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沒參加紅軍,也沒當過八路:為何能評為上将?後成為國家副主席

1955年我軍将校授銜,能夠獲得上将軍銜的不過55人(另有2人後期補授)。被評為開國上将的,其中大部分不是正兵團級,就是副兵團級幹部,可以說是至高的榮耀,大多在戰争年代擔任軍隊要職,立下赫赫戰功。不過55年有一位上将,既沒有參加過紅軍,也沒當過八路,為什麼卻能獲得上将軍銜呢?

他沒參加紅軍,也沒當過八路:為何能評為上将?後成為國家副主席

這位特殊的上将就是烏蘭夫。說烏蘭夫将軍特殊,指的是他一個人就能頂得上千軍萬馬。總理更是對其稱贊有加,評價烏蘭夫“一人剿滅了一個僞共和國”。在解決民族和領土主權問題上發揮關鍵作用,評為上将是一點不過分的。事實上烏蘭夫不光是開國上将,後來更是成為副主席,他也是開國上将中第一個當上副主席的。

他沒參加紅軍,也沒當過八路:為何能評為上将?後成為國家副主席

1906年,烏蘭夫出生在内蒙,少年時家境并不富裕,烏蘭夫的父親希望他多讀書,進而可以改變生活條件。是以烏蘭夫在學習過程中接觸了很多進步思想,尤其是共産主義理論,這對他觸動很深。經過不斷學習進步,在19歲那樣烏蘭夫成功入黨,開始參加學生運動。由于活動積極表現出色,烏蘭夫被組織認為具有培養前途,1925年公派到蘇聯學習,4年後回國上司内蒙的共運活動,烏蘭夫組織内蒙群衆抗捐抗稅,聲勢浩大。

他沒參加紅軍,也沒當過八路:為何能評為上将?後成為國家副主席

由于内蒙地處北部邊境,國民政府對其管控能力有限,當地貴族在日軍拉攏下,想要組織僞滿洲國那樣的傀儡政權,這對我國統一和主權是極大的傷害,日軍更是可以從北方進攻我國腹地。烏蘭夫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在中央指導下,和“蒙獨”勢力展開了長達十餘年的鬥争。1936年烏蘭夫組織的百靈廟起義,帶領自治區保安隊八百多人脫離反動的内蒙王公德王,打擊了日軍的侵略擴張勢頭,烏蘭夫被主席評價為打響了草原抗戰第一槍,意義極為重大。

他沒參加紅軍,也沒當過八路:為何能評為上将?後成為國家副主席

第二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烏蘭夫擴編了内蒙武裝力量混成旅,開赴綏遠前線作戰,并從八路軍處得到補給,實力得到提升。很快烏蘭夫的隊伍再次擴編為三千多人的新3師,烏蘭夫如同八路軍正規軍一般,在隊伍裡實施政工管理(該部大部分官兵都是蒙古族),這在少數民族抗戰隊伍裡是有着非凡意義的。

他沒參加紅軍,也沒當過八路:為何能評為上将?後成為國家副主席

抗戰結束後,内蒙分裂勢力又成立所謂政府企圖獨立,烏蘭夫缜密思慮後沒帶一兵一卒,單刀赴會遊說成功,瓦解了這個“臨時政府”,表現出極強的個人能力和革命大無畏精神。到了解放戰争期間,烏蘭夫親自到内蒙主持工作,指揮部隊殲滅了反動分裂勢力,平定了整個内蒙,為北方的解放戰場打下了穩固的後方基礎,并且出兵支援著名的遼沈、平津兩戰。

他沒參加紅軍,也沒當過八路:為何能評為上将?後成為國家副主席

雖然沒有像一些典型的開國上将那樣,動辄指揮十幾萬人的大兵團作戰,但對于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方面,烏蘭夫做出的功績出類拔萃,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烏蘭夫先後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共和國副主席等要職,對新中國的建設貢獻巨大。1988年,烏蘭夫因病去世。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史源曆史專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