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養仨兒子沒有家”,這句俗話是真的嗎?過來人:深感無奈

作者:糖果媽媽

本文由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一提到養兒子和養女兒時,會想到養兒防老這句話,那些正在拼兒子的夫妻也有這個原因存在。在某些家庭中,兒子養父母的能力确實比女兒更強一些,因為他們大多數不會離父母太遠,更有話語權,确實存在一定優勢。

可老話講,養仨兒子沒有家,難道三個兒子的家庭,養兒防老效果就大三倍嗎?為什麼老人養了多個兒子後,卻變得沒有家呢?外人或許不了解,怪的人對此深有感觸。

“養仨兒子沒有家”,這句俗話是真的嗎?過來人:深感無奈

老人有三個兒子,晚年卻無處可去

小區鄰居劉大爺家有3個兒子,按理說在他們那個年代,3個兒子是讓外人羨慕不已的。可鄰居卻時常替他擔心老了以後的生活。

早些年劉大爺的生活确實比較幸福,兒子們畢業之後出去工作,他也不用再操心了。可步入晚年後的事情一件一件接踵而來,讓他措手不及。

外人都以為劉大爺和老伴兒有3個兒子養着他們一定特别輕松,吃穿不愁,實際上他為三個兒子操的心也是3倍。

“養仨兒子沒有家”,這句俗話是真的嗎?過來人:深感無奈

因為兒子們做生意不理想,後期的錢自己還不上,都來找劉大爺幫忙。最後他不得不賣了自己的房子替兒子們還債,落得無家可歸。

為什麼說養仨兒子沒有家,不僅與花錢多少有關

一母可養七兒,七兒難養一母。其實無論兒女多少,家庭中都可能存在一個現象,老人用半輩子将家中多個孩子養大,等到年紀大了之後,多個孩子卻養不了父母。之是以說養仨兒子沒有家,是以下幾個原因。

1.老人需要被照顧時,在兒子家輪流住,沒有歸屬感

大家身邊是否有這樣的老人?他每年在幾個孩子家中輪流住着,例如3個孩子就一家住4個月。

“養仨兒子沒有家”,這句俗話是真的嗎?過來人:深感無奈

看似一直被兒子照顧,也吃喝不愁,其實老人心中特别沒有歸屬感,就像是在流浪一樣。如果隻有一個兒子,他或許隻在一個地方,最起碼不用來回折騰。

2.兄弟之間的争搶和恩怨,波及到父母

孩子多了,就會出現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财産、房車等該怎樣分割?有些兒女們長大之後,不像小時候一樣繼續争奪父母的愛,而是更看重實際問題,父母将錢财給誰更多一些。

“養仨兒子沒有家”,這句俗話是真的嗎?過來人:深感無奈

如果幾個兒子要盡到相同的責任,父母卻存在偏心情況,那麼那麼兄弟之間也會産生一些嫌隙,殃及他們照顧父母時的情緒。

3.有人分擔責任,就避免不了出現推脫情況

一個和尚挑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這和三個兒子養父母有相似的道理。若老兩口隻有一個兒子,那麼責任幾乎全部在他的身上,他沒辦法逃脫,也無法推脫給别人,父母養了他這麼多年,也是該報答了。

“養仨兒子沒有家”,這句俗話是真的嗎?過來人:深感無奈

但有3個兒子之後,他們就會互相推脫責任,憑什麼讓我養不讓他養,為什麼我養的多他養得少?比來比去誰都不願意多出一點練習,多花一些錢。

父母在他們眼中顯然成了燙手山芋,到最後,父母也不敢輕易說出自己想在誰家住,或需要誰的照顧。兄弟們鬧掰,可能就都不來看我父母了,最後老人口也變得沒有家了。

“養仨兒子沒有家”,這句俗話是真的嗎?過來人:深感無奈

從前講究羊羔跪乳,烏鴉反哺,現在的人會說,你陪我慢慢長大,我陪你慢慢變老。無論家中有兒子還是女兒,有幾個孩子,兒女給父母養老也是要盡的責任和義務。

養仨兒子沒有家不是絕對的情況,隻要兄弟姐妹之間做到互相幫助,共同努力去照顧父母,老人在平時公平對待兒女們,相信家庭都會很幸福。

糖媽心裡話:

如今二胎,三胎政策已經放開了,多年之後還會出現一個家庭裡面有多個孩子的情況,不要再讓這種養三個兒子沒有家的情況繼續上演了。

【今日話題】大家身邊有3個兒子的家庭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