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津湖》電影與現實的反差,第九兵團的恥辱,師長畏敵被撤職

新上映的《長津湖》電影,讓人們切實感受到了志願軍第九兵團戰士們的英勇,在極度嚴寒和缺少食物的情況下,第九兵團的戰士消滅了北極熊團,取得輝煌的戰績,打出了志願軍的軍威。

《長津湖》電影與現實的反差,第九兵團的恥辱,師長畏敵被撤職

然而與電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現實中,第九兵團雖然取得了輝煌戰績,卻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甚至是有一個師被敵人打得損失慘重,師長、政委戰後被撤職,連部隊番号都撤銷了。

這個損失慘重的師是第九兵團第26軍第88師,師長是老紅軍出身的吳大林,政委是龔傑,在英勇的第九兵團之中,為什麼會有如此慘敗的師長呢?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吳大林是四川南部縣人,1932年2月成為紅軍戰士,在紅軍隊伍裡擔任過排長、連長、營長等職,最高擔任過團級的大隊長,按理說吳大林是從基層一步步升起來的指揮員,水準是經得起考驗的。

《長津湖》電影與現實的反差,第九兵團的恥辱,師長畏敵被撤職

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吳大林被任命為營教導員,擔任過新四軍的團長,後來在解放戰争中,1949年2月,被任命為第30軍第88師師長,參加過渡江戰役,用身經百戰來形容吳大林也不為過。

像這樣能打的老将,抗美援朝自然是少不了他的,抗美援朝打響之後,第88師被改編入第26軍,根據指令,志願軍第26軍第88師于11月入朝,該屬于後衛師,是第九兵團之中最後一批入朝的隊伍。

根據預定計劃,第九兵團以主力20軍、27軍,共計8個師投入長津湖戰役,第26軍留作為預備隊,經過多日的厮殺之後,志願軍第20軍和第27軍基本上喪失了進攻的能力,随即26軍被調往一線。

《長津湖》電影與現實的反差,第九兵團的恥辱,師長畏敵被撤職

當時吳大林的第88師距離指定的攻擊位置有70公裡餘,指令要求一天内抵達,在冰天雪地之中這樣的任務是無法完成的,于是第88師向上級請求寬限一天,上級同意了,時間從12月3日改成了12月4日淩晨。

然而吳大林在接到指令之後,沒有立即出發,一直到3日下午15時才率領兩個主力團南下,參謀長率領一個團和師部在後面跟進,在大雪中急行軍部隊損失很大,加上天上還有美軍的飛機轟炸。

先頭部隊抵達指定地點的時候,敵人的先頭部隊已經過去了,敵人的後續部隊正在通過,88師的指揮員卻判斷敵人已逃,随即下令撤退,沒想到在撤退途中遭到美軍的追擊,2個主力團傷亡殆盡。

《長津湖》電影與現實的反差,第九兵團的恥辱,師長畏敵被撤職

後續部隊雖然追了上來,但由于急行軍戰鬥力幾乎喪失,整個第88師在雪地亂撞,慘遭美軍的絞殺,僅剩下小部分人順利撤退,戰後第88師師長吳大林和政委龔傑被撤職,原因是“消極畏戰”。

此外還有大批團、營級幹部被撤職,1951年2月,第88師番号和建制被撤銷,剩餘的人員被改編到了第26軍特務團,雖然當時存在嚴寒這樣的客觀環境,但指揮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長津湖》電影與現實的反差,第九兵團的恥辱,師長畏敵被撤職

被撤職後的吳大林一直到1956年5月才被重新任命,擔任第50軍148師第一副師長兼參謀長,是以錯過了1955年的大授銜,1960年8月,吳大林離職,于1991年3月病逝,享年80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