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過方面軍副總指揮,還當過八路軍副師長,蕭克為啥隻是上将?

1955年9月份的時候,為了表彰那些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成立作出重要貢獻的将領們,我軍舉行了曆史上第一次大授銜。這次授銜共産生了一千多名開國将帥,其中蕭克被授予上将軍銜。不少人都認為他的軍銜偏低了,為啥呢?因為蕭克的資曆太牛了。紅軍時期,他當過紅6軍團的軍團長,後來還擔任過紅二方面軍的副總指揮,這個資曆,至少是大将級别的。

當過方面軍副總指揮,還當過八路軍副師長,蕭克為啥隻是上将?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蕭克出任120師的副師長。當時的六位正副師長,55年授銜的時候,除了蕭克,其他5人都是元帥。正是因為紅軍時期和抗戰時期資曆顯赫,是以不少朋友認為蕭克僅授上将有點屈了。那麼,為何會出現這個結果呢?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當過方面軍副總指揮,還當過八路軍副師長,蕭克為啥隻是上将?

第一個原因是紅二、六軍團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蕭克偏聽偏信,說了一些過頭的話。1936年6月2日,紅6軍團來到理化甲窪一帶,和前來迎接的紅四方面軍一部會和,蕭克偏聽偏信,說了一些過頭的話。多年後他在回憶這段往事時這樣寫道:“當六軍團六月二日在理化南之甲窪,與遠道前來迎接我們的部隊見面時,有的老戰友對我說:張國焘與中央決裂了,責任在中央,我盲目地相信了。”

當過方面軍副總指揮,還當過八路軍副師長,蕭克為啥隻是上将?

“我本來對中央根據地的損失和一方面軍在長征中的嚴重消耗與削弱有些不滿,加上片面地聽信了歪曲事實的說法,就把遵義會議前後中央的上司搞混淆了,曾在一些同志面前對中央表示過不滿情緒,這是錯誤的。但當我見到朱總司令時,他誠懇地向我說明了事件發生的經過後,就改變了态度。這是我政治生活中一個最深刻的教訓,書此永志不忘。”

當過方面軍副總指揮,還當過八路軍副師長,蕭克為啥隻是上将?

蕭克當時究竟表達了哪些“不滿情緒”,他自己沒有說,我們也不好瞎猜。6月22日,朱老總趕到玉隆,和蕭克做了深入交談,他這才改變了自己的态度。從6月2日到22日,這中間隔了整整20天。由于蕭克當時是紅6軍團的軍團長,身居高位,他的“不滿情緒”給部隊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後來的授銜。

當過方面軍副總指揮,還當過八路軍副師長,蕭克為啥隻是上将?

第二個原因是抗戰時期和解放戰争時期沒有明顯戰功。先說抗戰時期,雖然同為八路軍副師長,但聶榮臻和徐向前都曾獨當一面,前者開創了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後者參與建立了冀南根據地和山東根據地,而蕭克卻沒有拿得出手的功績。1939年的時候,他曾派去開辟冀熱察根據地,擔任冀熱察挺進軍司令兼政委。在這之前,冀東大暴動由于種種原因遭到失敗,上級對蕭克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開辟冀東新局面。

當過方面軍副總指揮,還當過八路軍副師長,蕭克為啥隻是上将?

蕭克對此躊躇滿志,從延安出發時曾賦詩表明心迹:“建立挺進軍,深入敵心髒。放眼冀熱察,前途不可量。”然而他到冀熱察沒多久,日軍就攻陷了廣州,然後回師華北對付八路軍,此時我軍主力如果繼續挺進冀東,戰線就會被拉長,有被敵人各個擊破的風險。為此總部改變計劃,決定挺進軍主力不到冀東,而是以鞏固平西為主。但蕭克在平西搞了幾年,并沒有顯著戰績,最後被調到晉察冀軍區擔任副司令。

當過方面軍副總指揮,還當過八路軍副師長,蕭克為啥隻是上将?

解放戰争爆發後,蕭克出任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和羅瑞卿搭檔。論規模,晉察冀野戰軍要比西北野戰軍大不少,更比徐帥率領的地方部隊強很多,然而戰績卻遠不如後兩者。不久後,蕭克的職務被楊得志取代,楊上任後就打了一個清風店戰役,全殲了國民黨第3軍,活捉敵軍長羅曆戎。不久後蕭克被調到華北辦學校,直到平津戰役結束後,才出任四野參謀長,成了兵團級幹部。1955年授銜的時候,四大野戰軍的參謀長不是中将就是上将,以此來看的話,蕭克授上将也就順理成章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