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慘烈的長津湖戰役,為何89師凍傷僅400人?政委王直此法救人無數

新中國成立以後,對外規模最大、最艱辛的戰争是1950年爆發的抗美援朝,此戰最終讓美軍止步于38線,成功地保衛了我國的領土安全。

結果是好的,但是我們付出的犧牲也是巨大的,其中最讓人心酸的就是長津湖戰役。

慘烈的長津湖戰役,為何89師凍傷僅400人?政委王直此法救人無數

長津湖戰役是在1950年11月27日打響,12月24日結束,曆時将近一個月。我國東北在這個時間段都已是極寒,更何況更東北的北韓。最糟糕的是長津湖地區遇上了50年不遇的低溫,最低降到了-40℃。

零下40度是什麼概念?用志願軍老兵劉伯清的原話說就是:冷到什麼程度呀,講了你都不敢信,好多人耳朵被凍得硬邦邦的,一碰整個就掉了,一點都沒得知覺喽!

最讓人唏噓的是,在此作戰的志願軍第九兵團基本都是南方人,有些士兵連雪都沒見過,得到調令後沒怎麼準備禦寒之物就急急北上了。雖然在東北入朝時得到了少量的補充,但大部分戰士仍是裝備不夠。

是以志願軍不但是在與美軍作戰,更是在與惡劣的天氣作戰。

慘烈的長津湖戰役,為何89師凍傷僅400人?政委王直此法救人無數

對于長津湖,美軍王牌陸戰第1師師長史密斯評價說:這裡根本就不适合軍事行動,即便是成吉思汗也不會想去征服它。

那美軍所處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呢?人手一件大衣和鴨絨袋,防寒帽、大衣、毛襪、皮靴等等物資充足,帳篷都是棉的,還有烤火爐。他們跟志願軍比起來簡直不要太幸福,然而這樣的待遇,美軍還很是抱怨。

基礎條件的落差,已經足夠震撼,後來志願軍的攻勢,更是讓美國人膽寒。

戰鬥打響後,志願軍第九兵團迅速穿插,将美7師和陸戰1師分割成了五部分。美軍驚慌之下開始撤退,但志願軍怎麼會輕易放過敵人!

在興平裡,志願軍成建制地全殲了美軍的王牌“北極熊團”,并将其團旗繳獲;在柳潭裡,高度機械化的美軍陸戰1師第5團、第7團被層層阻擊,平均每小時隻能逃出300米,22公裡的路程,其付出了1500餘人的傷亡......

整個戰役下來,美軍因戰鬥付出的傷亡将近一萬四。

慘烈的長津湖戰役,為何89師凍傷僅400人?政委王直此法救人無數

如此輝煌的戰果背後,是志願軍沉重的付出,戰後統計第九兵團凍傷28954人,凍死4000餘人,20軍59師177團6連、60師180團2連、27軍80師242團5連除了一名掉隊戰士和一名通信員以外,成建制地被凍死,他們犧牲後仍保持着準備沖鋒的狀态。

這個數字讓人心酸,這個畫面讓人忍不住落淚,他們都是共和國的脊梁!

在整個9兵團中,被凍傷人數最少的師是89師,其餘各師均在千人以上,而89師能如此,多虧了師政委王直的一個決策。

慘烈的長津湖戰役,為何89師凍傷僅400人?政委王直此法救人無數

王直1931年加入革命隊伍,也是老紅軍了,從一名勤務兵做起,用十餘年出生入死的經曆成長為師級幹部。

20軍收到中央調令後,89師作為先頭部隊坐火車北上,王直作為師政委,先考慮的就是部隊士氣問題。雖然89師一直都是在南方打遊擊,不過部隊的參戰熱情還是很高的,對于這點王直非常欣慰。

抵達了錦州後,東北極寒的天氣讓王直瞬間提高警惕,他找到師長餘光茂商議,最終專門将副師長陳玉才安排出來負責協調禦寒衣物。

在即将入朝時,89師停留了一天,這一天非常寶貴。因為早就做好了準備,是以部隊的行動很快,在東北軍區副司令賀晉年的幫助下,89師全員基本都換上了棉衣、大衣,隻是棉褲未能裝配全軍,其他手部、足部的防護用品更是缺少。

不過有了棉衣、大衣,已經是比其他兄弟部隊好太多,王直的預判,後面挽救了很多戰士的性命。

慘烈的長津湖戰役,為何89師凍傷僅400人?政委王直此法救人無數

1950年11月23日,在未正式發起大攻勢前,20軍給89師下達了指令,讓其下轄的兩個團向東南前進,配合兄弟部隊在古土裡、柳潭裡圍殲敵人,另一個團在囦水裡、小德之線負責阻擊。

89師267團在柳潭裡一帶先遇上了美一師第七運輸隊,經過一番戰鬥,267團将敵人擊潰,繳獲了3000多床軍毯。

這些軍毯隻是美軍用來鋪墊的,并不算厚,不過對我軍來說卻是好東西,該如何來配置設定它成了一個問題。

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中,有一條硬性規定就是“一切繳獲要歸公”,是以有人建議将軍毯上交給軍部,或者是讓267團自行處理。

但是王直否定了這兩種做法,他認為眼下大戰即将開始,要上交的話手續、交接等問題要耽誤很多時間,屆時就白白浪費了軍毯。

是以他當即下令把這3000床軍毯全部剪成小方塊,來包住戰士們的手腳,隻要手腳能行動,部隊就還有戰鬥力。

後勤機關反對王直的做法,除了紀律外,他們認為這麼好的軍毯用來包手包腳實在太可惜。最終是王直力排衆議,“獨斷”了一回。

很快,89師全體戰士手腳上都包着小方塊,他們對于王直的做法非常擁護。

慘烈的長津湖戰役,為何89師凍傷僅400人?政委王直此法救人無數

11月27日戰鬥打響,89師的行動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向敵人發起攻擊,經過一番血戰,成功沖進敵指揮所,俘虜美軍7人。後又在天寒地凍的環境下與敵人激戰三天三夜。

12月2日,美軍開始全線南逃,由于在冰天雪地裡作戰,沒有足夠禦寒物品的志願軍出現了大量凍死凍傷的情況,隻有89師是我軍唯一一個能建制追擊的部隊。

王直親率265團追擊,他們就憑兩條腿追上了美軍的四個輪子,于12月3日上午10點殲滅了美軍第三師第七團第二營,俘虜了80多名美軍,斃傷200餘敵人,甚至還擊落了一架敵機。

能有這樣的結果,跟王直力排衆議做出的那個決策有着極深的關系!戰後宋時輪等兵團首長高度贊揚了王直對部隊管理教育的各項決策及時正确,王直很快也升任為了26軍政治部主任。

1955年王直被授予了少将軍銜,此後曆任二十八軍政委,福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副政委等職,一直為國、為軍做着貢獻。

慘烈的長津湖戰役,為何89師凍傷僅400人?政委王直此法救人無數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形象”還被搬上了大熒幕。

在1964年上映的《英雄兒女》中,很多人發現王直的經曆與電影裡的‘王主任’出奇地一緻,有人前去采訪他,王将軍倒是很謙虛。

王将軍說:抗美援朝,第九兵團從師政委提拔為軍政治部主任的隻有我一個。是以很多人說我是‘王主任’的原型,從經曆上看,我們兩人确實很相似。但‘王主任’應該是志願軍進階政工幹部的整體形象。誰是‘王主任’其實不最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英雄兒女》這樣的優秀作品去記住那段曆史,記住革命先輩為了祖國和人民所做的一切。

不居功不自傲,這樣的革命家真的很值得我們敬佩!

2014年,王直老将軍因病于福州去世,享年98歲。

慘烈的長津湖戰役,為何89師凍傷僅400人?政委王直此法救人無數

當年那場殘酷的戰争,有無數的英雄犧牲在了異國他鄉,他們抛頭顱灑熱血為的就是我們這些後人能夠過上幸福安穩的生活。

今天我們真的過上了這樣的生活,最應該感謝的就是他們。即便我們素不相識,但你們英勇的形象永遠在我心中,向志願軍這群最可愛的人緻敬!

轉自

故裡夢長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