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末最荒誕一幕:四歲孩童被封為世襲伯爵,居然是因戰功

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外,皇帝們對于爵位的授予非常謹慎,隻有明英宗在複辟後濫封了一些“奪門”功臣。正德年間,王守仁平定甯王朱宸濠的叛亂,功績很大,到了嘉靖時期才被封為建立伯。可是到了明朝末年,卻出現了非常荒誕的一幕,一個四歲的孩童,居然因戰功被封為伯爵!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明末最荒誕一幕:四歲孩童被封為世襲伯爵,居然是因戰功

一、甯錦之戰

事情還得從1627年的一場戰争說起!話說這年農曆五月初九,後金大汗皇太極親率數萬八旗精兵出征,妄圖奪取明朝在遼東的重鎮甯遠、錦州,挑起了甯錦之戰的序幕。五月十三日,後金軍隊包圍錦州,并于五月二十八日攻打甯遠城。明軍在遼東巡撫袁崇煥的指揮下,憑借堅城、大炮,與後金軍隊展開了一場激戰。

據明朝方面事後的奏報,“炮火矢石,交下如雨,自辰至戌,打死夷屍,填塞滿道”。後金方面也承認此戰失利,“明三面守城兵來援,火炮矢石齊發,我軍攻而不克”,“士卒損傷甚多”。交戰二十四天後,後金軍隊損失慘重,皇太極被迫率軍撤退,吞下了失敗的苦果。明朝取得了甯遠大捷,消息傳到北京,朝野歡騰。

明末最荒誕一幕:四歲孩童被封為世襲伯爵,居然是因戰功

二、太監冒功

按理說,甯錦之戰的最大功臣是袁崇煥以及祖大壽、朱梅等前線将士。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勝利的果實卻被一個太監篡奪了,那個人就是魏忠賢!當時的明朝,正值魏忠賢專權時期,當戰報傳到北京,幾乎滿朝文武全都向魏忠賢谄媚,将甯錦之戰說成是魏忠賢的功勞。豐城侯李承祚居然恬不知恥地說魏忠賢的功勞可以與開國功臣徐達等人并稱!

明熹宗朱由校非常贊同李承祚的說法,并說道:“甯錦之捷緻勝折沖,皆受廠臣秘畫。”意思是說甯錦之戰之是以能夠勝利,那都是魏忠賢秘密籌劃的結果。明熹宗還下旨讓兵部讨論對魏忠賢及其家屬們的嘉獎。就這樣,甯錦前線将士浴血奮戰取得的勝利果實,居然被遠在北京的魏忠賢竊取!

明末最荒誕一幕:四歲孩童被封為世襲伯爵,居然是因戰功

三、孩童封爵

吏部、兵部很快就對甯錦之戰的嘉獎做出了安排,“錦州加恩魏忠賢嫡孫魏鵬翼宜加少師,封安平伯世襲”。意思是說,他們認為應該加封魏忠賢的“嫡孫”魏鵬翼(實際上是侄孫)為少師,并且封為世襲罔替的安平伯。明熹宗立即批示道:“見任錦衣衛指揮使世襲魏鵬翼既以嫡孫上承伯爵,計級加授,宜晉少師”,并讓有關部門頒發鐵券。

那一年魏鵬翼年僅四歲(虛歲),尚在襁褓,還是一個孩童而已!這個魏鵬翼可是含着金湯匙的,三歲的時候就被封為世襲的錦衣衛指揮佥事,在封伯爵前一個月,剛剛升為世襲的錦衣衛指揮使。如果不是明熹宗早亡,魏忠賢垮台的話,魏鵬翼極有可能創造明朝勳臣的曆史記錄!魏忠賢垮台後,他的侄子都被處死,魏鵬翼還是個孩子,生死不明。

參考資料:1.《明實錄》;2.《明史紀事本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