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荃攻入天京之後一舉動,讓他不僅官沒升成,反倒被一通臭罵

曾國荃攻入天京之後一舉動,讓他不僅官沒升成,反倒被一通臭罵

曾國藩和曾國荃兄弟倆,雖然一個人稱“曾剃頭”,一個人稱“曾鐵桶”,可是曾國荃剃起頭來可不遜色于曾國藩。

曾國藩為了“成聖”,雖也帶兵打仗,多少還有自己的底線,可是曾國荃此人卻很難談得上有什麼底線可言,上了戰場那叫一個狠,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成為湘軍之中的一員悍将罷。

不過,曾國荃雖可稱悍将,卻難稱名将,為什麼呢?因為他的軍事指揮水準是在算不上高明,他能被稱為“曾鐵桶”也不是說他有多能耐,隻是因為他喜歡用挖壕圍攻的呆闆戰術,将對方城池給圍得水洩不通,如同鐵桶一般。

除了狠,曾國荃的部隊還特别貪。

對于手底下的将士來說,打仗嘛,活得過今日,不一定活得過明日,幹嘛不趁活着時多撈一點?

對于曾國荃來說,讓手底下的将士去貪财,甚或是劫财,是為了刺激他們的戰鬥力,也是收買他們的人心,當然曾國荃自己也貪。

曾國荃攻入天京之後一舉動,讓他不僅官沒升成,反倒被一通臭罵

1864年,将天京城圍得水洩不通的人正是曾國荃,炸開了天京城牆,攻陷了天京城的也還是曾國荃。

曾國藩曾經試圖讓曾國荃去練“淮軍”,但是曾國荃眼看着天京将破,舍不得走,是以練軍之事落到了李鴻章的頭上。

太平天國自洪、楊于廣西起事至1864年已有14載,清朝傷透了腦筋的同時,也恨透了洪、楊這幫“發匪”,此時曾國荃攻陷天京,絕對是一樁滔天之功,是以他也一直在等着清政府的封賞。

可是,曾國荃不但沒拿到自己想象中的好處,反倒還被臭罵了一頓,為什麼呢?

因為這厮在攻占了天京之後,上報清政府的時候說太平天國的“聖庫”空空如也,沒有錢了,然後為了邀功,在還沒抓到幼天王洪天貴福,也沒看到洪天貴福屍體的情況下,竟然說洪天貴福已經死了,沒過多久便被打了臉。

當時朝堂上可沒幾個人相信曾國荃的說法,洪秀全盤踞江南十數載,搜刮無數,你竟然說聖庫裡沒錢?當然沒人信。

不僅清政府不信,民間也不信,誰不知道曾國荃和他的部隊有多貪婪?

曾國荃攻入天京之後一舉動,讓他不僅官沒升成,反倒被一通臭罵

人們對曾國荃的印象或者認知是什麼?

“每克一名城,奏一凱歌,必請假回家一次,頗以求田問舍自晦”,且不說他打了勝仗之後回家買田買房是不是自污,但顯而易見的是他卻是通過打仗撈了很多錢。

是以,他攻克了太平天國的老巢之後,竟然說洪秀全的聖庫裡沒有錢?這誰信呀!

清人李伯元在《南亭筆記》中如是記載:

“曾忠襄為文正公介弟,攻金陵既破,搜遺敵,入天王府......聞忠襄于此中,獲資數千萬。蓋無論何處,皆窖藏所在也。除報效若幹外,其馀系辇于家。”

這便是時人對曾國荃攻破天京之後所作所為的看法,他打着“搜遺敵”的旗号,在天京和天王府中搜刮錢财,雖然“獲資數千萬”,可是卻隻向清政府上交了很少的一部分,絕大多數則讓人運回了自己家中。

即便太平天國自己已經消耗了很多,可能曾國荃所獲也沒有數千萬乃至上億這麼多,可是天京畢竟是太平天國權貴聚集之地,将現銀和别的财務加起來,再少也能有個幾百萬吧?

是以說曾國荃在天京撈到的錢财絕對不少,隻是報給朝廷的數目少而已。

曾國荃攻入天京之後一舉動,讓他不僅官沒升成,反倒被一通臭罵

曾國荃作為主帥尚且如此,他手底下的人又能幹淨到哪裡去呢?他們在進入天京之後,當然也是忙着發财呀!

在他們看來,你曾鐵桶吃肉吃得滿嘴流油,總得給我們喝口湯吧?

更何況,曾國荃當時還拖欠着自己部隊士卒的軍饷沒給,再不給錢或者再不給什麼承諾的話可能就鬧嘩變了,他後來怎麼給的呢?讓他們入城去搶。

是以,曾部一入天京城,則如同強盜入了民家一般,瘋狂地搶了起來。他們一開始是盯着太平軍搶,後來搶完了太平軍,覺得這樣搶劫容易發财,是以一發不可收拾了,将目标轉向了老百姓。

對于太平軍,他們是想搶就搶,想殺就殺。

對于老百姓,他們同樣如此,無辜之百姓在湘軍的奸淫擄掠之下,可謂是橫屍遍地,流血漂橹。

自此之後,曾國荃“老餮”之名遍傳天下。

曾國荃原想着憑借攻陷天京城的功績在仕途之上更上一層樓,誰知卻因為自己的貪婪和對部下的縱容遭到了反噬,被清政府和滿朝清議給臭罵了一頓,官也沒升成,反倒被後來的李鴻章給居上了。

真是時也命也。

曾國荃攻入天京之後一舉動,讓他不僅官沒升成,反倒被一通臭罵

“發匪”一滅,湘軍終也受到了狡兔、走狗之待遇,被迫給裁撤了,曾氏兄弟再無擁兵自重之可能。

不過,曾氏剃頭、老餮兄弟二人倒也是以獲得了善終,剃頭更成“半聖”,老餮死後亦有哀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