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樣泛娛樂,為何參展ChinaJoy 2017的AI廠商如此之少?

走遍展館,竟然隻偶遇了幾家AI廠商,鎂客君疑惑了。

昨天,第15屆中國國際數位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2017)正式落幕。本次CJ的主題是“同行十五載,共享泛娛樂”,遊覽各個展館,我們看見了包括動漫、二次元、電競、直播、網際網路影視與音樂、網絡文學、VR/AR等泛娛樂産品。

我們可以發現,從去年開始,硬科技分支之一的“VR/AR”逐漸在CJ上形成一股風潮,成為一個備受廠家、消費者關注的領域。與VR/AR一起,人工智能也是當下備受關注的一個領域,其中的某些産品也屬于“泛娛樂”的範疇。然而,在曆屆CJ上,人工智能廠商總是那麼地難尋。

同樣泛娛樂,為何參展ChinaJoy 2017的AI廠商如此之少?

本次CJ盛會,人工智能廠商寥寥數家

在本次CJ2017期間,鎂客君可以說是跑遍了整個展會。滿眼望去,電競已然成為了此次CJ盛會的主角,不管是騰訊、網易等内容生産商,還是英特爾、AMD等硬體廠商,他們無一不在自己的展台搭建了專門用作選手電競的場所,之間一排排電腦整齊的排列在那兒。

此外,VR/AR、遊戲,直播領域也是相繼“争奇鬥豔”。非常難得的,在探館的時候,鎂客君竟然偶遇了幾家人工智能廠商,而他們的産品也是各不相同。

同樣泛娛樂,為何參展ChinaJoy 2017的AI廠商如此之少?

狗尾草科技(公子小白)

一直以來,公子小白在産品上就一直秉持着“與泛娛樂化跨界融合”的理念。公子小白已經是第二次參展CJ了,帶來的依舊是人工智能3D全息主機holoera琥珀虛顔。其擁有公子小白自主研發的多模态識别與輸出系統、情感計算引擎以及主動互動與推理系統。

同樣泛娛樂,為何參展ChinaJoy 2017的AI廠商如此之少?

高巨創新

不同于公子小白,高巨創新是一家

無人機

廠商,這也是其首次參加CJ盛會。除了常見的産品擺列展示,高巨創新還與零度智控合作帶來了無人機編隊表演,讓其與舞者一起舞動。據現場人員表示,之是以來參加CJ,是因為在其看來,無人機也算是娛樂的一種,尤其是無人機編隊表演,能夠為一些演出現場加分。

金科文化

圍繞大IP《會說話的家族》,利用湯姆貓智能陪護

機器人

、湯姆貓智能體感手表等産品,首次參加CJ的金科文化向觀衆展現了自己在

人工智能

上的布局。此外,金科文化還計劃打造更加多樣形态的物聯網智能家居,建構新型物聯網智能家居生态系統。

此外,我們還在現場挖掘出了展示自家語音識别技術的百度輸入法、訊飛輸入法以及幾家技術廠商,像從事體感技術研發的通甲優博等等。不過,從現場來看,他們的技術更多的是在為VR/AR服務。

同樣泛娛樂,為何參展ChinaJoy 2017的AI廠商如此之少?

同樣是泛娛樂化,為什麼人工智能廠商這麼少?

走遍整個場館竟然隻遇到了這幾個明面上能夠與人工智能搭上邊的廠商,對此,鎂客君不禁疑惑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一些人工智能産品應該也能歸屬于“泛娛樂”的範疇,為何來CJ參展的廠商卻這麼少?

對于AI+泛娛樂,大多人還沒有這個認知:對于為什麼人工智能廠商很少出現在CJ上,從事消費級水下機器人(又稱水下無人機)研發的博雅工道相關負責人表示,以無人機為例,可能大部分人的認知還是覺得無人機這種産品會在消費電子展上,是以可能參加CJ的比較少。

娛樂機器人、消費級無人機亦或是微軟小冰這類聊天機器人,從某種層面上來講,它們都是具備娛樂性的人工智能産品。比如鎂客君,無聊或是空閑的時候就會去逗一逗小冰,對于鎂客君而言,小冰就是一個能夠抒發内心情感的“夥伴”。此外,再比如一些家庭陪護機器人,除了看護,其存在的最大意義在于通過語音、肢體的互動,達到一種“陪伴”的目的。

從本質上講,這些人工智能産品都呈現出了“泛娛樂”的性質,不過,這似乎被人們給忽略了。縱使這些産品定位于消費者市場,相對于叫它“娛樂性産品”,人們更願意将它歸納于消費電子産品。

人工智能+泛娛樂還需更多的探索:以VR/AR為例,我們可以看見,其之是以能夠在CJ上大放異彩,根本原因在于其與遊戲産業的完美結合,而這與展會目的和呈現形式有了一部分的重合。

至于人工智能,其目前更多的産品的打造隻是為了成為一種工具,并沒有對“娛樂”多加關注。以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

智能手機

為例,雖然智能手機是一種娛樂産品,但在

智能家居

場景中,智能手機并沒有展現出“娛樂”性質,僅僅隻是一個工具。CJ的目的是展現全球數字娛樂産業的發展趨勢,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工智能的某些産品已經具備了娛樂性,不過還需要更多的創新,以更快的進入人們的生活,形成一種發展趨勢。

同樣泛娛樂,為何參展ChinaJoy 2017的AI廠商如此之少?

結語

縱覽曆屆CJ,人工智能的産品幾乎可以說是“0”了。不過,從第15屆的情況來看,雖然明面上的人工智能廠商還是不多,但是在暗地裡,它已經遍布場館,從硬體的研發、組裝到内容的開發,其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人工智能影子的存在。

與此同時,盡管目前數量還是不多,但是CJ已經陸陸續續出現一些人工智能廠商。在接下來的幾屆中,這個數值或許也會繼續增長。

原文釋出時間:2017-07-31 19:19

本文作者:韓璐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