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讨飯大媽榮立抗戰特等功,衆人驚訝,她拿出了一個針線包

在人們的印象中,獲得軍功者,一般都是在戰場上與敵人勇敢拼殺的英雄。然而,在抗戰結束後,有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大嬸,卻被授予了特等功。

她,名叫朱文起,是一位地道地道的山東農婦。

在抗戰時期,她以讨飯做掩護傳遞情報,多次立下大功,無愧于特等功。

讨飯大媽榮立抗戰特等功,衆人驚訝,她拿出了一個針線包

朱文起(1905-1982)

1941年冬天,一個雪花飄飛的晚上,山東定陶縣的遊集村的一戶人家裡,幾聲狗吠打破了雪夜的甯靜。

“嬸子,我是文齋,快開門!”

朱文起連忙打開門,眼前是氣喘籲籲的侄子遊文齋。

朱文起問道:“快進屋,大半夜的趕來,你有什麼事嗎?”

接着,他給遊文齋倒上了一杯熱水暖身子。

遊文齋當時是中共定陶縣特支委書記,又是定陶縣抗日遊擊隊的政委,上司群衆進行抗日武裝鬥争。

讨飯大媽榮立抗戰特等功,衆人驚訝,她拿出了一個針線包

當年,日僞軍對抗日根據地開展了大掃蕩,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給定陶縣的抗日活動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是以,情報工作變得十分重要。

然而,由于敵人的嚴密搜捕,我方的情報員接二連三地被捕犧牲。

這時,遊文齋想到了嬸嬸朱文起,她雖然隻有30多歲,但看起來像50多歲的人,加上她是一個道地的農村婦女,讓她去傳遞情報,不容易引起懷疑。

但是,不知道嬸嬸是否答應呢?遊文齋心裡沒譜。

遊文齋說明了來意後,沒想到朱文起馬上爽快地答應了:

我雖然不認識一個字,但是有一顆愛國之心,隻要能幫忙趕跑日本鬼子,我什麼都聽你的!

讨飯大媽榮立抗戰特等功,衆人驚訝,她拿出了一個針線包

朱文起1905年出生,一直在家務農,抗戰爆發之後,由于日寇的殘酷統治,生活變得十分艱難。

然而雪上加霜的是,1940年,丈夫又不幸去世,家中沒了頂梁柱,她隻能帶着3個孩子四處乞讨為生。

這一次,朱文起又像往常一樣,提着竹籃出去乞讨了。

她的籃子裡,除了一些生活用具,還有一個針線包。這個針線包中,藏着一張小紙條,上面有重要情報。

讨飯大媽榮立抗戰特等功,衆人驚訝,她拿出了一個針線包

朱文起沒有受過專業教育訓練,剛開始送情報時,心裡不免有些緊張。

但是,每次心慌時,他總會想起侄子的話——心态一定要放松,不能讓敵人看出一絲破綻。

路過一個樓崗時,一個放哨的日僞士兵例行檢查她的籃子,朱文起故意拿起乞讨的破碗說:“給幾個小錢吧,行行好了!”

日僞兵聞到那個散發着濃濃馊味的碗,頓時想作嘔,連忙擺手說道:“滾滾滾!”

于是,朱文起得以順利過關,将情報送到了魯西南地委。

朱文起憑借自己的機智和冷靜,多次為組織傳遞重要情報,均未被敵人發現。

讨飯大媽榮立抗戰特等功,衆人驚訝,她拿出了一個針線包

由于出色的表現,組織很快準許了朱文起入黨。

1942年,中共定陶縣委成立,朱文起來回奔波于縣委與地委,根據地與日僞統治區之間。

每天,天還沒亮,她就起身出發了,然後幾乎整天時間都行走在路上,常常一天要走50公裡以上。

1943年夏天,朱文起又接到了一項緊急任務,要将一份重要情報在第二天晚上之前送到地委。

這一次,由于情報内容很多,如果放在針線包裡容易被人發現,于是,朱文起就将情報折疊好之後,縫在了自己的内褲口袋中。

準備好之後,朱文起又拄着木棍,提起破竹籃再次上路了。

讨飯大媽榮立抗戰特等功,衆人驚訝,她拿出了一個針線包

但是,這次可能是有人走漏了消息,這一次敵人盤查得特别嚴格。

當朱文起路過樓崗時,日僞兵将她的竹籃翻了個底朝天,針線包檢查了幾遍,然後又搜了朱文起的口袋。

然而,敵人一無所獲。

正當朱文起準備離開時,一個日僞兵說:“不行!你必須跟我們走一趟!”

也許是朱文起經常走這條路,敵人已經有些懷疑。

朱文起見狀,于是嚎啕大哭起來:“我一個讨飯婆子,你們不給我錢就算了,還要這樣折磨我,叫我怎麼活啊......”

朱文起又是哭又是鬧,敵人沒有辦法,隻好放她走了。

讨飯大媽榮立抗戰特等功,衆人驚訝,她拿出了一個針線包

1944年2月20日,朱文起從軍區得到了一個重要情報——駐定陶縣的1000多名日僞軍,将對梁山縣開展“大掃蕩”!

得到情報後,組織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将定陶縣的日僞據點一舉鏟除。

經過一夜緊張的激戰,這個據點被我方炸成了廢墟,當日僞軍回來時,看到眼前的景象頓時傻眼。

讨飯大媽榮立抗戰特等功,衆人驚訝,她拿出了一個針線包

1945年春,定陶縣的大土匪王子傑投靠了日本人,到處捕殺抗日愛國人士,讓革命群衆義憤填膺。

魯西南軍區決定除掉這個罪大惡極的土匪和漢奸。

然而,王子傑手下有3000多人,想扳倒他并不是容易的事。

安插在王子傑内部的警衛員秦錫爵,十厘清楚王子傑的情況。于是,組織決定再次将聯絡秦錫爵的重任交給朱文起。

我軍根據朱文起提供的情報,立刻帶領人員進攻王子傑,将他的部隊打得落花流水。

王子傑見勢不妙,帶領餘下的1000多人狼狽逃竄。

在定陶城北,秦錫爵發現了王子傑,然後立刻讓人将這一情報傳遞給朱文起。朱文起得知消息後,不顧連日的疲勞,跑步25公裡将情報送到了指揮部。

當情報送達時,已是深夜1點多,她累得癱倒在地上。

得到情報後,我軍立刻展開進攻,抓住了王子傑并将其槍斃。

在慶功大會上,朱文起被授予特等功。

讨飯大媽榮立抗戰特等功,衆人驚訝,她拿出了一個針線包

朱文起的針線包

1982年,77歲的朱文起與世長辭。

在山東菏澤的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中,儲存着一個很特别的文物,那就是朱文起的針線包。

正是靠這個針線包,朱文起得以一次次地将重要情報傳遞出去。

巾帼不讓須眉。朱文起雖然是一個目不識丁的農婦,但是她用滿腔的愛國熱忱,為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我們不能忘記她的功績。

讓我們對這位巾帼英雄緻以崇高的敬意!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