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文化古國,有着許多曆史悠久的文化,其中姓氏文化就是一個具有數千年曆史淵源,同時又和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文化。最初的起源是基于“天道”對祖先和圖騰所産生的崇拜,後來逐漸的演化成為了一個家族傳承的标志。姓氏源自于祖先,而名字則授之于父母,在中國曆史上便曾出現過許多動聽的名字,至今都難以超越。

高漸離
相比于高漸離,很多人應該對另一個名字會更加的熟悉一些,那就是高漸離的知己好友荊轲。兩人都是戰國時期最為著名的刺客,民間流傳着很多關于他們的故事。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荊轲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築者高漸離。荊轲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築,荊轲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不過雖然可能荊轲比高漸離更知名一些,畢竟他是刺過秦王的刺客。但是很多人第一次聽到高漸離這個名字的時候,一定是印象深刻,充滿了詩意的畫面。
扶蘇
扶蘇,扶蘇,聽到這個名字連骨頭都要酥了。我們知道,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但這名字可不是秦始皇随便取的,這個名字出自《詩經·國風·鄭風》第十首,“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橋松,隰有遊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不過扶蘇的名字好聽,命運卻十分凄慘。扶蘇是一個仗義執言的人,因為不滿秦始皇坑術士一事,上書勸谏秦始皇。沒想到被秦始皇發呗到了上郡,後來秦始皇去世,李斯趙高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诏,逼扶蘇自盡,然而扶蘇至死都不知道事情的緣由,可悲又可歎。
司馬相如
說起司馬相如,很多人可能又會想到另一個人的名字她就是卓文君了。兩位都是曆史上著名的才子才女,連名字都是那麼的文藝和好聽。兩人的愛情故事更是久為流傳,不過相比較而言司馬相如的名氣則要更大一些。
司馬相如生于公元前179年,是蜀郡成都人。是中國文化史和中國文學史山傑出的代表,更是堪稱是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之一,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便指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
納蘭容若
喜歡詩詞的朋友,對于這個名字一定不會太陌生。納蘭容若原名為納蘭性德,是清朝最為著名的文學家之一,很多人讀他的詞,總是能從中感覺到一種悲涼的情景,這種悲涼特别的清晰,仿佛實質化躍然眼前。
納蘭容若出生于1655年,家族是滿清正黃旗,父親是大學士納蘭明珠。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可謂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一個人,而納蘭容若自小便飽讀詩書,可是卻也沒有改變他深情的性格,再加上命運多舛,幾經颠沛流離,年僅30歲時便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