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乾隆親自否認癡情于孝賢皇後,他的“白月光”另有他人

近幾年随着清宮劇的熱播,網上力捧清朝愛新覺羅家出情種,乾隆也不能避免成為一代情種,而他癡情的對象則被網友們選為他的結發妻子孝賢皇後。但是乾隆是一位控制欲非常強的封建君王,他在原配孝賢皇後生前,對她一直是不冷不熱公事公辦的态度。雖然清朝皇後并沒有主持、過問後宮事務的權力,後宮大小事務全部由内務府過問,她們更多的是承載典範、美德與責任這些禮儀道德标準。乾隆厚待妃嫔,盡可能降低孝賢皇後接近于零的影響力,縮小皇後與妃嫔之間的差距,展現唯我獨尊的優越感,這也培養出孝賢皇後春蠶到死絲方盡的燃燒奉獻精神和不争不妒進賢逮下的美好素質。

乾隆親自否認癡情于孝賢皇後,他的“白月光”另有他人

當年雍正立原配孝敬皇後時頒發十三條恩款舉國同慶,乾隆立孝賢皇後時将恩款數量降低至五條。在孝賢皇後冊封禮上,又取消外命婦向皇後進箋表的環節,同時讓貴妃高氏和孝賢皇後一起接受外命婦行禮,孝賢皇後成為清朝唯一一個和貴妃一起接受外命婦行禮的皇後。按照清朝的慣例,皇後千秋節那日享受内務府進宴桌的待遇,孝賢皇後過第一個正式生日時,乾隆訓示内務府永久取消這項待遇。又按照當時通用的會典規定,除了皇後,妃嫔們沒有資格穿黃色或者秋香色的服裝,但是在乾隆元年,乾隆擡舉喜歡的妃嫔們,破例讓她們穿金黃色的吉服,貴妃高氏穿皇後規格的明黃色吉服,她們的畫像一同被收藏至《心寫治平》,流傳至今。

乾隆親自否認癡情于孝賢皇後,他的“白月光”另有他人

乾隆十二年除夕之夜,孝賢皇後唯一嫡子七阿哥因出痘失敗而夭折,孝賢皇後非常賢惠唯恐影響宮中過年的氛圍讓乾隆母子反感,忍住悲痛不敢哭泣,強顔歡笑保持歡快狀态伺候太後過年。七阿哥夭折的意外并不影響乾隆在乾隆十二年太後生日那天就定下的奉皇太後東巡泰山的計劃。這個時候欽天監又算出皇後此行将有難,乾隆還将這件事寫入禦制詩中:三月杪客星見離宮,占屬中宮有眚,越十餘日始滅。但乾隆和太後顯然沒有當回事,維持原計劃讓孝賢皇後伺候皇太後出巡爬泰山,最後皇後因為早春天氣嚴寒而得病于岱頂,又不敢多休息影響乾隆的行程讓他反感,堅持請求乾隆正常回程,導緻病情加劇去世于德州船次,她隻活了三十七歲,這也應驗了欽天監的預言。

乾隆親自否認癡情于孝賢皇後,他的“白月光”另有他人

皇後去世于宮外,這在清朝開國以來是從未發生過的事,乾隆也深知影響不好,他又非常愛面子,迅速下旨昭告天下,宣布皇後的死因,并強調皇後能夠伺候太後,死的愉快。根據《雍和宮檔案》記載,孝賢皇後去世一個月,乾隆不僅大封後宮提拔寵妃,甚至連皇貴妃都已經封了。孝賢皇後去世于乾隆十三年三月十一,檔案中四月二十,娴貴妃已經是皇貴妃了,為内定的新皇後同時将皇貴妃的侄子讷蘇肯擢升為三等侍衛。七月初一正式冊封娴貴妃為攝六宮事皇貴妃,又賞賜讷蘇肯官房一套,将皇貴妃家族擡入正黃旗滿洲。是以說,孝賢皇後去世後,後宮妃嫔們都得到了好處,這是做夢都要笑的節奏,乾隆這事做的不厚道,他的祖父康熙死了皇後,都等了三年才正式冊封皇後和後宮。

乾隆親自否認癡情于孝賢皇後,他的“白月光”另有他人

很多網友都誤解乾隆對孝賢皇後的感情超過對繼後,其實繼後沒有斷發前待遇要比孝賢皇後好,根據《雍和宮檔案》記載,遇到孝賢皇後千秋,乾隆指令54名喇嘛為她念經三天,後來繼後正位中宮,遇到千秋,乾隆大幅度提升她的待遇,讓108名喇嘛為她念經九天,并在千秋那天加派500名喇嘛為她念經。孝賢皇後活着的時候經常與太後同住友善日夜伺候,比如在圓明園她和太後同住長春仙館,在避暑山莊和太後同住延薰山館,而其他妃嫔們都在乾隆居住的區域安排住所。但是繼後成為皇後之後,乾隆沒有讓她延續孝賢皇後勤勞的美德貼身伺候太後,為她在圓明園九州清晏區另外建造皇後殿,又為太後在避暑山莊另外建松鶴齋。是以乾隆用行動說明孝賢皇後活着的時候并沒有得到他的擡舉。

乾隆親自否認癡情于孝賢皇後,他的“白月光”另有他人
乾隆親自否認癡情于孝賢皇後,他的“白月光”另有他人
乾隆親自否認癡情于孝賢皇後,他的“白月光”另有他人

乾隆雖然對孝賢皇後的隐忍順從和勤勞勤懇非常滿意,她确實是一個好妻子和好皇後。按照曆朝曆代的慣例和滿洲舊制,隻有皇後才有資格合葬帝陵,但乾隆卻不願意隻和孝賢皇後共伴千年。孝賢皇後去世後和慧賢、哲憫兩位皇貴妃一起停靈靜安莊正殿,之後又和她們同時入葬帝陵,同穴合葬,之後淑嘉皇貴妃、令懿皇貴妃去世也被葬入帝陵。乾隆帶了四位妃嫔一同合葬,重新整理中國曆史記錄,之前的康熙和雍正雖然也有帶妃嫔合葬,但都隻帶了一位妃嫔。孝賢皇後得病于泰山去世于德州,但孝賢皇後去世之後,乾隆卻認下中間休息的濟南為傷心之地之,之後還十次巡泰山,為泰山寫下了132首詩,在泰山留下80多處碑刻,而德州又是乾隆曆次出巡走水路的必經之地。隻能說乾隆和孝賢皇後的愛情确實很“虐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