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皮有功少晉中,特批他為開國中将,死後15年為何被移出八寶山

開國将軍裡面,皮定均中将非常特别,他原本評定的是少将,在授銜前夕特别指出“皮有功,少晉中”,能成為開國将軍的個個都是戰功赫赫,為何偏偏皮定均特批晉升一級成中将呢?

皮有功少晉中,特批他為開國中将,死後15年為何被移出八寶山

這隻能說明皮定均的功勞不一般,那麼他究竟立下了什麼非常之功呢?在解放戰争期間,1946年6月初,蔣某人不顧全國人人向往和平的願望,發動了全面内戰,槍口對準了我軍的中原軍區。

當時中原軍區僅有6萬餘人的兵力,國民黨出動了約22萬人,以湖北大悟的宣化店為中心,對中原軍區形成了一個大包圍,40萬軍民被國民黨重兵包圍在一個方圓不足百裡的狹長地帶。

形勢可以說是萬分危急,為保全主力不被消滅,不得已之下中原軍區采用了“丢車保帥”壯士斷腕的政策,在兵法中這是制勝的常用之策,是一種戰略性的放棄,目的是保全全局。

即皮定均率領部下全部人馬,當時皮定均是中原軍區第1旅旅長,所部7000餘人,他率部掩護主力向西突圍,待主力撤退之後他再率部佯裝成主力東進,以牽制迷惑敵人的追兵,為主力跳出敵人包圍圈争取時間。

這種政策說起來容易,可是執行起來就太難了,所謂“丢車保帥”,“車”通常是要舍棄的,也就是說皮定均所率領的第1旅,很大可能會被敵人追上吃掉,畢竟敵人有22萬之衆,且武器優良。

皮有功少晉中,特批他為開國中将,死後15年為何被移出八寶山

在大家看來這無異于自殺,戰友們都佩服皮定均的勇氣,也為即将犧牲的皮定均感到惋惜,與他不舍的話别,不料皮定均卻信心滿滿,自信能拖住敵人“功成身退”,這可不是盲目的樂觀!

皮定均先是率部就地展開阻擊,與10萬敵軍接上了火,激戰三天三夜,在第三天的夜裡天降暴雨,皮定均利用暴雨發起了一起反沖鋒,打得敵人不敢動彈,随即抽身撤退,在雨夜狂奔。

不過要想從22萬敵人眼皮下撤退談何容易,皮定均率部轉戰鄂豫皖三省,曆時24天,期間發生大小戰鬥23次,基本上是每天都有一仗,行程達1000多公裡,也就說要邊打仗邊行軍。

這些都是在沒有後援沒有補給的情況下進行,結果皮定均奇迹般地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7000餘人除了陣亡、失散、掉隊損失的2000多人外,5000餘人勝利回歸蘇皖解放區,這樣的戰功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建國後皮定均先後擔任蘭州軍區、福州軍區司令等職,不幸的是在1976年,他擔任福州司令期間,7月7日這天指揮軍事演習時,他乘坐的直升機在前往東山島演習現場時,飛機不幸墜毀在漳浦縣竈山上。

皮有功少晉中,特批他為開國中将,死後15年為何被移出八寶山

皮定均遇難,享年62歲,去世後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八寶山,不過令人沒想到的是,15年後,他的妻子做主,尊重豫西人民的請求,同意把皮定均的骨灰移出八寶山,一部分葬在登封烈士陵園,一部分安葬在當年飛機墜毀的地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