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长津湖》电影与现实的反差,第九兵团的耻辱,师长畏敌被撤职

新上映的《长津湖》电影,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志愿军第九兵团战士们的英勇,在极度严寒和缺少食物的情况下,第九兵团的战士消灭了北极熊团,取得辉煌的战绩,打出了志愿军的军威。

《长津湖》电影与现实的反差,第九兵团的耻辱,师长畏敌被撤职

然而与电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现实中,第九兵团虽然取得了辉煌战绩,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甚至是有一个师被敌人打得损失惨重,师长、政委战后被撤职,连部队番号都撤销了。

这个损失惨重的师是第九兵团第26军第88师,师长是老红军出身的吴大林,政委是龚杰,在英勇的第九兵团之中,为什么会有如此惨败的师长呢?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吴大林是四川南部县人,1932年2月成为红军战士,在红军队伍里担任过排长、连长、营长等职,最高担任过团级的大队长,按理说吴大林是从基层一步步升起来的指挥员,水平是经得起考验的。

《长津湖》电影与现实的反差,第九兵团的耻辱,师长畏敌被撤职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吴大林被任命为营教导员,担任过新四军的团长,后来在解放战争中,1949年2月,被任命为第30军第88师师长,参加过渡江战役,用身经百战来形容吴大林也不为过。

像这样能打的老将,抗美援朝自然是少不了他的,抗美援朝打响之后,第88师被改编入第26军,根据命令,志愿军第26军第88师于11月入朝,该属于后卫师,是第九兵团之中最后一批入朝的队伍。

根据预定计划,第九兵团以主力20军、27军,共计8个师投入长津湖战役,第26军留作为预备队,经过多日的厮杀之后,志愿军第20军和第27军基本上丧失了进攻的能力,随即26军被调往一线。

《长津湖》电影与现实的反差,第九兵团的耻辱,师长畏敌被撤职

当时吴大林的第88师距离指定的攻击位置有70公里余,命令要求一天内抵达,在冰天雪地之中这样的任务是无法完成的,于是第88师向上级请求宽限一天,上级同意了,时间从12月3日改成了12月4日凌晨。

然而吴大林在接到命令之后,没有立即出发,一直到3日下午15时才率领两个主力团南下,参谋长率领一个团和师部在后面跟进,在大雪中急行军部队损失很大,加上天上还有美军的飞机轰炸。

先头部队抵达指定地点的时候,敌人的先头部队已经过去了,敌人的后续部队正在通过,88师的指挥员却判断敌人已逃,随即下令撤退,没想到在撤退途中遭到美军的追击,2个主力团伤亡殆尽。

《长津湖》电影与现实的反差,第九兵团的耻辱,师长畏敌被撤职

后续部队虽然追了上来,但由于急行军战斗力几乎丧失,整个第88师在雪地乱撞,惨遭美军的绞杀,仅剩下小部分人顺利撤退,战后第88师师长吴大林和政委龚杰被撤职,原因是“消极畏战”。

此外还有大批团、营级干部被撤职,1951年2月,第88师番号和建制被撤销,剩余的人员被改编到了第26军特务团,虽然当时存在严寒这样的客观环境,但指挥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长津湖》电影与现实的反差,第九兵团的耻辱,师长畏敌被撤职

被撤职后的吴大林一直到1956年5月才被重新任命,担任第50军148师第一副师长兼参谋长,因此错过了1955年的大授衔,1960年8月,吴大林离职,于1991年3月病逝,享年80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