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1970年,時任昆明軍區政委的譚甫仁将軍被刺身亡。此事震驚了全國,中央迅速派出專案組介入調查。随着調查的深入,調查人員發現,在案件發生前後,曾接連發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正是這些事情的發生,讓譚甫仁沒有在戰場上馬革裹屍,反而命喪歹徒之手。

譚甫仁 會唱國際歌的白軍俘虜

1928年2月,毛主席帶領紅軍主力突襲甯岡縣城,打敗了國民黨朱培德手下的部隊,俘虜了幾百名敵軍。負責看管俘虜的是日後的開國上将陳士渠,當陳士渠正在巡查時,突然發現角落裡傳來了國際歌的聲音,陳士渠感到很驚訝,因為白軍裡沒人會唱國際歌,能唱國際歌的肯定是自己人。

陳士渠趕緊順着歌聲傳來的方向,找到了唱歌的俘虜。陳士渠趕緊詢問俘虜是什麼名字,為什麼會唱國際歌。俘虜馬上回答說,自己叫譚甫仁,來自廣東。參加過朱元卿組織的農會,也參加過南昌起義,後來因為和部隊走散,被騙進了白軍。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陳士渠為找到同志而感到激動,馬上送譚甫仁去見了朱雲卿,朱雲卿見到譚甫仁之後也是十分激動。就這樣,譚甫仁回到了革命隊伍。毛主席聽說這件事以後也是感慨萬分,由衷地說:“這是個好苗子,注定是要留在革命隊伍的。”

戰功赫赫的開國中将

回歸革命隊伍的譚甫仁一直以參加過白軍為恥,在井岡山時期,譚甫仁就以膽子大,作戰勇敢出名。譚甫仁因作戰表現出色,很快成為黨的優秀幹部之一。之後譚甫仁随着紅軍參加了五次反圍剿和兩萬五千裡長征,成為了一名矢志不渝的共産主義者。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抗日戰争中,譚甫仁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并發展了冀魯豫抗日根據地和濱海抗日根據地,還打退了日軍的多次圍剿。解放戰争中,譚甫仁參加了遼沈、平津、湘贛、廣東等戰役,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因其卓越的功績和貢獻,1955年,中央軍委授予譚甫仁中将稱号。

混入革命隊伍的王自正

王自正,河南黃縣人。在解放戰争初期,解放軍剛撤出豫北地區,王自正及其堂兄就組織當地的反動力量,組成了還鄉團回到家鄉,害死了當地的武委會主任。此後随着劉鄧大軍挺進大别山,王志政逃出了家鄉,并改名為王自正,并參加了解放軍,混入了革命隊伍。

王自正身材高大,有一股威武之氣。在加入解放軍後,王自正随着部隊南征北戰,從中原打到了大西南,多次立功,受到組織的嘉獎。在和平時期,王自正因為才幹突出,曾任昆明軍區後勤部槍械保管員,軍區保衛科副科長等重要職位。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或許是怕自己黑曆史會暴露,或許是因為職業習慣,王自正在和其他同志的交往中,并不愛說話,也很少和其他人有工作以外的接觸交流。王自正的沉默寡言,讓他在革命隊伍中安全地隐藏了二十餘年,而且職位還越升越高。

在當時的條件下,像王自正這種混入革命隊伍的壞人,是很難發現的。但是譚甫仁的悲劇表明了,這種人往往能給黨和國家帶來巨大的危害。

黃縣人民二十年漫長追兇路

解放後,王自正的堂兄王某被就地正法,而王自正因為離開家鄉且改了姓名,讓追兇工作難度加大,但是河南黃縣人民政府一直沒有放棄對他的追捕。1966年以後,黃縣當地群衆再次要求,将漏網之魚王志政抓出來。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根據群衆反映,王志政跑到外地後,編造了出身曆史,混入部隊。黃縣革委會根據群衆舉報情況,立即派人進行了調查。經調查,王志政曾寄信回老家,稱自己已經轉業,目前就職于某個錫礦。革委會立即去信錫礦,但是無人回應。革委會看到信件石沉大海,就進一步對王志政的家人進行調查。

經過詳細調查,革委會發現王志政有一次和家人的通信位址為昆明市靖國新村50号。于是革委會按照信上的位址,以親友的名義向王志政寫了一封信。不久後,該信被退了回來,理由是“查無此人”。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靖國新村就位于昆明軍區大院,由于軍區大院管理嚴格,是以說軍區外有個50号,軍區内部也有個50号。普通信件一般隻能寄到軍區大院外邊,而且革委會寄的人是“王志政”,而非大院裡的王自正,是以肯定查無此人。

看到案件一直沒有進展,革委會的人都有點灰心了。經過商讨,革委會決定,幹脆把檢舉信和檢舉材料發給雲南省革委會。不久後,這些檢舉材料寄到了雲南省革委會人保組。碰巧的是,人保組的從業人員中,有來自昆明軍區保衛部的何鳳毓科長。

同在軍區工作的何鳳毓看到檢舉材料後,決定這個“王志政”很有可能是王自正。為了慎重起見,他把這些材料轉給軍區幹部部長。幹部部長看到材料後,覺得此事重大,并把材料送至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雷起雲。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雷起雲看到材料後,馬上帶着材料找到譚甫仁。譚甫仁看到材料後,立刻組織軍區黨委開會,對檢舉材料作了研究。軍區黨委決定,先派人到王自正家鄉查清楚情況,如果情況屬實,再對其進行隔離審查。

軍區調查人員一到王自正的家鄉,王自正就通過家人收到了風聲。為此王自正十分不安,徹夜難眠,為了掩蓋罪證,王自正派妻子回鄉,和相關人員訂立攻守同盟。

然而紙包不住火,人員的調查得到了當地政府和群衆的大力支援,王自正當年的行為被調查人員記錄在冊,帶回了昆明軍區,交給了軍區黨委。譚甫仁看到調查結果後,當即下令對王自正進行隔離審查。

天網恢恢 王自正真實身份被揭露

王自正在被隔離審查後,承認自己隻是參與了殺害武委會主任,但是堅稱自己隻是個從犯,并未動手開槍。由于該案首犯王某已經被正法,其他參與人員大多不在人世,是以這件案子是沒有證據的懸案。就這樣,王自正被隔離審問了7個多月,案子仍然沒有結果。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雖然在為自己辯解,但是王自正心裡明白,雖然無法确認到底是誰親手槍殺武委會主任。光自己參與還鄉團殺害共産黨幹部這一條,自己已經是反革命。再加上自己隐瞞富農出身,編造出身混入解放軍,多罪疊加,自己的下場更是難以預料。

想到這些,王自正一度感到絕望。但是他又不肯反思自己,甘心伏法。為了讓自己死得“值”,王自正決定臨死前拉幾個人陪葬。在日記裡,王自正多次把軍區黨委主要的上司寫到名單裡。

但是王自正改變了想法,覺得要玩就要玩大的,是以把下手的目标定在軍區政委譚甫仁身上,為此他開始醞釀刺殺計劃。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内部管理混亂導緻兇手能輕易外出作案

作為軍區保衛科的幹部,王自正對軍區房間分布、崗位布置和軍區人員活動規律自然是十分熟悉,對此,他做了一個十分詳細的犯罪計劃。由于當時隔離審查的力度很小,加上當時管理所來的都是新兵,趁着士兵換崗的空隙,王自正在12月17日淩晨就趁着警衛不備遛出了看守所。

王自正先是來到了軍區保衛部的保密室,因為王自正曾在這裡工作,對這裡的槍支存放位置十分熟悉。加上當時保密室沒有外鎖,隻需要密碼就能進入。王自正在此工作多年,輸入密碼對他來說是一件小事。就這樣,王自正輕松地拿到了兩支手槍,并穿過層層警衛,來到譚甫仁所住的房子。

譚甫仁當時一共配備5個警衛員,一般是前門安排2人,房間裡有3人。碰巧的是,當時部隊正在進行千裡大拉練,譚甫仁的警衛員被抽調了3個人。這在無形中給王自正的犯罪行為減輕了難度。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譚甫仁幾乎沒有遭遇任何人,徑直來到了譚甫仁的卧室前,然後開始敲門。那一晚,譚甫仁沒有住在自己的卧室裡,是譚甫仁的夫人王裡岩起床開的門。

開門之後,王自正發現譚甫仁不在,就用槍指着王裡岩問道:“譚甫仁在哪裡?”王裡岩回答說:“我不知道。”王自正不信,找遍了整個屋子,确實發現譚甫仁不在,惱羞成怒的王自正随即開槍殺害了王裡岩。

當時正是淩晨4點多,整個軍區大院十分安靜。突如其來的槍響,有如驚雷,讓軍區大院的人都醒了過來。王自正知道事情已經敗露,他也沒有心情一間一間地搜譚甫仁了。正當他準備逃走時,睡在隔壁房間的譚甫仁聽見槍聲,馬上起來往外跑。看到跑出房間的譚甫仁,王自正是又驚又喜,馬上去追譚甫仁。

各懷鬼胎的警衛員在關鍵時刻不肯開門

由于承平日久,經曆過戰場生死的譚甫仁早已經不随身配槍了。眼看着王自正追來,他把求生的希望放在了警衛員身上,但是當他去敲門時,卻絕望地發現,自己兩個警衛員都房門緊鎖。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第一個警衛員之是以不開門,不是他沒有醒,而是因為他害怕了。根據事後調查,該警衛員坦白了自己的想法。這個警衛員沒上過戰場,一聽見真槍響就害怕得不行,緊張得連褲子都穿不上。

而另一個警衛員不開門的理由則更為荒唐,因為當時他正和比他大30歲的保姆睡覺。正當兩人纏綿時,房門砰砰作響。當時他這種通奸行為是十分嚴重的行為,是以他因為害怕和保姆的事情被揭露,是以不敢開門。

作為大軍區上司人的警衛員,面對危險,這兩個警衛員完全失去了軍人的基本操守,也失去了軍人天生應該具有的勇氣。在調查結果出爐後,周總理十分生氣,怒斥這兩個警衛員為“最差的警衛人員”。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軍區内部管理混亂,加上兩個不靠譜的警衛員,譚甫仁可謂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被王自正拿槍逼到了角落。王自正看到譚甫仁手無寸鐵後,十分平靜地扣動了扳機,譚甫仁應聲倒地。

王自正在完成刺殺後,按照原定計劃要繼續刺殺保衛科科長陳漢中,因為不認識陳漢中的家,他找到一位13歲少年問了路。到達陳漢中家之後,王自正發現陳漢中已經出差,撲空的王自正隻得傳回看守所。

混亂的查案過程

譚甫仁随即被送往醫院搶救,周總理為了治好譚甫仁,還急調北京醫院的醫生飛赴昆明展開搶救。但譚甫仁終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一代名将就這樣離開人世,享年60歲。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譚甫仁中将是新中國建國以來,被暗殺的最進階别上司人。這件案子立即引起了黨和國家上司人的重視,周總理在案發後立刻成立了專案小組赴昆明調查。

案發後,昆明軍區配合專案組展開了調查。一開始的調查毫無頭緒,根本沒有破案的思路。當時專案組列出了多個嫌疑人名單,唯獨沒有王自正的名字。看着聲勢浩大的調查,王自正一開始也有些擔心,但是随着報紙登出譚甫仁離世的消息,王自正在看到報紙後心裡還有一些激動,以為自己的行為天衣無縫。

周總理對專案組和昆明軍區的辦案效率十分不滿,下令繼續徹查。專案組從現場的彈殼和腳印中,找到了指向王自正的線索。不久後專案組找到了給王自正指路的那個少年,案件的過程到此已經水落石出。可惜的是,王自正在發現案情敗露之後,飲彈自盡。

揭露譚甫仁遭槍擊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槍擊,求助警衛員為何不開門

譚甫仁的案子在今天看起來十分地不可思議,王自正當時已經失去了人身自由,按一般的常理來說,王自正想要進行刺殺活動,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事實是王自正就是走出了看守所,還拿到了武器,闖進警戒森嚴的軍區大院,完成犯罪行為之後,還旁若無人地回到了看守所。

譚甫仁被刺反映了動亂期間,運動沖擊對社會秩序的危害。連戒備最森嚴的軍區都可以被歹徒輕松進入,可見當時的社會秩序已經混亂到何種程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