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率一個連擊退敵人2個團,多次以少勝多,被授中将後不久就去世
在很多人在獲得人生的成就後,後來過得都會很順利。不過有些人來說就是“世事無常”,就比如下面這位将軍,他的人生就非常意外、突然。因為在他剛被授予少将軍銜後,沒多多長時間,就突發疾病離開了人世。
這位将軍,就是我軍進階将領葉道友。1931年,他加入我黨後,隻是紅軍的一名通訊兵、勤務兵,不過他非常聰明,一直努力提高自己的上司能力,最後成為了紅軍的團長,在紅軍前四次“反圍剿”戰鬥中取得了優秀的戰績。

在川陝革命根據地打響“反三路”圍攻和“反六路”圍攻,雖然當時的形勢是敵衆我寡,但是不利的局面并沒有讓葉道友感到害怕,沉着冷靜,指揮有方,出色地完成了上級安排的任務。
1932年,葉道友率軍在山西岔河和敵人戰鬥,當時他率領了一個連,但面對的敵人卻有2個團。在不利的局面下,發生了神奇的事情,在和敵人展開激戰後,葉道友率領一個連擊退了敵人2個團的多輪進攻,保障了我軍有生力量的安全。
之前的戰鬥如果說是葉道友占據了防守優勢,那接着葉道友就又率一個連打敗了敵人一個營,成功搶占山頭,就能說明能以少勝多,靠的是葉道友優秀的指揮。
葉道友還參加了1938年的台兒莊戰役。1942年,葉道友擔任八路軍的團長,4個日僞軍據點将葉道友包圍起來,形勢非常危險。
在面對兵力和武器都優于八路軍的日軍時,葉道友一點也不慌張,充分利用八路軍的高機動性進行突圍,打破了敵人的包圍,還将4座日僞軍據點盡數摧毀,消滅了300多敵人。
葉道友打仗也喜歡出奇制勝,随後日僞軍出動4個團在淮北九頂山一帶把八路軍的2個營給包圍了。兵力對八路軍來說是彌足珍貴,如果損失2個營,肯定對八路軍造成很大的影響。
關鍵時刻,還是葉道友率一個營前去解圍。他認為,應該“擒賊先擒王”,偵察清楚敵軍的指揮部位置後,他率兵直接打到敵人的“大腦”,指揮系統一亂,敵人的四個團就癱瘓了,兄弟部隊得以順利突圍。
軍人身上的傷疤,就是一枚枚的軍功章。葉道友打了很多次硬仗,一生參加了一百多次的大小戰鬥,全身有七處大傷疤,為其頒發了“二等革命殘疾軍人”榮譽證書。
1955年第一次授銜時,葉道友沒有被授予将軍軍銜,不過他擔任了華東軍區海軍第四艦隊副司令員等重要軍職。1961年第二次授銜時,終于讓葉道友晉升為少将軍銜。
然而不幸的是,1961年年底,葉道友就突發疾病離開了人世。早些時候,許世友和陶勇非常器重葉道友,二人得知葉道友去世的消息後十分傷心,許世友大哭一場,陶勇也三天吃不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