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軍一個營押解兩千俘虜,對方蓄謀叛變,戰士們30秒解決戰鬥

前言:

哪裡有戰争,哪裡就有勝利和失敗。當然勝利了是可以讓人開心的,但是輸了,失去信心到沒什麼,重要的是會成為戰俘。在戰争史上最大的奇迹是什麼呢?那就是以少勝多的大戰,或者是參戰一方沒有一人被俘,而對方則俘虜了一大群士兵。

解放軍一個營押解兩千俘虜,對方蓄謀叛變,戰士們30秒解決戰鬥

據一位老兵回憶,解放戰争期間,二野第16軍第141團第2營負責護送将軍的2000名戰俘。當時141團在畢節水城打敗了将軍,戰後被二營押送俘虜,而這位老兵就是當年二營裡的戰士。

1950年,二野第16軍第141團第2營戰勝蔣軍的第二次叛亂,在貴州畢節休整。然後他們的下個任務就來了,也就有了剛開始說的那樣了。

奉命執行任務

二營的任務是押解俘虜到指定地點,集中精力教育改造。但是2營最多也就800人,但是需要押送的俘虜有2000多人,也就是說一個士兵要看好幾個俘虜。這不比上戰場打仗簡單,甚至更難做到。誰也不能保證前進時,會不會搶了我方的槍支,再次發生發生暴動。

解放軍一個營押解兩千俘虜,對方蓄謀叛變,戰士們30秒解決戰鬥

考慮到這些俘虜都有過反叛的經曆,很多人都不老實,是以為了加快押解速度,他們甚至要在晚上出行。這樣雖然速度是快了,但也給了對方可乘之機了。最重要的是,解放軍裡有些戰鬥力強的士兵要守護自己的武器,是以要由步槍兵來看管俘虜。當然,他們也有自己的看守俘虜的方式,就是讓這些俘虜每人攜帶一些物資。讓他們同時行軍,也沒那麼容易,這樣他們就沒有造反的精力了,同樣也是防止他們逃跑。

畢竟他們曾經是國軍的士兵,他們雖然投降了,但心裡還是不服。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去護送的路上會做什麼,是以營級幹部訓示,發現什麼異常,不請示直接槍斃。身體可以拖垮,但自古人心不可沽。

裡應外合的造反以失敗告終

解放軍一個營押解兩千俘虜,對方蓄謀叛變,戰士們30秒解決戰鬥

第一天行軍走到半夜,又到了休息時間,反叛者卸下材料,找了個地方坐下。解放軍戰士也打開背包,拿出幹糧,準備吃點東西。這時,一個影子來到了6連的教官面前。那是一個陌生的聲音說到,今天會有人鬧事,動手的地方就在前面的一個寨子裡。他就是那個寨子的接頭人,就趁機向軍官彙報了。

指導員将信将疑,看着老兵手指前面的寨子,想了一下,老兵就徹底得說了出來。當貨物到達時,起義參與者的帽子上有一條一英寸寬的白布條。于是馬上讓教官根據老兵說的叛徒帽子的特點,解放軍真的在俘虜裡搜了這樣的人,看到了20多人。

解放軍一個營押解兩千俘虜,對方蓄謀叛變,戰士們30秒解決戰鬥

僅休息了10分鐘便又開始行軍了,其他人還在想為什麼休息時間這麼短的時候。隻看到解放軍迅速壓下了那些想造反的俘虜。不到一分鐘,叛軍就被控制住了,不聽話的人當場被槍斃,近三十人被連擊。

全營每個連基本上幾十秒就解決了戰鬥。最後至少有一百名叛軍被擊斃。不幸的是,策劃起義的頭号人物逃跑了。俘虜押運隊裡的叛軍都安頓好了,前面寨子裡還有山賊等着接頭。營長指令每個連抽一個排,由營長親自帶隊消滅遇到叛軍的山賊。

山賊又後悔又害怕,隻好舉手投降。沒有費任何的力氣,剛好填補了被處決叛軍的空缺,繼續背着物資前往到指定地點。經過兩天兩夜的行軍,二營終于把這些俘虜押送到指定地點,教官被提拔為團政治部主任。

解放軍一個營押解兩千俘虜,對方蓄謀叛變,戰士們30秒解決戰鬥

結語:

面對如此懸殊的被俘比例,可以說創造了現代戰争的奇迹。我們以絕對的勝利結束了這場鬧劇,最大的收獲就是極大地供應了稀缺的子彈和物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