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1970年,时任昆明军区政委的谭甫仁将军被刺身亡。此事震惊了全国,中央迅速派出专案组介入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调查人员发现,在案件发生前后,曾接连发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正是这些事情的发生,让谭甫仁没有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反而命丧歹徒之手。

谭甫仁 会唱国际歌的白军俘虏

1928年2月,毛主席带领红军主力突袭宁冈县城,打败了国民党朱培德手下的部队,俘虏了几百名敌军。负责看管俘虏的是日后的开国上将陈士渠,当陈士渠正在巡查时,突然发现角落里传来了国际歌的声音,陈士渠感到很惊讶,因为白军里没人会唱国际歌,能唱国际歌的肯定是自己人。

陈士渠赶紧顺着歌声传来的方向,找到了唱歌的俘虏。陈士渠赶紧询问俘虏是什么名字,为什么会唱国际歌。俘虏马上回答说,自己叫谭甫仁,来自广东。参加过朱元卿组织的农会,也参加过南昌起义,后来因为和部队走散,被骗进了白军。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陈士渠为找到同志而感到激动,马上送谭甫仁去见了朱云卿,朱云卿见到谭甫仁之后也是十分激动。就这样,谭甫仁回到了革命队伍。毛主席听说这件事以后也是感慨万分,由衷地说:“这是个好苗子,注定是要留在革命队伍的。”

战功赫赫的开国中将

回归革命队伍的谭甫仁一直以参加过白军为耻,在井冈山时期,谭甫仁就以胆子大,作战勇敢出名。谭甫仁因作战表现出色,很快成为党的优秀干部之一。之后谭甫仁随着红军参加了五次反围剿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成为了一名矢志不渝的共产主义者。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抗日战争中,谭甫仁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并发展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和滨海抗日根据地,还打退了日军的多次围剿。解放战争中,谭甫仁参加了辽沈、平津、湘赣、广东等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因其卓越的功绩和贡献,1955年,中央军委授予谭甫仁中将称号。

混入革命队伍的王自正

王自正,河南黄县人。在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刚撤出豫北地区,王自正及其堂兄就组织当地的反动力量,组成了还乡团回到家乡,害死了当地的武委会主任。此后随着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王志政逃出了家乡,并改名为王自正,并参加了解放军,混入了革命队伍。

王自正身材高大,有一股威武之气。在加入解放军后,王自正随着部队南征北战,从中原打到了大西南,多次立功,受到组织的嘉奖。在和平时期,王自正因为才干突出,曾任昆明军区后勤部枪械保管员,军区保卫科副科长等重要职位。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或许是怕自己黑历史会暴露,或许是因为职业习惯,王自正在和其他同志的交往中,并不爱说话,也很少和其他人有工作以外的接触交流。王自正的沉默寡言,让他在革命队伍中安全地隐藏了二十余年,而且职位还越升越高。

在当时的条件下,像王自正这种混入革命队伍的坏人,是很难发现的。但是谭甫仁的悲剧表明了,这种人往往能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的危害。

黄县人民二十年漫长追凶路

解放后,王自正的堂兄王某被就地正法,而王自正因为离开家乡且改了姓名,让追凶工作难度加大,但是河南黄县人民政府一直没有放弃对他的追捕。1966年以后,黄县当地群众再次要求,将漏网之鱼王志政抓出来。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根据群众反映,王志政跑到外地后,编造了出身历史,混入部队。黄县革委会根据群众举报情况,立即派人进行了调查。经调查,王志政曾寄信回老家,称自己已经转业,目前就职于某个锡矿。革委会立即去信锡矿,但是无人回应。革委会看到信件石沉大海,就进一步对王志政的家人进行调查。

经过详细调查,革委会发现王志政有一次和家人的通信地址为昆明市靖国新村50号。于是革委会按照信上的地址,以亲友的名义向王志政写了一封信。不久后,该信被退了回来,理由是“查无此人”。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靖国新村就位于昆明军区大院,由于军区大院管理严格,所以说军区外有个50号,军区内部也有个50号。普通信件一般只能寄到军区大院外边,而且革委会寄的人是“王志政”,而非大院里的王自正,所以肯定查无此人。

看到案件一直没有进展,革委会的人都有点灰心了。经过商讨,革委会决定,干脆把检举信和检举材料发给云南省革委会。不久后,这些检举材料寄到了云南省革委会人保组。碰巧的是,人保组的工作人员中,有来自昆明军区保卫部的何凤毓科长。

同在军区工作的何凤毓看到检举材料后,决定这个“王志政”很有可能是王自正。为了慎重起见,他把这些材料转给军区干部部长。干部部长看到材料后,觉得此事重大,并把材料送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雷起云。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雷起云看到材料后,马上带着材料找到谭甫仁。谭甫仁看到材料后,立刻组织军区党委开会,对检举材料作了研究。军区党委决定,先派人到王自正家乡查清楚情况,如果情况属实,再对其进行隔离审查。

军区调查人员一到王自正的家乡,王自正就通过家人收到了风声。为此王自正十分不安,彻夜难眠,为了掩盖罪证,王自正派妻子回乡,和相关人员订立攻守同盟。

然而纸包不住火,人员的调查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大力支持,王自正当年的行为被调查人员记录在册,带回了昆明军区,交给了军区党委。谭甫仁看到调查结果后,当即下令对王自正进行隔离审查。

天网恢恢 王自正真实身份被揭露

王自正在被隔离审查后,承认自己只是参与了杀害武委会主任,但是坚称自己只是个从犯,并未动手开枪。由于该案首犯王某已经被正法,其他参与人员大多不在人世,所以这件案子是没有证据的悬案。就这样,王自正被隔离审问了7个多月,案子仍然没有结果。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虽然在为自己辩解,但是王自正心里明白,虽然无法确认到底是谁亲手枪杀武委会主任。光自己参与还乡团杀害共产党干部这一条,自己已经是反革命。再加上自己隐瞒富农出身,编造出身混入解放军,多罪叠加,自己的下场更是难以预料。

想到这些,王自正一度感到绝望。但是他又不肯反思自己,甘心伏法。为了让自己死得“值”,王自正决定临死前拉几个人陪葬。在日记里,王自正多次把军区党委主要的领导写到名单里。

但是王自正改变了想法,觉得要玩就要玩大的,所以把下手的目标定在军区政委谭甫仁身上,为此他开始酝酿刺杀计划。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内部管理混乱导致凶手能轻易外出作案

作为军区保卫科的干部,王自正对军区房间分布、岗位布置和军区人员活动规律自然是十分熟悉,对此,他做了一个十分详细的犯罪计划。由于当时隔离审查的力度很小,加上当时管理所来的都是新兵,趁着士兵换岗的空隙,王自正在12月17日凌晨就趁着警卫不备遛出了看守所。

王自正先是来到了军区保卫部的保密室,因为王自正曾在这里工作,对这里的枪支存放位置十分熟悉。加上当时保密室没有外锁,只需要密码就能进入。王自正在此工作多年,输入密码对他来说是一件小事。就这样,王自正轻松地拿到了两支手枪,并穿过层层警卫,来到谭甫仁所住的房子。

谭甫仁当时一共配备5个警卫员,一般是前门安排2人,房间里有3人。碰巧的是,当时部队正在进行千里大拉练,谭甫仁的警卫员被抽调了3个人。这在无形中给王自正的犯罪行为减轻了难度。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谭甫仁几乎没有遭遇任何人,径直来到了谭甫仁的卧室前,然后开始敲门。那一晚,谭甫仁没有住在自己的卧室里,是谭甫仁的夫人王里岩起床开的门。

开门之后,王自正发现谭甫仁不在,就用枪指着王里岩问道:“谭甫仁在哪里?”王里岩回答说:“我不知道。”王自正不信,找遍了整个屋子,确实发现谭甫仁不在,恼羞成怒的王自正随即开枪杀害了王里岩。

当时正是凌晨4点多,整个军区大院十分安静。突如其来的枪响,有如惊雷,让军区大院的人都醒了过来。王自正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他也没有心情一间一间地搜谭甫仁了。正当他准备逃走时,睡在隔壁房间的谭甫仁听见枪声,马上起来往外跑。看到跑出房间的谭甫仁,王自正是又惊又喜,马上去追谭甫仁。

各怀鬼胎的警卫员在关键时刻不肯开门

由于承平日久,经历过战场生死的谭甫仁早已经不随身配枪了。眼看着王自正追来,他把求生的希望放在了警卫员身上,但是当他去敲门时,却绝望地发现,自己两个警卫员都房门紧锁。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第一个警卫员之所以不开门,不是他没有醒,而是因为他害怕了。根据事后调查,该警卫员坦白了自己的想法。这个警卫员没上过战场,一听见真枪响就害怕得不行,紧张得连裤子都穿不上。

而另一个警卫员不开门的理由则更为荒唐,因为当时他正和比他大30岁的保姆睡觉。正当两人缠绵时,房门砰砰作响。当时他这种通奸行为是十分严重的行为,所以他因为害怕和保姆的事情被揭露,所以不敢开门。

作为大军区领导人的警卫员,面对危险,这两个警卫员完全失去了军人的基本操守,也失去了军人天生应该具有的勇气。在调查结果出炉后,周总理十分生气,怒斥这两个警卫员为“最差的警卫人员”。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军区内部管理混乱,加上两个不靠谱的警卫员,谭甫仁可谓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被王自正拿枪逼到了角落。王自正看到谭甫仁手无寸铁后,十分平静地扣动了扳机,谭甫仁应声倒地。

王自正在完成刺杀后,按照原定计划要继续刺杀保卫科科长陈汉中,因为不认识陈汉中的家,他找到一位13岁少年问了路。到达陈汉中家之后,王自正发现陈汉中已经出差,扑空的王自正只得返回看守所。

混乱的查案过程

谭甫仁随即被送往医院抢救,周总理为了治好谭甫仁,还急调北京医院的医生飞赴昆明展开抢救。但谭甫仁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一代名将就这样离开人世,享年60岁。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谭甫仁中将是新中国建国以来,被暗杀的最高级别领导人。这件案子立即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周总理在案发后立刻成立了专案小组赴昆明调查。

案发后,昆明军区配合专案组展开了调查。一开始的调查毫无头绪,根本没有破案的思路。当时专案组列出了多个嫌疑人名单,唯独没有王自正的名字。看着声势浩大的调查,王自正一开始也有些担心,但是随着报纸登出谭甫仁离世的消息,王自正在看到报纸后心里还有一些激动,以为自己的行为天衣无缝。

周总理对专案组和昆明军区的办案效率十分不满,下令继续彻查。专案组从现场的弹壳和脚印中,找到了指向王自正的线索。不久后专案组找到了给王自正指路的那个少年,案件的过程到此已经水落石出。可惜的是,王自正在发现案情败露之后,饮弹自尽。

揭露谭甫仁遭枪击事件,遭歹徒王自正枪击,求助警卫员为何不开门

谭甫仁的案子在今天看起来十分地不可思议,王自正当时已经失去了人身自由,按一般的常理来说,王自正想要进行刺杀活动,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但事实是王自正就是走出了看守所,还拿到了武器,闯进警戒森严的军区大院,完成犯罪行为之后,还旁若无人地回到了看守所。

谭甫仁被刺反映了动乱期间,运动冲击对社会秩序的危害。连戒备最森严的军区都可以被歹徒轻松进入,可见当时的社会秩序已经混乱到何种程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