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系車隻能買菜?其實人家玩起性能來,真沒德系車什麼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日系車開始成為了買菜車的代名詞,甚至很多人将日系車成為“老頭樂”,很多人潛意識裡就覺得,要說性能,還得看德系車、美系車,日系車還算省油,但是性能兩字跟日系車無關。還有人覺得,日系車根本沒什麼技術,搭載的技術,說好聽了成熟穩定,說難聽點就是落後的技術,網絡上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大有人在。

日系車隻能買菜?其實人家玩起性能來,真沒德系車什麼事!

其實原因很簡單,很多年輕人喜歡看零百加速成績,來對一些車論資排輩。但是事實上,日系車不是造不出高性能發動機,90年代的日系超級跑車不可一世,日産Skyline GTR、豐田supra、馬自達RX-7、三菱3000GT也曾經橫掃各大賽場,即使到現在,日系車也能造出高性能的發動機,隻不過由于技術路線的不同,日系車更多的偏向了燃油經濟性。

本田:虐的法拉利沒脾氣,逼F1修改規則

先說被譽為買發動機送車的本田,本田曾經的紅頭機很多人都知道,本田造性能車的時候,的确是把一衆歐洲車企都幹趴下了。提高本田的性能車,就有兩輛車不得不提,本田NSX和思域TYPE-R。

1990年本田推出了頂級跑車——大名鼎鼎的NSX,搭載了3.0L V6 DOHC自然吸氣VTEC發動機,最大功率274馬力,峰值扭矩280牛米。在這裡不得不提一句,受限于當年日本汽車市場發動機最大功率不超過280馬力的"君子協定",很多當時的日系性能車,都要對動力進行壓制,但是這些車型解除封印之後的性能驚人。

日系車隻能買菜?其實人家玩起性能來,真沒德系車什麼事!
日系車隻能買菜?其實人家玩起性能來,真沒德系車什麼事!

NSX是世界上第一輛采用全鋁車身的量産跑車,對标法拉利,但是在紐北的最快圈數把法拉利虐的沒脾氣,法拉利328難以跟它并肩,法拉利348GTB也攆不上它,直到10年之後的法拉利360才趕上了初代NSX的圈速。再考慮到售價,NSX的成本效益更是把法拉利爆的渣都不剩。

思域TYPE-R是網友比較熟悉的一款車了,以7分50秒的成績,從保時捷911Turbo手中奪得了“紐北最速前驅王”的稱号,随後,新一代的思域Type-R以7分43.8秒的速度在此征服紐北賽道。第二代思域Type-R被BBC 《Top Gear》節目組評為了2003年最優秀運動車型。

日系車隻能買菜?其實人家玩起性能來,真沒德系車什麼事!

在F1賽場,本田更是呼風喚雨,堪稱BUG一樣的存在,RA167E引擎一台1.5L的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那個年代就能爆發出1050匹的動力,作為發動機供應商先後幫助威廉姆斯車隊和邁凱輪車隊取得了F1冠軍,包括8個車隊及車手年度總冠軍,讓威廉姆斯以61分的碾壓性優勢獲得車隊年度冠軍,讓F1不得不修改規則,徹底封殺了高增壓引擎。

日産:東瀛戰神橫掃賽場,逼得歐洲車企修改條例

在超級跑車界一直存在一個傳說“沒有GTR跑不赢的超跑”。

這款大名鼎鼎的東瀛戰神,曾經橫掃賽場難尋對手,1989年,第三代的GT-R橫空出世,它搭載的就是大名鼎鼎的RB26DETT發動機,2.6升雙渦輪渦輪增壓發動機,雖然受限于當時日本的法規,馬力被限制在了280匹,但是這款發動機的改裝潛力非常恐怖,在1990年澳門東望洋大賽上,GT-R輕松奪魁,領先第二名10秒,在歐洲的Group A賽事上将寶馬M3、保時捷Carrera RS按在地上摩擦,在德國紐博格林北賽道創下了8分22秒38單圈圈速,在JTCC賽事中,Skyline GT-R曾創下出戰29場,勇奪29場冠軍的神話。

日系車隻能買菜?其實人家玩起性能來,真沒德系車什麼事!
日系車隻能買菜?其實人家玩起性能來,真沒德系車什麼事!

當時的歐洲車企為了擊敗這款車,引入了更高組别的DTM賽車,因為GTR重量不達标,要求GT-R加重140千克,但是仍然讓GTR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績,随後,幹脆在1994年取消了A組賽事。

豐田:2JZ-GTE發動機造就“直線之王”

相比日産和本田,豐田汽車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更像一個純粹制造買菜車的品牌,豐田汽車在賽場上的榮譽也遠遠不如本田和日産那麼輝煌,但是這不代表着豐田沒有技術,或者說豐田沒有技術造出一台高性能發動機。全球銷量第一的車企,肯定不是泛泛之輩,隻是豐田在動力性、燃油經濟性等方面做了權衡。

日系車隻能買菜?其實人家玩起性能來,真沒德系車什麼事!

1992年,日本四大國寶級跑車齊聚,包括了自然吸氣之王——本田NSX、公路戰神——日産GT-R、轉子王子——馬自達RX-7,另外就是直線之王——豐田SUPRA。第四代的Supra搭載這台強勁的2JZ-GTE雙渦輪增壓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沒有日産的發動機那麼鼎鼎大名,但是實際上也是個狠角色。在政策的限制下,最大功率僅為280馬力,最大扭矩435牛·米,但是改裝潛力極大,稍微改裝一下就能達到700馬力,甚至1000馬力。

雖然沒有像戰神GTR一樣橫掃歐洲超跑,但是它的直線加速能力極強,被稱為直線之王,零百加速輕松跑進5秒,甚至4秒以内。

日系車隻能買菜?其實人家玩起性能來,真沒德系車什麼事!

即使到現在,豐田也有一些高性能的發動機,比如搭載三缸1.6T發動機的 YARiS GR最大馬力272,扭矩370牛米,輕松打敗奧迪S3、奔馳A35AMG等四缸小鋼炮。沒有技術能造出這樣的引擎?

雷克薩斯的LFA,4.8升V10發動機最大功率提升至420千瓦,0-100公裡/小時加速時間為3.7秒,極速為325公裡/小時,性能表現也極其優秀。

日系車隻能買菜?其實人家玩起性能來,真沒德系車什麼事!

那麼為什麼在90年代,橫掃全球的日系車,在随後30年的發展中,在高性能發動機方面,卻後繼乏力,沒有德系那麼強了呢?讓我們産生了日系車造不出高性能發動機的印象了呢?

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政府極其嚴苛的油耗限值和馬力限制,從以上可以看到,日系多款高性能發動機受限于政策,隻能把發動機馬力封印在280匹以下,這也直接導緻日産GTR的沒落。日本政府推出這項政策,也是因為日本本土資源匮乏。

另一方面,日系車在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在發展路線上有了轉變,在越來越嚴苛的排放政策下,車企不得不作出取舍,日系車主攻高熱效率和混動技術,德系車專注于開發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是以日系車的高性能發動機項目紛紛下馬。

說了這麼多,隻希望告訴大家,對任何車系都不要有刻闆印象,也别覺得性能就是一切。零百加速重要嗎?重要,因為動力就像鈔票,可以用不到,但是不能沒有。但是網絡上很多人唯參數論,唯零百加速論,實在是太過幼稚。一方面,如今的主流家用車性能其實都能滿足日常使用了。

日系車隻能買菜?其實人家玩起性能來,真沒德系車什麼事!

而除了零百加速以外,動力的響應性有時候比加速成績更重要,這就像在急需用錢的時候,你有多少錢能夠一下子掏出來。另外,動力的平順性也很重要,很多雙離合車型雖然加速快,但是存在輕踩不走重踩竄的情況。另外,燃油經濟性、故障率、保養維修的成本,都應該納入到考慮範圍之内。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日系車動力看似很肉,卻很多人買單的原因,因為看車的人和買車的人,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樣。還是那句話,判斷一款車動力夠不夠,适不适合你,親自去試駕,有時候,數字也會騙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