設計、還是閱讀體驗方面,比如閱讀過程中字典、批注、同步等功能,都符合深度閱讀者的閱讀習慣。不随意+功能,而是通過-功能,使得讀書成為一件專注的事情,這是Kindle忠實使用者選擇這一産品的原因。

亞馬遜無疑是重視中國電子書市場的,曾經在中國市場進行了一系列“全球首次”的嘗試。硬體方面,為中國使用者推出白色版Kindle;推出過首次為單一國家研發的聯合品牌Kindle——亞馬遜KindleX咪咕電子書閱讀器,補充了大量網絡文學資源;還推出故宮文化和敦煌文化聯名禮盒;即便是後期亞馬遜已經關閉了中國電商零售業務,還推出了專為中國使用者定制煙紫和玉青款Kindle Paperwhite,從這些以中國傳統顔料色彩命名的機身,足以見亞馬遜的心思。閱讀體驗方面,Kindle利用其龐大外文圖書資源的優勢,設計了生詞提示、内置詞典等功能;并為中國使用者在微網誌、微信分享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

閱讀的環境正在好轉,但閱讀的螢幕也正在增加。Kindle的競品與日俱增,諸如京東、當當、微信等購物平台和社交軟體紛紛推出自己的電子書業務,掌閱、QQ閱讀等平台又擁有優質的圖書版權,Kindle在中國電子書市場已經力不從心。

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曾說過:“世界上隻有兩種語言我們要突破,一個是英文,一個是中文。”言猶在耳,Kindle已在慢慢身退。

Kindle遠去

2020年8月12日,上海書展,Kindle電子書閱讀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