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一商行老闆娘亮明特工身份,部隊首長:派兩輛軍車保護她

1949年,随着我軍在解放戰場上節節勝利,國民黨反動派也知道大勢已去,企圖憑借長江天險達成他們“劃江而治”的幻想。但事實證明,他們的這一企圖在我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下隻能是夢幻泡影。

從4月21日清晨發起渡江戰役,到4月23日解放國民黨首府南京,我軍隻用了3天時間,就徹底摧毀了國民黨的長江防線,一同摧毀的還有他們最後的僥幸。

能夠取得這樣的戰績,我軍将士在正面戰場上的攻無不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忘記,在隐蔽戰線上也有一群人在默默戰鬥,他們通過“兵不血刃”的方式,同樣對戰局做出了巨大貢獻!

4月24日一早,一位衣着時髦的中年女子趕到了第35軍軍部駐紮的“勵志社”。這個女子氣質溫文爾雅,看着就像是一位“富家太太”。而事實也正是如此,這個女子公開身份是一家商行的老闆娘,在外人眼裡就是“闊太太”。

一個“闊太太”,來到我軍駐地,能有什麼事?在軍部駐地門口站崗的戰士也有這樣的不解。因為這個女子來到崗哨處就說要見部隊首長何克希。何克希是35軍的軍政委,現在南京剛剛解放,有很多公務需要他處理,哪有時間見外人。

1949年,一商行老闆娘亮明特工身份,部隊首長:派兩輛軍車保護她

但這女子就是執意要見何克希,她說:我叫陳修良,你跟何政委說我的名字就行。看着她笃定的樣子,哨兵也不敢耽擱,萬一她真有大事要見何政委那可耽擱不起,于是一位哨兵戰士當即跑進去通報。

其實這位女子的真實身份是我黨的紅色特工,她直接報出名字相當于亮明了自己的特工身份。雖然哨兵不知道她的真實身份,但何克希政委對這件事卻是一清二楚。

是以當何克希聽到哨兵的通報,直接就小跑往門口趕去。遠遠地,他就看到了女子的身影,他快步跑到近前,緊緊地握着女子的手說:“陳修良同志,我們正在到處找你!南京解放了,我們勝利了!”說着便将陳修良迎進了軍部駐地。

會面結束後,聽陳修良說她還有一些東西放在寓所,需要取回。部隊首長考慮到南京剛剛解放,還有很多敵特殘餘,為了保證陳修良的安全,當即下令:派兩輛軍車保護她。

就這樣,在幾位警衛員的護送下,兩輛軍用吉普車載着陳修良傳回了寓所。

那麼這個陳修良到底做了什麼了不得的大事,竟然能讓一位軍政委親自迎接,還要派兩輛軍車保護她呢?這一切都要從抗戰勝利後說起。

1949年,一商行老闆娘亮明特工身份,部隊首長:派兩輛軍車保護她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我國在抗日戰争中取得了偉大勝利。那時候全國人民都以為将迎來久違的和平,這也是廣大人民的共同訴求。但是國民黨反動派卻罔顧這種訴求,蓄意發動了内戰。

在這種情況下,我黨當然不能坐以待斃,必須和國民黨反動派展開堅決鬥争。一方面,我軍在正面戰場上和國民黨隊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另一方面,在隐蔽戰線上我黨也開始布局,在國民黨統治區域發展黨的地下組織,對于促進解放戰争程序有着不容忽視的作用。

尤其是國民黨首府南京,更是我黨地下組織必須啃下來的“硬骨頭”。但當時我黨在南京的處境十分艱難,由誰來上司地下黨組織,地下黨組織在南京能否站穩腳跟,這成了擺在組織面前的一個難題。

國民黨還都南京以後,這座城市俨然成了白色恐怖的漩渦中心。當時這座城市人口接近百萬,其中國民黨軍政人員就有11萬,隸屬于“軍統”、“中統”和國防部二廳的專職特務更是有上萬人。蔣介石更是誇口南京是“鐵桶一樣的城市”。

和國民黨相比,我黨在南京的力量堪稱薄弱。當時整個南京的地下黨成員隻有220多名,隻有國民黨軍政人員的1/500,敵特人員的1/50。

而且自從1922年我黨在南京建立黨組織開始,已經先後遭到敵人8次毀滅性打擊,犧牲的革命者數量不計其數,有8位市委書記犧牲在任上。

最主要的是,在南京國民黨特務機關中,還有一批是我黨叛徒。他們叛變後的主要任務就是發現并辨認我黨地下從業人員。

是以在南京發展并帶領地下黨組織開展工作,真的是一個非常兇險且艱難的任務。組織上經過慎重考慮,最終決定将這一任務交給陳修良,任命她為中共南京市委書記,在南京開展地下工作。

1949年,一商行老闆娘亮明特工身份,部隊首長:派兩輛軍車保護她

至于為什麼将這個任務交給陳修良,是有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抗戰時期,陳修良先後在上海和江蘇從事地下工作,有着豐富的地下工作經驗,是一位資深“老特工”;

另一方面,此前陳修良擔任中共華中分局南京工作部部長,對于南京地下黨和各方面的情況都了解得比較透徹。

基于這兩方面的考慮,由陳修良來上司南京地下黨組織開展工作,可謂是再合适不過。

陳修良也不是不知道這一任務的危險性,但她還是毅然決然接受了這個任務。

陳修良的丈夫沙文漢很擔心她,因為當時蔣介石對地下黨的政策是“甯可錯殺一百,不可放過一人”,而南京國民黨特務機關裡我黨的叛徒,很多都認識陳修良。一旦讓他們認出陳修良,那麼陳修良絕無生還之理。

但對于丈夫的擔心,陳修良的回答是:“我是抱着必死的決心的!”沙文漢和陳修良既是夫妻,同時也是革命戰友,看着妻子的勇敢和無畏,他深受觸動,在臨行前,他給妻子寫了首詩:

男兒一世事橫行,巾帼豈無翻海鲸?

不入虎穴焉得子,如今虎穴是南京!

1949年,一商行老闆娘亮明特工身份,部隊首長:派兩輛軍車保護她

而這首詩也成了陳修良在南京從事地下工作的真實寫照,一個不讓須眉的巾帼,在敵人盤踞的“龍潭虎穴”,開始了自己“翻江倒海”的傳奇。

陳修良一到南京,就和南京市委的其他同志開了一次會。當時黨組織對于白區工作有着十六字方針:“隐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是以在這次會議上,大家的關注點主要在陳修良能否在南京做好隐蔽工作。

此前南京地下組織遭到破壞,都是因為市委書記被捕造成的。這一次南京地下黨組織能否站穩腳跟,就看陳修良的隐蔽工作是不是到位了。

面對其他同志的擔憂,陳修良反倒是自信滿滿,她直言:“隐蔽自己和展開鬥争,是既尖銳對立又不互相排斥的沖突……我會掌握好的。”

而事實也正如陳修良所說,在南京潛伏的這幾年,她多次變換住處身份,始終沒有讓敵特發現任何蛛絲馬迹。

但說到底,隐蔽身份隻是第一步,開展地下活動才是南京市委的首要任務。在這一方面,陳修良安排得也是有條不紊。

1947年以前,南京市委的的工作重心側重于情報方面;1947年以後,随着我軍在解放戰場上節節勝利,南京市委的工作重心側重于策反方面。為此,陳修良先後設立了南京情報系統和南京地下策反系統,分别由盧伯明和沙文威負責,都由陳修良單獨聯系。

陳修良在情報工作上的能力,完全可以用“膽大心細”這次詞來評價。

南京市委委員方休,公開身份是一名國小教師,陳修良和他單線聯系。每過一段時間,陳修良就會到方休家中做客,其實就是接頭傳遞情報。

有一次,陳修良和往常一樣,前往方休家中拜訪。但是一見面,方休就說了一個危險狀況:自己妻子的弟弟從重慶到南京來出差,暫時住在自己家,他的真實身份是國民黨軍統特務。

一位地下黨同志家中住進了國民黨特務,這件事的危險程度可想而知,但凡有什麼蛛絲馬迹,很有可能就會暴露。遇到這種情況,一般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撤離,就像方休,他就說想要暫時搬出去避一避。

但憑借地下工作的豐富經驗,陳修良第一時間并沒有同意方休的提議,相反她還細心地打聽起了方休妻弟的具體工作情況,想要從中找到突破口。

1949年,一商行老闆娘亮明特工身份,部隊首長:派兩輛軍車保護她

方休說他妻弟好像是電台機要人員,而這個回答也讓陳修良産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在電台工作的特務人員,他們掌握着大量機密情報,一旦能夠獲悉,無疑能給組織帶來巨大幫助。

于是陳修良讓方休繼續留在家中,一方面突然搬出去可能會引起妻弟警覺;另一方面可以找機會從妻弟手中擷取情報。

幾天之後,陳修良再次到方休家中拜訪。而這一次,方休也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妻弟出差了,但是留下一個包,包裡裝着一本軍事密碼。

當時不管是我軍還是國民黨軍隊,其實都能經常截獲到對方的電報,但這些電報往往都是加密的,沒有相應的翻譯方法,想要破譯電報内容十分困難。但如果有了這本軍事密碼,那麼我軍再截獲到國民黨密電,那麼想要破譯就是易如反掌了。

于是陳修良當即向方休提出拿走軍事密碼謄抄的請求。從妻弟住在家裡方休就要搬出去住,我們其實不難看出,方休的性格是很小心謹慎的。這本密碼一旦被陳修良拿走,方休将承擔巨大的風險。

但這一次方休沒有任何推诿,爽快地答應了陳修良的請求,還提醒她妻弟當天下午就會傳回,謄抄軍事密碼的時間隻有半天。可以說,小心謹慎是方休的性格,但對革命忠誠卻是他的人生底色!

陳修良當即帶着軍事密碼離開了方休家,找到了負責情報工作的盧伯明,在他們的努力下,經過3個小時不停歇地謄抄,這本軍事密碼終于抄完了。當陳修良将密碼本歸還方休的時候,盧伯明已經帶着抄好的密碼本踏上了前往上海黨組織的行程。

而這份軍事密碼,也确實給我軍提供了巨大幫助,在後來的戰鬥中,我軍靠着這本軍事密碼多次洞悉了國民黨軍隊的調動情況。黨組織為此還專門給陳修良發來嘉獎令,高度評價了南京市委的工作成績。

後來,陳修良還通過一份舊名冊,找到了一位名叫汪維恒的“老黨員”。汪維恒和黨組織失去聯系多年,陳修良找到他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國民黨少将。

1949年,一商行老闆娘亮明特工身份,部隊首長:派兩輛軍車保護她

經過試探,陳修良發現汪維恒的革命立場并沒有改變,于是通過汪維恒這條線,很多國民黨軍隊的絕密情報都源源不斷被傳送到延安,這些絕密情報包括:國民黨部隊番号、兵員數目、軍隊調動情況等。

後來戰場上的情況,也證明了這些絕密情報的準确性。

如果說陳修良在情報工作上的是“膽大心細”,那麼她在策反工作上可謂是“釜底抽薪”。

在解放戰場上,一直都不乏國民黨将領起義投誠,但是此前都僅限于陸軍。可是在陳修良上司的策反系統的活動下,國民黨空軍、海軍也相繼發生了起義投誠事件。

當陳修良和沙文威展開策反工作以後,策反目标的選擇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一個問題。策反工作不同于情報工作,情報工作是秘密進行,身份也是保密的;但策反工作需要用真實身份直接接觸國民黨軍官,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就貿然接觸,很有可能就是“自投羅網”。

好在當時南京市委已經在國民黨軍隊中安插、發展了大量同志。一位在國民黨空軍部隊當軍醫的同志林誠反映,國民黨空軍轟炸機八大隊的一位飛行員愈渤,是一位愛國青年,對于國民黨内部種種腐敗現象十分不滿,可以成為策反對象。

陳修良和沙文威商議之後,覺得目标可行,于是就讓林誠嘗試接觸策反。經過幾次接觸,林誠對于愈渤的思想動向也有了更深地了解,就試探性地展開策反工作。

愈渤對于國民黨早就失望透頂,面對林誠給出的新選擇,他沒怎麼猶豫就答應了。不僅如此,他還直言自己機組的其他幾人想法和他差不多,可以争取一起起義。

這樣的好事自然是林誠樂意看到的,不過愈渤提出的一個要求卻讓他犯了難。愈渤希望組織能準許他們幾人在起義之前就加入中國共産黨。

要知道每一位共産黨員,都是經過組織重重考驗,才能夠入黨的。現在愈渤幾人并沒有經受什麼實質性考驗,就要入黨,這似乎并不符合規定。于是林誠便将這件事上報到了陳修良處。

對于這件事,陳修良從大局出發,看得很明白:愈渤等幾位同志駕機起義是冒着生命危險的,這本身就是最好的證明和宣言,這種情況為什麼不能入黨?

1949年,一商行老闆娘亮明特工身份,部隊首長:派兩輛軍車保護她

有了陳修良這番話,愈渤等幾位同志的顧慮也徹底被打消了。于是在1948年12月16日晚,愈渤等人駕駛着戰機,從南京直沖雲霄,一路飛到了解放區。

起義前,陳修良專門叮囑沙文威:“國民黨空軍駕機起義迄今沒有過,這架轟炸機起義的政治價值,抵得上一兩個師……”從這番話中,我們不難感受到陳修良的遠見卓識。

空軍策反的成功,并沒有讓陳修良等人自滿,相反他們又将主意打到了國民黨海軍最為先進的巡洋艦“重慶号”身上。在他們的秘密活動下,“重慶号”于1949年2月25日也駛向了解放區。

不久之後,他們又将策反的目标放在了王晏清身上。王晏清是國民黨中将,是首都警衛師的師長,相當于老蔣的“禦林軍”頭領。

在策反的過程中,王晏清也曾掙紮過,畢竟對他來說老蔣對他有知遇之恩。在王晏清猶豫不決的時候,陳修良做了一個“破釜沉舟”的決定,親自和王晏清會面詳談。經過陳修良的一番慷慨陳詞,王晏清也下定了起義的決心,并于1949年3月24日,率領着兩個團舉義過江而去。

1949年,一商行老闆娘亮明特工身份,部隊首長:派兩輛軍車保護她

此後,陳修良率領着南京地下黨的同志,又先後策動了江甯要塞、南京大校場機場塔台、431電台等起義事件。這一系列的起義事件就像一柄柄尖刀,直戳國民黨反動派的要害。

渡江戰役前夕,國民黨反動派想要通過他們視為“固若金湯”的長江防線,做最後的掙紮。殊不知,陳修良帶領的地下黨同志,早就将國民黨江防部署的各方面情報都已打探清楚,這些情報讓國民黨長江防線在我軍面前已無秘密可言。

不僅如此,陳修良還組織了多方愛國力量,一方面阻止“狗急跳牆”的國民黨反動派對南京的破壞活動,一方面積極為我軍渡江提供幫助和支援。

最終在渡江戰役打響後,我軍一路勢如破竹打過長江,解放了南京。

南京終于解放,陳修良的潛伏工作也宣告結束。這也就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當何克希将陳修良迎進35軍駐地,把她介紹給第八兵團司令員陳士榘,陳司令怎麼也沒有想到,眼前這個溫文爾雅的“弱女子”,竟然是幫助我軍渡江解放南京的地下黨負責人。

不僅陳司令沒有想到,陳修良在南京的那些鄰居也沒有想到。當陳修良被兩輛軍車護送到寓所時,這些鄰居們才知道,那個穿着時髦、喜歡和人打麻将的“張太太”,竟然是地下中共南京市委書記。

1949年,一商行老闆娘亮明特工身份,部隊首長:派兩輛軍車保護她

新中國成立以後,陳修良的工作也從地下轉到地上,先後擔任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浙江省委宣傳部長等職位,為建設新中國繼續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直到1998年11月6日,陳修良因病逝世,享年91歲。她用波瀾壯闊的一生告訴我們,巾帼真不讓須眉!

謹以此文紀念陳修良女士和無數戰鬥在隐蔽戰線的先輩,這盛世,如你們所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