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人常說:“甯娶孀婦,不娶生妻”,你見到過“生妻”嗎?

馬克思曾經說過:“人民群衆是社會曆史文化的創造者。”而中國有5000年的文明發展史,在這漫長的歲月裡面廣大人民群衆總結了很多十分有用,并且簡單有效的生活經驗。就比如說“甯娶孀婦,不娶生妻。”那麼生妻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解釋一下,究竟什麼是生妻。

老人常說:“甯娶孀婦,不娶生妻”,你見到過“生妻”嗎?

我們一般将這種采用口耳相傳的方式,傳遞給了我們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經驗,統稱為“俗語”或者說是“諺語”。就比如說我們日常生活中所經常說到的:“吃虧是福”,“甯願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這就是在向我們傳遞一種為人處世的态度。

在古代婚喪嫁娶都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古代社會廣大的男同胞們,結婚肯定希望女同志是一個妙齡少女,一個黃花大閨女。也有人出于,一些别的因素可能,會娶一個結過婚的女性,或者說一些年齡比較大的剩女。尤其是古代社會,實行一夫多妻制。

老人常說:“甯娶孀婦,不娶生妻”,你見到過“生妻”嗎?

古代社會上有權有勢的男人,一生之中往往會與很多女性成婚。但是,很多人甯願去娶寡婦,也不願意去取生妻,這是究竟為什麼呢?生妻最開始的意思,是指年輕的妻子。後來,在漢武帝時期,有一位名将李陵,他在攻打西域的時候,由于寡不敵衆,于是佯裝投降了。

這位李陵,他的知名度可能不是太高,但是提到他的祖父,飛将軍李廣,我想大家都耳熟能詳。當時李陵投降之後,漢武帝十分的生氣,于是便下令,将李陵的家人們囚禁起來。遠在西域的李陵,收到這個消息之後,十分的傷心。因為他并不打算投降,隻是佯裝投降,而後再伺機逃跑。

老人常說:“甯娶孀婦,不娶生妻”,你見到過“生妻”嗎?

正所謂“伴君如伴虎。”李陵知道自己的家人被囚禁之後,猜測到以皇帝生性多疑的性格,即便自己逃回去了,也沒有什麼好下場。于是便索性真的投降到了匈奴,後來漢武帝,派将領公孫敖,到匈奴境内,想把他接回來,但是公孫敖卻沒有接到人。

原因是因為他發現,李陵正在替匈奴人訓練軍隊,已經徹底的投降了匈奴。這個消息讓漢武帝龍顔大怒,于是下令,将李陵滿門抄斬。後來漢武帝,有些後悔将李陵家滿門抄斬。于是就派人給李陵送去一封書信,表達自己的悔意,同時希望李陵能夠回來。

老人常說:“甯娶孀婦,不娶生妻”,你見到過“生妻”嗎?

李陵也回了一封信,内容大緻是這樣的:“我年少的時候,就奉命攻打匈奴,由于國家的需要,我常年沒有回家,等到我打完仗回家的時候,已經生出了滿頭的白發,早已經失去了自己的青春。而家中的老母親,直到臨死的時候,也沒有等到我回家。我的妻子,也因為我久久不歸,而選擇了改嫁。”

“這在天底下都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情,從來沒有聽過丈夫還在,而妻子改嫁的事情,這讓我有什麼面目回去呢?”在這封信裡面,李陵把自己的妻子稱作生妻。也正是從此開始,生妻的含義,發生了改變不再是單子年輕的妻子,而是泛指丈夫沒有死,卻守寡并且後來又改嫁的的女性。

老人常說:“甯娶孀婦,不娶生妻”,你見到過“生妻”嗎?

後來凡是被丈夫休妻的女性,統稱為生妻。為什麼在古代,人們不願意娶這種女子呢?因為古代凡是休妻,必須要滿足七個條件,才可以寫休書。

第一:是不孝順父母;第二:是生不出孩子;第三:是與他人偷情;第四:是心胸狹窄,嫉妒他人;第五:有十分嚴重的疾病;第六:說話不着調,經常得罪人;第七:偷竊别人的财物。

老人常說:“甯娶孀婦,不娶生妻”,你見到過“生妻”嗎?

試想一下,一個女子滿足了以上七個條件中的任意一條,恐怕都沒有人願意娶她了吧。在我國以孝治國的社會裡,不孝順父母是被是會被很多人責罵的。而在古代,不能生育孩子,也會被旁人看不起。荒淫無度,更是讓很多男人難以接受。不會說話,經常得罪人,又會給家庭,招來很多麻煩,同時還不利于夫妻關系的和諧。

盜竊更不用說了,是本人的人品有問題。是以,在古代一旦一個女子被休了,便很難再嫁出去。這也是老人們常說“甯娶孀婦。不娶生妻”的原因。尤其是受到宋朝程朱理學的影響,宋朝以後人們對女性的要求更加的嚴格,“三綱五常”成為标配。

老人常說:“甯娶孀婦,不娶生妻”,你見到過“生妻”嗎?

結語:

宋朝以後更加強調婦女的貞潔,女性改嫁越來越困難,即使是丈夫不在人世的寡婦,也被要求強制守寡。并且政府也十分的嘉獎守節的行為,會為這些女性樹立貞節牌坊,他家人們也會受到優待。但是這也剝奪了很多女性追求幸福的權利,是對女性的壓迫與歧視,是罔顧人權的行為,是以我們現代社會不應當提倡這種行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