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18歲結婚,後成婦聯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國級,兒子是少将

她18歲結婚,後成婦聯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國級,兒子是少将

她出身于書香門第,官宦世家,父親祖上五代都是秀才出身,她的高祖是晚清重臣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曾任兩廣總督,她很早投入革命運動中,18歲時與31歲的丈夫結婚,夫妻兩人為革命貢獻一生,建國後丈夫官至正國級,她為婦聯工作奉獻餘生,她就是開國元帥葉劍英的夫人曾憲植。

她18歲結婚,後成婦聯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國級,兒子是少将

1910年曾憲植出生于河南雙峰縣荷花鎮,家境富裕并有重視教育的美好傳統,曾憲植幼時成績不錯,13歲時考入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她興趣也十分廣泛,打籃球是一把好手。當時學校的校長是中國革命元老徐特立,在他的指導下學校重視愛國教育思想的培養,曾憲植立志要為國家盡自己的力量,畢業後考入中央軍校的武漢軍校。

她18歲結婚,後成婦聯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國級,兒子是少将

北伐戰争中,她曾擔任葉劍英的文書,後跟随葉劍英參加了廣州起義,随着長時間的接觸兩人相愛了,1928年初兩人走到了一起,結為伉俪,這一年曾憲植18歲,葉劍英31歲,不久她光榮入黨,成為曾國藩兄弟後輩中第一位中共黨員。

她18歲結婚,後成婦聯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國級,兒子是少将

在一次愛國運動中,曾憲植被捕入獄,營救出獄後,組織安排她赴日留學,此時葉劍英在蘇聯留學,夫妻兩人天各一方不能相見,直到1931年回國後兩人才再次相見,但是革命工作的需要,兩人在一起是很難得的事情,葉劍英不久遠赴蘇區工作,而曾憲植另有安排,夫妻再次分離。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他們隻能将對對方的思念埋在心中。

她18歲結婚,後成婦聯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國級,兒子是少将

因為聚少離多,直到1938年,他們第一個孩子也是唯一的一個兒子葉選甯出生,丈夫不在身邊,曾憲植又忙于工作,不久将未滿周歲的兒子送回老家撫養,直到建國後才接回身邊。

建國後曾憲植一直在婦聯工作,最初她擔任全國婦聯名譽主席宋慶齡的秘書,開國大典時,她攙扶宋慶齡登上了天安門城樓,開國大典之時,她就站在周總理的身邊,見證了這一曆史輝煌時刻。

她18歲結婚,後成婦聯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國級,兒子是少将

建國後,葉劍英成為開國十大元帥之一,後一直在中央擔任要職,曆任中央副主席、國防部長、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政治局常委,擔任正國級職務。而曾憲植一直在婦聯工作,為全國婦聯工作奉獻了40個春秋歲月,70年代末擔任全國婦聯副主席,她雖身居高位,但是生活儉樸,一間平矮的小屋一住就是幾十年,默默的為國家貢獻餘生。

她18歲結婚,後成婦聯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國級,兒子是少将

唯一的兒子葉選甯長大後考入北京工業大學,後來配置設定到地方工作,1974年因一次事故,葉選甯的右臂被機器軋斷,周總理親自下令搶救,但限于醫療技術的有限,斷臂雖然接上,但是功能全無。

她18歲結婚,後成婦聯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國級,兒子是少将

葉選甯傷愈後,被安排到僑務事務辦公室工作,80年代調入部隊工作,1988年被授予少将軍銜,葉選甯年輕時便喜好書法,書法造詣很深,右臂殘疾後,他繼續用左臂練字,經過長年累月的聯系,練就一手潇灑橫溢的左手行書,令人佩服,90年代葉選甯曾擔任凱利實業的董事長,退休離職後,一直專注于書法寫作,曾舉辦過書法作品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