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園林博物館鎮館之寶“芙蓉石”,為何改名青蓮朵,竟和乾隆有關

在遊覽園林博物館時,我們會在大廳的敞亭中,發現一塊裂痕斑斑的太湖石,石上有三個大字“青蓮朵”。“青蓮朵”是園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讓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件寶貝還有一個被換名的經曆,它的曾用名是“芙蓉石”,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改名事件與乾隆有關,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小編就給您解密:

園林博物館鎮館之寶“芙蓉石”,為何改名青蓮朵,竟和乾隆有關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花石綱”事件發生在北宋末年,當時的徽宗為修建延福宮、以及萬歲山等建築,便命朱勔在蘇州成立了應奉局,專門幹一件事,那就是搜刮民間奇石。而這些異石被搜羅到手之後,每十船為一綱,開始運送京城,這就是“花石綱”的來曆。

園林博物館鎮館之寶“芙蓉石”,為何改名青蓮朵,竟和乾隆有關

而“青蓮朵”就是“花石綱”中,一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石頭,此石透、漏、皺如同出水芙蓉,正因如此,宋高宗将其取名為“芙蓉石”。《淳佑臨安志輯逸》中,還有關于芙蓉石的描述:“巨石如芙蓉,天然匪雕飾……”?宋朝滅亡之後,這塊“芙蓉石”因為朝代更疊的關系,飽經了兵燹戰火,以至于不少很像芙蓉瓣的奇石,紛紛折斷,躲過劫難,剩下的殘石,怎麼看都不像是芙蓉了。芙蓉石經曆了元明兩代後,它從高高在上的寶貝,變成“爹不管,媽不問”的“普通”石頭。

園林博物館鎮館之寶“芙蓉石”,為何改名青蓮朵,竟和乾隆有關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乾隆共六次下江南。在乾隆十六年,乾隆又一次帶着大臣們,浩浩蕩蕩來到杭州,打着考察民情的旗号遊山玩水。當乾隆去到德壽宮遺址時,他碰巧看到立在雜草中的“芙蓉石”。乾隆越看越喜歡,甚至用袖口擦拭,大臣們看到這樣的場景,立即開口提議:将芙蓉石運回京城。乾隆聽到後,非常開心,并重重賞賜了提議的大臣。

園林博物館鎮館之寶“芙蓉石”,為何改名青蓮朵,竟和乾隆有關

乾隆将芙蓉石運回北京後,讓工匠對其進行修整,并安置在茜園内。這日,乾隆來到茜園,想要仔細觀賞這塊奇石。他越看越覺得此石有味道,越看越覺得此石有神韻。觀賞結束後,乾隆提起筆來,在宣紙上寫下“青蓮朵”三個字,并特意賦詩:“石過江來碑獨在,江梅春到總依然。”很快,造辦處的工匠,就奉乾隆之命,在石頭上刻下“青蓮朵”和乾隆的詩詞。

園林博物館鎮館之寶“芙蓉石”,為何改名青蓮朵,竟和乾隆有關

1860年10月,圓明園遭到大火焚燒三天三夜後,這座世界名園,很多有名的古迹幾乎都被毀掉了,而被放置在茜園的“青蓮朵”,它在熊熊大火的燒烤之下,不斷崩裂,也受了“重傷”,早已不是乾隆看到的“青蓮”形狀,但幸運的是,解放後,文物專家發現“青蓮朵”具有重要的曆史價值,并将其保護起來,還對其進行修複,又将其擺放在園林博物館中。

園林博物館鎮館之寶“芙蓉石”,為何改名青蓮朵,竟和乾隆有關

遊客們在遊覽園林博物館時,他們都會去大廳觀賞這塊“青蓮朵”,雖然大家無法看到它原來的樣子,但從它的輪廓中,遊客們卻可以依稀想象它當年的風采。如果各位讀者對它感興趣,可以趁着假期去看一看,并近距離感受它獨有的魅力,以及它背後承載的曆史文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