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引言

孫科于民國曆史上無疑是個特殊人物,究其原因顯而易見:其一,他是民國締造者孫中山的獨生子,可以說他是一個政治性很突出的人物;其二他在國民政府中擔任要職先後擔任行政院立法院院長等,曾任國民政府副主席從政40多年,其本身就是一部民國史的縮影。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圖|孫科

01 解放戰争後,孫科下落如何?

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從成都離開,乘坐飛機來到台灣。但他在臨走時,并沒有通知孫科,他隻好轉道來到香港,住在淺水灣道71号。

在香港滞留之際,中共曾經和他取得聯系。希望他能留下來,不要去台灣。由于種種原因,孫科最終沒有去台灣。對此,我黨上司人雖然有所了解,畢竟他曾經為國民黨效力多年,一時間沒有心理準備。雖然孫科沒能回到中國,但也沒有回到台灣,能做到這點已經很不錯了。

在之後的将近一年多時間裡,台灣當局一直竭力阻止孫科去台灣。和剛剛抵達台灣的國民黨政府内部激烈的鬥争相比,這裡遠離政治中心。而他的意志逐漸消沉,失去了對權力的渴望。

從此,蔣介石和孫科之間的鬥争才正式告一段落。1950年大概是孫科人生中最艱難的一年。除了政治和權力上的光環消失,他的家庭也出現危機。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離開香港後,孫科曾經短暫來到法國和希臘,最終于1952年在美國定居,而他在美國生活這段時間,大概是他一生中最窘迫也是最悠閑的時刻。

據學者曾經披露,孫科夫婦出國的路費居然還是賣掉房産的費用。在美國閑居的這段時間,隻能是靠着兒女的接濟來度日。

在和兒子一同生活的這段時間,孫科一直負責打掃包括衛生間在内的各項清潔工作。當年風光無限的孫科,如今每天都要用吸塵器做工;夫人陳淑英則從典型的少奶奶成為每天負責廚房清潔的家庭婦女;兒子孫志強則負責做戶外清潔工作、搬運貴重物品。

關于自己在美國的生活,孫科曾經回憶:

在美國定居的一段悠長歲月中,友朋酬酢甚少,唯有國内去的朋友,才不惜遠道來訪;不能前來的,也多拍個電報或通電話,張君劢先生亦時相過從,是以除了偶爾出外小作旅遊外,大部分時間都消耗在讀書上面。”

孫科一向愛讀書,曾經在南京的家中挂了一幅自己的得意之作,上面寫着“養浩然氣,讀書有用”。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圖|孫科和孩子們

在遠離政治鬥争後,孫科似乎真正得到休息。他每天都要去圖書館讀書,一直到管理者催促,他才戀戀不舍地回到家中。除了在圖書館讀書外,孫科困難到沒錢買書,隻能偶爾購買期刊和報紙。和昔日的身世相比,如今的生活實在是有些凄涼。

從1949年到1965年年底的整整16年中,孫科仿佛是個局外人,和蔣介石上司的國民政府保持着一些距離。但漸漸地,随着生活拮據,各種事情都要自己動手。對于已經75歲的孫科而言,真的有些困難。

于是,他便萌生了回到台灣定居的想法。1962年9月,孫科從美國西海岸來到華盛頓參加32屆“中美文化基金委員會”,接受了台北一家駐美記者的采訪。采訪期間,他通過媒體向蔣介石傳達了想回台灣看看的願望。

1962年4月,孫科體檢發現有輕微的高血壓。再加上小便有血球,因擔心會患膀胱癌便動了一場手術。休息幾個月之後,他才終于痊愈。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圖|孫科夫婦

02 孫科追随父親孫中山的步伐

孫科,字哲生1891年12月20日生于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其母親是孫中山的原配妻子盧慕貞。他出生時,孫中山還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

關于童年,孫科曾經回憶:

“出生的第二年,父親在澳門開了一家中醫藥局執業行醫,是以我就跟母親搬到澳門和父親同住,不久之後又遷居香港。”

1895年10月26日,孫中山上司的革命黨原定這一天在廣州舉行起義,不料因香港接濟未至奸人又向清吏告密緻使事機洩露終告失敗。事發後,清吏偵騎四出并懸賞花紅銀1000元通緝孫中山。

為保證其家屬安全免受連累,便托人将眷屬轉移。這年秋,孫科随祖母楊太夫人、其母盧夫人及長妹金琰,由同鄉陸爛護送自香港經日本至檀香山茂宜島的姑刺山牧場伯父德彰先生處。這年冬天,孫中山也脫險至檀香山與家人團聚。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圖|孫中山全家福

孫科初到檀香山時已6歲。據說由于牧場牛馬很多孫科六七歲時即習騎馬。當時沒有馬鞍,他就以繩系馬鼻縱身上馬,偶爾不慎跌落馬下,他反而興趣益濃。不到一年,他便能馳騁自如。

由于孫中山長年忙着革命事業,孫科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大多數都是由盧慕貞照顧。是以,他和母親的感情很深厚。即便是長大成家,他對母親依舊非常孝順。

孫科到了學齡,因當地無學校其母盧夫人乃以《三字經》《千字文》《幼學詩》等書教之,并讓其臨摹字帖等。

8歲時,孫科應伯父之邀黃端詳邀請開始讀書,他與附近華僑子弟十餘人同時授課學習四書五經、《史記》唐詩及《昭明文選》等,循序而進由此奠定了孫科的國文基礎。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圖|孫科年輕時在美國

1901年,孫科來到天湖教會創辦的聖安東尼美制國小讀書,因成績優異,他隻用了4年的時間便學完8年的課程,後來到檀香山聖路易學院讀書。

據說他12年時,便開始一邊讀書一邊工作,還在最早的革命黨黨報《檀香山自由新報》上發表并翻譯英文電訊。剛滿19周歲,他便毅然決定加入父親組建的同盟會。雖然孫中山從來沒有要求兒子繼承自己的衣缽,但他日後還是參加同盟會所有的改革。

1911年,孫科正式畢業于聖路易學院。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一職,孫科則陪同母親和兩個妹妹,随後又來到美國加州大學讀書。也是在這一年,孫科在檀香山與當地華僑陳淑英結為夫婦。

兩年後,身在加州讀書的孫科聽說了父親這場轟動一時的婚事,迎娶了僅有23歲,比自己還小的宋慶齡為妻。雖然如今還沒有資料了解他對于父親這樁婚姻的看法。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孫科并沒有參加父親的婚禮。

圖|宋慶齡和孫中山

而對于父親和宋慶齡之間的感情,以及父親對于母親盧慕貞的傷害,孫科幾乎沒有留下隻言片語。但從孫中山寫給兒子的家書中,也能看出他想要拉近兒子和宋慶齡的用心:

“父看過後,已交孫夫人看,彼看完再傳之他人。實近日父得閱一書為CellIntelligence the Cause Evolution,其思想極為新駕乎近時學者之上,待孫夫人看完我當寄來汝,汝可譯之,亦可開中國學者之眼界。”

而孫中山在信中提及的孫夫人,自然就是宋慶齡。

孫科與父親平日的溝通,多半隻能通過書信和寄書。在美國讀書的孫科,總能收到父親一包一包的書籍,從中文到英文,從人文到社科,一一俱備。

受父親的影響下,孫科一生酷愛讀書。女兒還記得他自晚年依然每天下午散步結束後,定會來到書房看報讀書。

03 孫中山去世後,孫科與蔣介石沖突公開化

1925年孫中山自北京去世,隻留下33歲的妻子宋慶齡和34歲的兒子孫科。孫中山在世時,雖然看似沒有對孫科加以庇佑或者提攜,但其影響力其實無處不在。對于孫科而言,孫中山不僅是自己敬重的父親,更是人生道路上的導師。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1916年,孫科順利從加州大學畢業後,又來到哥倫畢業大學研究院讀書,榮獲碩士學位。第二年,他偕同好友蔣夢麟經香港回到廣州,就任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元帥一職。

就在孫科剛剛回國之際,廖仲恺認為他曾經研究過市政,還著有《都市規劃論》這樣的著作,便提議讓他擔任廣州市市長。

但孫中山認為孫科缺乏行政經驗,否定了這一提議,後來還是在胡漢民的極力推薦下才終于點頭同意。

面對各種阻力,孫科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修建了近26公裡的現代道路,街道拓寬了2.5米至5米,新路都是用水泥鋪設。除了拆牆築路外,他還在廣州市政府改善市容政府、推行教育、加強社會治安,見效很大。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圖|孫科與妻子

1924年,孫科辭去廣州市長一職,受命來到沈陽聯絡張作霖共同讨伐軍閥吳佩孚和曹锟,投身到北伐戰争。而随着孫中山的去世,孫科失去了這顆大樹作為支撐,生活變得越愈發艱難。

1925年7月,廣州成立國民政府,中央委員會執行委員會標明汪精衛、孫科、張人傑、胡漢民、譚延闿等16人為委員。8月,他又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

由于孫科自幼在美國長大,非常渴望和欣賞英美的民主制度。和父親孫中山不同的是,他起初并不支援聯俄聯共政策。在他擔任廣州市長時,便形成了一個以廣州市黨部為中心的反對國共合作的右派集團。

在國民黨第一次代表大會上,他公開反對國共合作,但遭到毛澤東和瞿秋白的駁斥。但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就在孫中山去世一年之後,他的政治态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轉而成為聯俄聯共的擁護者,成為國民黨左派的重要人物。

圖|孫中山與孫科

而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正是來自孫科對蔣介石軍事獨裁的不滿和自己對權力的渴望。随着北伐戰争的節節勝利,蔣介石的個人權力的日益強大,嚴重威脅了孫科的政治地位。此時,孫科甚至隻有聯合蘇聯和共産黨,才能和蔣介石相抗衡。

出于這種考慮,孫科也開始鼓吹聯俄聯共政策。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孫科提出:隻有實行民主,提高黨權,不然就會成為一個“封建的黨、軍閥的黨、代表壓迫勢力階級的黨。”

孫科的這些激進言論,讓他赢得了國民黨左派領袖和共産黨人的好感,陳獨秀還稱贊孫科是“真正的革命領袖”。

然而就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前後,孫科的态度再度轉變,舉起了反共大旗。他認為共産黨的活動已經威脅到國民黨的統治,大罵鮑羅廷是“國民黨裡的共産主義陰謀家”。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圖|孫科在發表講話

随着北伐的勝利,中國實作了形式上的統一。孫科認為這給改造國家以可乘之機,他便提議要以漸進的民主方式促進國民黨的革新,這顯然和日益加強個人權利的蔣介石背道而馳。

1932年,孫科提出了自己的三條“黨治”主張:一是鼓吹地方自治;第二是以分權代替集權;三是主張國民黨改善和人民的關系。

1932年,孫科擔任中華民國立法院長一職,親自主持起草憲法工作,其中還有一些憲法條款是專門針對蔣介石的。但是在蔣介石的的強烈壓力下,一些條款還是被迫修改。

抗日戰區後期,孫科再次抨擊蔣介石,要求呼籲實作多黨制民主政治,實作國民黨民主化。1944年,孫科在《紐約時報》上撰文,試圖用西方的模式重新調整發展的方向,從根本上否定蔣介石,這幾乎讓兩個人的關系差點破裂。

但是在1948年4月,國民黨推舉正副總統時,蔣介石處于黨内權力鬥争的需要,竟然屬意讓孫科競選副手。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圖|孫科晚年照片

孫科的主持者主要是CC派和廣東派,李宗仁是桂系軍閥,還有美國政府的扶持。據說李宗仁在競選中花費1000多根金條,和陳潛、孫科建立同盟,約定無論是誰在初選中選票最少,都要用自己的選票支援得票更多的人。

是以,孫科在經曆三輪投票後,還是敗給了李宗仁。同年冬天,何應欽卸任行政院長,孫科第二次擔任這一職務。但就在他擔任這項職務還不到四個月,國民黨便垮台了。

04 晚年孫科為何回到台灣

在美國呆了許多年後,孫科健康狀況逐漸有所好轉後,孫科在1965年10月29日回到台灣。當天,來到松山機場迎接他的人超過3000人,備受冷落的孫科夫婦不由得潸然淚下。

抵達台灣的第二天,蔣經國陪同孫科和兒子孫治平專門回到台灣面見蔣介石。自從1949年一别,兩人已經長達16年沒有見面。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圖|孫科回台灣照片

據媒體報道:兩人相談甚歡,蔣介石将陽明山第一飯店給孫科和家眷居住。這處住所環境清幽,孫科在此地度過了人生的最後歲月。

1965年11月12日,孫科參加台北舉行的孫中山百年誕辰紀念會,蔣介石提名他擔任總統府資政。總統府資政隻是蔣介石用來安撫黨内失勢高層的閑職,孫科有了一份穩定收入。昔日窘迫的生活已經成為過去,但實際上不會有任何作為。

1967年9月,蔣介石也許是考慮到孫科已經80高齡,便讓他擔任考試院院長一職。對此,孫科在回憶錄中說:

“回去之前,自年華已高,本想不再從政,但因'總統’之命,不敢不遵。而今'反攻複國大業,凡為國民,皆有責任。接長考院,亦是以盡綿薄,贖前愆,是以未便謙辭,毅然受命。”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圖|孫科與蔣介石、蔣經國等人合影

實際上,孫科在考試院同樣沒有實權,隻是個虛職。

回顧孫科的一生,孫科自幼在國外接受教育,加上父親孫中山的影響,他其實對中國政治有着很好的期待。但由于種種原因,他并不了解中國的社會現實,過于相信英美政治體制,這大概也是他和蔣介石鬥争這麼多年最終妥協的原因。

1973年3月,孫科在孫中山逝世紀念日以及台灣植樹節,都參加了活動。在台北中山公園,他種植了一株連翹樹,之後便閉門靜養。

對于自己時日無多,孫科很早就有預感。4月中旬,他便給兒子和兒媳寫信表示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8月23日,孫科突然感到胸痛呼吸困難,經醫生診斷,他患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髒衰竭。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圖|晚年的孫科和女兒

1973年9月12日,因為心髒病發,逝世于台北榮民總醫院。在台灣生活了8年之後,臨死之前的孫科是“總統府資政”和“考試院長”但他究其一生都不能擺脫的頭銜,是孫中山的獨子。這是孫科引以自傲的旗幟,也是困擾其内心的沉重包袱。

和孫中山一樣,除了一些書籍和照片,孫科并沒有留下太多遺産。後事由其子女要求按傳統的方式承辦,這一點也不符合孫家基督教的傳統。

孫科晚年時才相認的女兒孫穗芳在他的口中放了一顆大珍珠,雙手握着白玉,口袋中則放了金銀元寶,子女們還為孫科訂了紙制的洋房、汽車和銀箱。

“總統府”的秘書長還将陽明山軍區的三分之一的山頭開發出來,作為孫科的墓園。舉行葬禮的那一天,宋美齡前來瞻仰遺容。行事至此,蔣介石夫婦也稱得上是禮數周全。

49年國民黨戰敗後,孫科下落如何?美國閑居多年,靠兒女接濟度日

圖|香港公祭孫科

孫科去世後,蔣介石對他的評價是“氣量恢宏,才識遠大”“功在國家,聲馳寰宇”等諸多溢美之詞。如果孫科本人聽到,恐怕認為評價并非很貼近。

雖然孫科很年輕的時候他便參加了父親開創的國民革命,但終其一生隻是一個尋常之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