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神童舉:古代“天才兒童”的科舉之路

神童舉:古代“天才兒童”的科舉之路

所謂神童,就是指那些智力超常的兒童,是可遇不可求的人才。然而在宋代卻湧現出了一大批神童,比較知名的有:王禹偁6歲、孔文仲7歲、蔣堂6歲、黃庭堅7歲會作詩。王曾從小“善為文辭”;蘇轼10歲“聞古今成敗,辄能語其要”;葉夢得“嗜學早成”;張孝祥自幼“讀書過目不忘,下筆頃刻數千言”;陳傅良兒時為文章,自成一家,等等。

特别是江西金溪農家子弟方仲永5歲“未嘗識書具”,但能“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更有甚者,神童楊億“數歲不能言”,卻突然吟詠出《登樓》詩:“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為此,宋代在貢舉中專門設立了神童舉,又叫童子舉,經考試得官或賜出身,稱為神童。其中宋真宗時的宋紛、晏殊、姜蓋、李淑、蔡伯希等,先後中童子科,被賜予同進士或學究出身,而福建蔡伯希年齡最小,僅有3歲,宋真宗還為其賦詩一首:“七閩山水多才俊,三歲奇童出盛時。”

宋代實行童子舉後,先後有三百多個神童被推薦參加了童子試,但是中試的很少,不完全統計才三十多人。宋孝宗時,禮部在奏疏中說:“本朝童子以文稱者,楊億、宋紛、晏殊、李淑,後皆為賢宰相、名侍從。”然而畢竟像楊億、晏殊、李淑那樣最終成為國家棟梁之才的還是極少數啊。

正是宋代這種童子舉制度,催生了人們造神童的熱潮。據《文獻通考》記載,宋神宗元豐時,置在京國小有“就傅”“初盆”兩齋。宋徽宗時辦學之風尤甚,政和四年(1114年),國小生近千人,尚有繼至者分十齋處之。收八歲至十二歲兒童,率以誦經書字多少,差次補内舍、上舍。州縣國小參考在京城國小規約辦學,其學生皆備餐錢就食在校學習。

因為京城開封的辦學條件好,有的家長為了使子弟能夠進入好學校學習,不惜拉關系尋門徑,甚至采取冒散縣戶等手段進入在京國小。也有些富裕人家,不惜以重金聘請家庭教師“次教之五經”,以達到取得神童功名的目的。

但如此人工造神,神童品質必定嚴重下降。對此,宋高宗很清醒:“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蓋由昨嘗推恩一二童子,故求試者雲集,此雖善事,然可以知人主好惡,不可不審也……朕即位以來,童子以誦書推恩多矣,未聞有登科顯名者。”是以,對于這些神童,宋高宗一方面限制參加童子試的人數,另一方面對于推薦上來參加考試的神童,采取獎賞後均予以放歸原籍。對于童子試的改革,宋高宗從改革考試制度、考試内容着手。要求應試童子除記誦經文,須賦詩、會誦讀、了解禦制詩文,以考查考生的了解力和遣詞造句的作文能力。

神童被篩選出來了,但是離國家有用之才還差得遠。久而久之,這些神童随着時間的流逝,慢慢地銷聲匿迹了。宋朱興仲在《續歸田錄》中記載了神童蔡伯希就是一例:“伯希字景蕃,與晏元獻(晏殊)俱五六歲,以神童侍仁宗于東宮。元獻自幼梗介,蔡最柔媚,每太子過闌高者,蔡伏地令太子履其背而登。既踐祚,元獻被知遇至宰相,蔡竟不大用。”蔡伯希與晏殊一起中神童,方始三歲,也曾一度被真宗稱作“七閩才俊”“三歲奇童”,竟不被大用,甚至淪為太子跟班和墊腳石,相反晏殊卻官至宰相。

王安石也曾記述一個神童方仲永的遭遇。方仲永五歲時就會寫詩作文,鄰居鄉親看了他的詩文“甚為奇之”,并紛紛送錢資助,于是方仲永成了當時的“網紅”神童。可是他的父親不是好好培養孩子,而是拿兒子的天才來謀利,整天帶着孩子訪親問友,以擷取錢财,不再讓他學習。于是漸漸“不稱前時之聞”,而終成“泯然衆人”,最終淪落鄉野,無人問津。

對此,王安石感慨道:“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為衆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神童再聰明,如果得不到應有的繼續培養和教育,也難成大材。

◎本文原載于《北京青年報》(作者劉永加),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