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18岁结婚,后成妇联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国级,儿子是少将

她18岁结婚,后成妇联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国级,儿子是少将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父亲祖上五代都是秀才出身,她的高祖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曾任两广总督,她很早投入革命运动中,18岁时与31岁的丈夫结婚,夫妻两人为革命贡献一生,建国后丈夫官至正国级,她为妇联工作奉献余生,她就是开国元帅叶剑英的夫人曾宪植。

她18岁结婚,后成妇联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国级,儿子是少将

1910年曾宪植出生于河南双峰县荷花镇,家境富裕并有重视教育的美好传统,曾宪植幼时成绩不错,13岁时考入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她兴趣也十分广泛,打篮球是一把好手。当时学校的校长是中国革命元老徐特立,在他的指导下学校重视爱国教育思想的培养,曾宪植立志要为国家尽自己的力量,毕业后考入中央军校的武汉军校。

她18岁结婚,后成妇联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国级,儿子是少将

北伐战争中,她曾担任叶剑英的文书,后跟随叶剑英参加了广州起义,随着长时间的接触两人相爱了,1928年初两人走到了一起,结为伉俪,这一年曾宪植18岁,叶剑英31岁,不久她光荣入党,成为曾国藩兄弟后辈中第一位中共党员。

她18岁结婚,后成妇联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国级,儿子是少将

在一次爱国运动中,曾宪植被捕入狱,营救出狱后,组织安排她赴日留学,此时叶剑英在苏联留学,夫妻两人天各一方不能相见,直到1931年回国后两人才再次相见,但是革命工作的需要,两人在一起是很难得的事情,叶剑英不久远赴苏区工作,而曾宪植另有安排,夫妻再次分离。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只能将对对方的思念埋在心中。

她18岁结婚,后成妇联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国级,儿子是少将

因为聚少离多,直到1938年,他们第一个孩子也是唯一的一个儿子叶选宁出生,丈夫不在身边,曾宪植又忙于工作,不久将未满周岁的儿子送回老家抚养,直到建国后才接回身边。

建国后曾宪植一直在妇联工作,最初她担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宋庆龄的秘书,开国大典时,她搀扶宋庆龄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开国大典之时,她就站在周总理的身边,见证了这一历史辉煌时刻。

她18岁结婚,后成妇联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国级,儿子是少将

建国后,叶剑英成为开国十大元帅之一,后一直在中央担任要职,历任中央副主席、国防部长、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政治局常委,担任正国级职务。而曾宪植一直在妇联工作,为全国妇联工作奉献了40个春秋岁月,70年代末担任全国妇联副主席,她虽身居高位,但是生活俭朴,一间平矮的小屋一住就是几十年,默默的为国家贡献余生。

她18岁结婚,后成妇联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国级,儿子是少将

唯一的儿子叶选宁长大后考入北京工业大学,后来分配到地方工作,1974年因一次事故,叶选宁的右臂被机器轧断,周总理亲自下令抢救,但限于医疗技术的有限,断臂虽然接上,但是功能全无。

她18岁结婚,后成妇联副主席,丈夫官至正国级,儿子是少将

叶选宁伤愈后,被安排到侨务事务办公室工作,80年代调入部队工作,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叶选宁年轻时便喜好书法,书法造诣很深,右臂残疾后,他继续用左臂练字,经过长年累月的联系,练就一手潇洒横溢的左手行书,令人佩服,90年代叶选宁曾担任凯利实业的董事长,退休离职后,一直专注于书法写作,曾举办过书法作品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