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亞樓僅用29個小時,就把傅作義逼入了絕境

劉亞樓僅用29個小時,就把傅作義逼入了絕境

1948年12月24日,張家口解放。困守北平、天津、塘沽地區的國民黨軍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向西退往綏遠已經不可能,但其仍有可能從海上逃跑。毛主席為此訓示東北野戰軍盡快合圍、殲滅塘沽、天津之敵,控制海口,切斷和封閉敵人的退路,進一步孤立北平守敵。東北野戰軍原計劃首先消滅塘沽之敵,但塘沽背面靠海,地勢開闊,河流、鹽田密布,既不能從背後切斷敵人退路,又不便部隊在正面運動和展開。于是改變計劃,首先圍攻天津。

随即,東北野戰軍組建了以劉亞樓為總指揮的天津前線指揮所。調集第1、第2、第7、第8、第9縱隊,特種兵部隊和第6縱隊17師、第12縱隊34師共22個師34萬人,配屬大口徑火炮538餘門,坦克、裝甲車40餘輛,包圍天津,進行攻城準備。

劉亞樓僅用29個小時,就把傅作義逼入了絕境

天津是華北第二大城市。市内高樓林立,河流縱橫,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國民黨軍耗巨資在這裡修築了大量防禦工事,築有各種大型碉堡380餘座,小型碉堡數以千計。沿市區修築了圍牆,挖了護城河,遍設定鹿砦、鐵絲網、地雷。市區外圍修建了許多堅固據點。天津守軍為第86軍、第62軍等部共10個師13萬餘人,統歸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指揮。陳長捷吹噓天津“固若金湯”。

1949年1月上旬,東北野戰軍掃清天津外圍據點,完成了艱巨複雜的攻城準備。陳長捷為了拖延我軍的攻擊時間,派人出城談判。劉亞樓勸告陳長捷放下武器,實行和平解放,并令其先頭部隊至遲應于1月13日12時開出城外,否則我軍将于14 日開始攻城。陳長捷企圖依托堅固工事固守,拒絕勸告,和平解放天津已無可能。

1月14日清晨,天津上空濃霧彌漫,陣地格外寂靜,這是惡戰前的沉寂。10時,如同響起晴天霹靂,500 多門大炮突然一齊怒吼,成千上萬發炮彈傾瀉在國民黨軍陣地上,一座座明碉暗堡被炸翻,一道道鐵絲網、鹿砦被掀掉,城牆大段大段被轟塌。天津攻堅戰開始了。

劉亞樓僅用29個小時,就把傅作義逼入了絕境

根據天津南北狹長和北部敵人兵力強,南部敵人工事堅固,而中部敵人兵力、工事均較弱的特點,攻城部隊采取東西對進,攔腰斬斷,先南後北,先分割後圍殲,先吃肉後啃骨頭的戰法,将主攻方向置于市區中部。具體部署是:以第1、第2縱隊配屬地炮89門、高炮15門、坦克15輛和1個工兵團,由西向東攻擊,為第一主攻方向;以第7、第8縱隊配屬地炮67門、高炮8門、坦克10輛和工兵2個營,由東向西攻擊,為第二主攻方向;以第9縱隊和第12縱隊34師配屬地炮24門、裝甲車14輛,由南向北助攻;以第8縱隊獨立第4師、第2縱隊獨立第7師和野戰軍總部警衛團在北面佯攻;以第6縱隊17師為戰役總預備隊。

在炮火急襲的同時,工兵部隊在炮兵、坦克掩護下,迅速進行爆破、排雷,并用船橋、葦子橋等渡河器材在護城河上架起浮橋,開辟通路。11時許,東西南3個突擊集團先後從9個地段突破城防。第1縱隊2師4團尖刀連“紅3連”,在我軍炮火即将延伸射擊時,搶先躍出戰壕,争先恐後,勇猛沖擊,一舉突破城垣。國民黨軍組織兇猛的反撲,“紅3連”在城頭與敵人展開肉搏,猛沖猛殺,打退了敵人的反撲,消滅了突破口上的敵人,疾速向城裡沖去。拼殺中,“紅3連”傷亡過半,連長史德紅壯烈犧牲。

劉亞樓僅用29個小時,就把傅作義逼入了絕境

第8縱隊24師70團1連從東面發起沖擊後,僅用3分鐘就突破了民權門。旗手鐘銀根将師首長戰前授予1連的“殺開民權門”的大紅旗插到民權門城頭。一發炮彈飛來,紅旗被炸倒,鐘銀根雙腿被炸傷。他伏在紅旗旁,用盡全身力氣顫抖着扶起紅旗。又一發炮彈飛來, 旗杆被炸斷,鐘銀根再次負重傷,昏迷過去。他醒過來後,忍着劇痛爬到紅旗旁,雙手抓住旗杆,兩肘撐地,又把紅旗豎起來。戰友們猛沖過來,接過紅旗,牢牢地插在民權門城頭。

突破口打開後,部隊在炮火和坦克掩護下,從三個方向朝市區直插猛進,展開激烈的巷戰。各級指揮員靠前指揮。人稱猛張飛的第1縱隊副司令員曹裡懷,拉上第2師師長賀東生,親自乘坐坦克為步兵開路。曹裡懷看到前面的步兵攻擊一座大樓,數次都未能奏效,便指令駕駛員:“撞!”駕駛員一推搖桿,把炮口轉向後方,開足馬力,向大樓撞去。“咚”的一聲沉悶的巨響,大樓撞開了一個大洞。步兵們争先恐後沖進洞内,消滅了敵人。

劉亞樓僅用29個小時,就把傅作義逼入了絕境

天津街道彎曲複雜,不易辨識方向,部隊在縱深展開後位置參差不齊。幹部戰士發揚獨立作戰精神,哪裡有敵人就往哪裡沖,按照大的方向直插市中心。15日5時,東西對進的主攻部隊在市中心金湯橋會師,天津被攔腰斬斷。國民黨軍陷入一片混亂,其防禦體系基本瓦解。金湯橋會師後,部隊立即分兵向南向北,圍殲殘敵。第2縱隊6師17團6連在向城南推進中,與3輛裝甲車掩護下的1個連敵人遭遇。敵人裝甲車橫沖直撞,連隊兩名爆破手先後犧牲。連長鐵占山怒不可遏,抓起爆破筒奮不顧身撲向敵裝甲車。“轟隆”一聲巨響,炸毀了第一輛裝甲車,鐵占山壯烈犧牲。全連乘勢勇猛突擊,殲滅了當面之敵。

第1縱隊1師1團6連副排長邢春福帶領幾名戰士,一舉突入天津警備司令部地下室,生俘天津警備司令陳長捷等7名将級軍官。守軍失去指揮,徹底崩潰,紛紛被殲。15日15時,戰鬥勝利結束,華北重要工業城市天津獲得解放。國民黨軍苦心經營的“天津堡壘化”城防,僅僅支撐了29個小時,就土崩瓦解了。東北野戰軍共殲敵13萬餘人,生俘将級軍官28人,繳獲各種炮1648門,輕重機槍3553挺,各種槍5.4萬餘支。天津解放後,塘沽守軍5萬餘人懼怕被殲,于16日乘船由海上逃跑。第12縱隊追殲敵後尾3400餘人,于17日占領塘沽。

劉亞樓僅用29個小時,就把傅作義逼入了絕境

天津解放之後,防守北平的華北剿總及其所屬的兩個兵團部、25個師,連同地方部隊共計25萬人,已經處于解放軍的重重包圍下,完全陷入了絕境。傅作義原本把守住天津看成手裡的一張王牌,以此作為和解放軍在談判桌上讨價還價的籌碼,認為“打得好才能談得好”,“堅定守住就有辦法”。沒想到天津僅僅29個小時就丢了,這個時候除了放下武器接受改編,傅作義已經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了。

1月21日,東北野戰軍前線司令部代表蘇靜和傅作義方面代表王克俊、崔載之,在《關于北平和平解決問題的協定書》上簽字。1月22日至31日,北平守軍陸續開出城外聽候改編。31日,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進入北平接管防務。至此,平津戰役勝利結束。2月3日,人民解放軍舉行盛大的進駐北平儀式,受到全市人民的熱烈歡迎。北平,這座千年古都,就此獲得了新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