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之亡,究竟亡于何人,魏忠賢不死的話能又否為明朝續命

明朝之亡,根本不在于有沒有魏忠賢,明朝能不能扭轉局勢,更不可能在于有沒有魏忠賢。

實際上,魏忠賢的地位和作用遠遠沒有人們所想象中的那麼重要,或者說魏忠賢的地位和作用從來不是不可替代的。

沒有魏忠賢,也能有個李忠賢、劉忠賢。

明之亡,究竟亡于何人,魏忠賢不死的話能又否為明朝續命

明朝之是以亡,關鍵在于崇祯皇帝,是朱由檢這個皇帝當得不稱職,他這能力,讓他當個混吃等死的親王還行,讓他當個力挽狂瀾的皇帝卻絕對不行。

魏忠賢掌權,欺上瞞下不假,瘋狂斂财也不假,乃至于暗中打壓時為信王的朱由檢也不假,可同時他也在維持着明朝政府的正常運轉。

魏忠賢斂的财,沒有裝進他自己一個人的腰包吧?明朝政府也有。

魏忠賢打壓文官集團,也不是隻有他一個人的好處吧?也能維護皇帝朱由校的皇權。

朱由檢當了皇帝,為了能夠把皇權抓到自己手上,鞏固自己的皇權,他想殺了魏忠賢,這也沒錯,可好歹也要挑一個好的時間點吧?畢竟明朝已經夠亂了,殺了魏忠賢的話,隻會讓明朝更亂。

如果朱由檢實在等不及了,想要馬上宰了魏忠賢,發洩發洩自己心中的怨氣也行,可是你殺了魏忠賢,你好歹另外扶植一個李忠賢或者劉忠賢之類的呀!

隻可惜,朱由檢的能力實在太差勁,破壞了朱由校留下來的制衡系統,卻不會創造一個新的制衡系統。

你不會創造,你破壞它幹嘛呢?隻能說朱由檢腦袋瓜确實不靈光。

明之亡,究竟亡于何人,魏忠賢不死的話能又否為明朝續命

魏忠賢畢竟不是朱由檢的嫡系,朱由檢鏟除魏忠賢也是無可厚非的事,但他如果能夠在鏟除了魏忠賢之後扶植一個新的宦官的話,那麼結局必然又是另外一番模樣了。

拿曹化淳來說,他是少數還能獲得朱由檢信任的幾個宦官之一,他本來已經被魏忠賢踢到南京去了,朱由檢當了皇帝還專門召他回京了。

曹化淳這個人還是有一定能力的,他回京之後奉命處理了魏忠賢掌權時期積壓下來的冤案,據說平反了兩千多的冤案,由此也可見他的能力并不差。

朱由檢如果能夠扶植曹化淳去當宦官集團的領袖的話,曹化淳會幫誰?不用想都知道曹化淳必然會站在朱由檢這一邊。

隻要曹化淳能夠上司宦官集團去對抗文官集團的話,那麼朝堂之上必然會行成另一個制衡系統,并且完全處于朱由檢的控制之下。

可是朱由檢倒好,不但不讓曹化淳或者王承恩等人去上司宦官集團,反倒因為魏忠賢一人而恨不得将所有的宦官給殺了,還帶頭打壓宦官,這個皇帝當得也太不理智了,真以為自己當了皇帝便能掌控一切了?也不看看自己有幾斤幾兩。

魏忠賢一死,宦官集團幾乎垮台,東林黨趁勢取而代之,文官集團一步一步向朱由檢逼了過來。

明之亡,究竟亡于何人,魏忠賢不死的話能又否為明朝續命

朱由檢視東林黨為國家棟梁,乃至于寄明朝複興之希望于東林黨,可東林黨視他為什麼呢?

此時的東林黨已經成了吸血鬼,朱由檢在他們眼裡,那就是一個地主家的傻兒子,他們想怎麼欺負他就怎麼欺負他。

但凡朱由檢有一點能力,強勢一點,也能在局勢變得最壞之前,将文官集團的氣勢給壓下去,可他卻不敢這麼做。

他不僅不敢這麼做,自己沒錢了還得像條狗一樣地去求朝堂的衮衮諸公拿點錢出來共濟國難,可是衮衮諸公是什麼态度呢?沒錢,有也不給!朱由檢堂堂一個皇帝為什麼沒錢?因為錢進了口口聲聲說着要報效國家要為皇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衮衮諸公的口袋。

東林黨的貪婪比起魏忠賢來說,可以說是隻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他問他們借錢,他們不給,結果李自成打進來了之後,被李自成給一鍋端了,簡直諷刺。

朱由檢被東林黨諸公騎在頭上,心裡雖然不是滋味,可卻無可奈何,因為除了他們,他也不知道應該用誰了。

一個皇帝卻不懂如何識人用人,也是一種悲哀吧。

明之亡,究竟亡于何人,魏忠賢不死的話能又否為明朝續命

對于明朝的滅亡,有的說是亡于東林黨,有的說是亡于魏忠賢,甚至如《明史》一樣說是亡于明神宗,可實際上卻是亡于朱由檢。

明神宗死的時候,明朝爛透了嗎?放在那個時代,絕不能說已經爛透了,至少民心仍然還在明朝這一邊,哪怕到了崇祯時期,明朝仍有擁有絕對的民心優勢,可卻被朱由檢給玩得亂七八糟。

不論是朱由檢也好,是東林黨也好,或是魏忠賢也罷,說到底當時這三方沒有一方不是在破壞明朝的統治根基。

但是對于明朝之亡,說到底朱由檢才是最應該負責的那個人,因為從他即位的時候開始明朝的“方向盤”便掌握在他手上,明朝該怎麼走是他說了算,但他卻他“發動機”交給了東林黨,還破壞了“制動系統”,導緻了“危險駕駛”,釀成了“車禍”。

是以魏忠賢死沒死,實際上并不會影響到明朝的興亡,關鍵還是在于朱由檢夠不夠聰明,能力夠不夠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