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秦國統一天下是必然的,歪史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隻能、隻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譬如,煉丹的道士無意間制造出火藥。所有的必然都是一系列的偶然碰撞在在一起才被理所當然地當作必然。如同魯迅所說,這個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于是有了路。

自稱人類産生階級以來,兼并一路相随,從夏商周開始就無時不刻的在進行兼并,部族、文化之間都你死我活,在産生絕對的中央王權以後,兼并會随着王朝王權的興衰發生變化,王朝權力強大能夠維護秩序的時候是沒有兼并或者少之又少。但是王朝式微的時候,就各路諸侯你争我奪,從無一例外。
在周平王遷都,五霸相繼,周王室一步步衰微,幾百個國家最後兼并到十多個的時候,各諸侯國紛紛稱王,在名義上和周天子一樣,春秋正式結束天下進入戰國時代,但是兼并沒有停止,而是一直繼續,比拳頭大小的擂台賽進入白熱化。此後剩下的中山國、宋國、越國、魯國等畢竟大的國家又先後被趙國、齊國、楚國攻滅。
現在盤點一下當時國家的實力和機會。
當時天下的大國有秦、楚、齊、趙、魏五個有實力也有野心的國家。燕國和南韓一個在東北以北,從春秋時代就是打醬油的角色。
南韓
南韓最慘,四面環敵那一面都惹不起,自始至終都沒有機會發展。雖然南韓在變法時代采用申不害變法,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最後限制在地緣上無法越雷池一步。率先被排除出統一天下的名單中。
燕國
燕國與南韓相比,都是地緣上吃了虧,前期中山國強敵、後來趙國、齊國趕到家門口。曆代的燕王又沒有什麼雄心壯志,加上那個時代燕遼尚未開發,人口不多。幾乎都是獨善其身。作為周王的初封國一直延續到最後也可以說國祚綿長了。
後期時候五國伐齊的戰争就是燕國主導的,那是燕昭王為了報齊國入侵燕國的仇的,苦心經營28年之久然後一鼓作氣,幾乎滅掉齊國,可惜最後功虧一篑。可以看見,即使是弱小的燕國,在準備一番之後也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要知道春秋時代,齊國自從齊桓公之後一直和晉國、楚國糾纏不清,雖然沒有居于優勢,但是劣勢不明顯。可是幾百年隻有一個燕昭王稍有作為。其他的都默默無聞。也是沒有機會的。
魏國
戰國開局時候一枝獨秀,四面為戰,并且不落下風,結果犯了衆怒,後來又僭越,北齊國打殘。後面趙國崛起之後,韓魏都成了憋屈的四面環敵。但是受一開始的底子也能堅持多年。在當時的情況下,處境每況愈下但是還是能苟延殘喘。但是中興的話就不可能了。周圍實力太強。
趙國
趙國可以說是後來居上,作為三晉之一,在立國以後一樣強敵環伺,但是曆代君王都不算昏庸,後來趙武靈王一招破敵。跻身四強。在長達半個世紀當中趙軍一騎絕塵,秦人在趙軍面前吃了不少鼈。趙武靈王以後,幾乎就是趙國和秦軍在硬抗,其他的國家如魏國燕國齊國等等都打算渾水摸魚撈點好處,從趙國這。
可惜的是,在秦軍全方位的優勢面前,趙軍的優勢慢慢地失去光芒,最後長平之戰将胡服騎射以來的優勢一次性的輸光。在統一天下的時候趙國有野心、有實力、有機會但是後來爛牌了。
齊國
齊國本來是姜子牙的封國,自齊桓公以後崛起海濱靠着大海的優勢,北方沒有強敵,南方沒有對手,一直向西方發展,但是運氣不好,前期晉國、楚國恁是沒有讓齊人做出什麼成績。田氏代齊之後,其他國家都在變法圖強,齊國差點沒趕上末班車。憑借霸國之于一直維持大國地位,但是碰見燕昭王差點被打殘滅國,幸虧燕昭王早死才免于滅國。
殘存的齊國也無力争雄,又被秦國拉攏東西為帝。在統一天下的時候,齊國有野心、有可能、有一定的實力但是被自己玩殘了。
楚國
這個和晉國争霸幾百年的國家,到戰國時期以及暮霭沉沉楚天闊了當時整個江南都是他的,實力強勁,從立國到稱霸曆代君主都不算太差,并且因為這個才和齊國、晉國等纏鬥幾百年不落敗,但是當進入戰國時期,君王一代不如一代。
另外受制于蠻夷的影響,和秦國一樣,幾乎都是中原國家的仇敵,在文化上被隔閡,當初為了對抗晉國,秦楚關系也非常好,是以幾乎都是秦楚綁在一個戰車,這也成了他的罩門,無法取得其他國家的信任。抛開秦國,楚國綜合實力最強,可惜君王都短視,一個個全都貪圖眼前利益,于是被秦國一坑在坑,最後斷送千裡江山。楚國在統一天下的時候,有機會、有實力、有野心,但是沒有遠見,全被眼前利益遮擋了,最後眼前利益也沒有得到。機會從他眼前走過但是沒有抓住。
秦國
秦國的崛起是在周平王東遷以後逐漸占據關中以後,才站穩腳跟,依托關中天然屏障,早先的幾百年秦國是一直和西戎作戰,也被關東認為是蠻夷,因為晉國的存在,秦人勢力始終沒有突破關中。等三晉分裂以後,秦國西邊打垮西戎,南邊聯合楚國這個時候才有野心争奪天下。
自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兵農合一的政策将秦國綁在戰車上,後來又借着蜀亂吞并巴蜀作為後方,給秦國兼并天下提供了可能。
但是在恰恰同宗的趙國也崛起在這個時間。軍事上秦國一直不占優勢多次被趙國擊敗,後來蘇秦又高了合縱,将秦國壓制在關中,張儀出現以後拆散合縱改為連橫,秦國才有了兼并天下的機會。
秦昭王時期,這位超長待機的君王和宣太後一起半個世紀的執政使得秦國政局穩定,宣太後親自上場誘殺義渠王,解決北方大患。采用範雎的政策打殘韓魏,給兼并天下提供入場券。昭王末期長平之戰将趙國踢出賽局。此後山東六國再也沒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