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姐是馬姐烤肉店的老闆!
年齡雖然并不大,才40來歲,但一身江湖氣,是以大家都喊她“馬姐”,後來自己開了家燒烤店,起名叫“馬姐燒烤”。
就是這樣一位40來歲的燒烤店老闆,5年内發生了2次腦梗偏癱。
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第二次腦梗的馬姐,現在沒出院,這次主要影響的是運動系統,左側肢體無法動彈,但說話還算比較清楚。

我和她是多年的朋友了,有次開玩笑,我問她:咋又腦梗了?
馬姐說:哎,貪吃呗,上次好了後,不聽你的話,後來又管不住嘴了,這不二進宮了。這次回去,可得按照你說的辦了,再也不能貪吃了。
一、馬姐的病史
10年前,馬姐的父親突發心肌梗死,我搶救的。
後來馬姐就和我們認識了,馬姐後來邀請我們去她的烤肉店吃燒烤,我看他很胖,而且吃的東西特别油,就好意提醒了一句,别吃這麼多肉,别吃太油太鹹。本身就胖,還吃得這麼不健康,加之父親又得過心肌梗死,這些都是高危因素。
馬姐聽完,隻是嘻嘻哈哈,根本沒當回事。
5年前,馬姐突然偏癱失語,半身不遂了,送到醫院确診腦梗死,同時還發現了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也就是說馬姐平時就是一個典型的三高,但馬姐從來沒有發現自己是三高。
經過積極搶救,14天住院,就算恢複的不錯,也沒有明顯的後遺症,出院的時候再三囑咐健康飲食、控制三高、按時服藥、定期複查。
好了傷疤忘了疼,是所有人的通病,是以勾踐不得不卧薪嘗膽,用每天的苦來告誡和提醒自己。後來馬姐就覺得沒事了,雖然能吃着藥,但也不願意監測三高,不願意定期複查。
更主要的是,馬姐恢複了自己的飲食習慣。
二、馬姐的飲食
1、喜歡的食物
馬姐從小愛吃愛喝,是以後來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燒烤店,一方面是熱鬧,更主要是自己吃着友善。
馬姐吃肉各種燒烤,除了愛吃烤肉,各種内髒下水也喜歡,一邊吃肉,一邊喝着碳酸飲料+酒,很是豪爽。經常還去招呼客人,陪上幾杯。
除了愛吃肉愛喝酒,主食就是面條,每次買的面條裡面有菜,馬姐從來都不吃。
因為就愛吃肉,就愛吃面,不愛吃别的。
2、不喜歡的食物
馬姐,不知道是因為飲食習慣的問題,還是從小就在外面闖蕩的原因,她就是喜歡上面這些食物。
而對于我們所說的健康飲食,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及《中國心血管疾病生活方式預防指南》的飲食建議,從來都不感興趣。
那麼這兩個指南,對于我們的飲食建議有哪些呢?
A、指南并沒有說不能吃肉,不能吃油,不能吃鹽;隻是說肥肉、内髒、加工肉等要嚴格限制,不能總吃。豬牛羊等瘦肉也要限制,可以以魚肉、蝦肉、雞肉等為主。
(可是馬姐恰恰相反,就是愛吃各種紅肉、肥肉、内髒,很少吃魚蝦類。)
B、指南建議我們每周最少吃2-3次魚肉,每天可以吃50-70g的白肉;紅肉盡量不要腌制、熏制、加工肉。
(馬姐吃的肉,遠遠超量,而且是以燒烤為主。)
C、指南建議我們吃點全谷物食物,也就是除了饅頭、米飯、面條這些精細糧。平時應該加一點粗糧雜糧,粗糧雜糧要占到飲食的1/3-1/2。
(馬姐主食就吃面,從來不吃粗糧雜糧。)
4、天天有蔬菜、頓頓有蔬菜,天天有水果。蔬菜每人每天6兩-1斤,水果每天每人4-6兩。
(馬姐從來不吃水果蔬菜。)
5、可以每天補充300g奶,一把堅果,一個雞蛋(1周6顆)。
(馬姐也從來不吃這些食物。)
6、每天12種食物,每周25種食物比較科學,營養全面。
(馬姐就是肉+面。)
也就是說,馬姐不喜歡的這些食物,其實都是相對健康的食物。
3、嫌棄醫生的飯菜沒有食欲
馬姐從我的朋友圈看到我曬的飯菜,經常會留言:
這飯菜,看着都不想吃!
連個肉都沒有,咋吃啊!
你炒菜是不是不放油鹽呀?
你這也太清淡了吧?
......
各種瞧不起我做的飯菜,各種“鄙視”。
我做飯的時候,并不是故意遵照什麼《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不是特意少放油鹽的。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就養成了低鹽飲食的習慣,也盡量少放油。除了紅燒肉和燒排骨等等紅燒的方法,會放醬油提色,炒其它菜,從來不會使用醬油。
我會煮菜、蒸菜、涼拌菜,但最主要也是炒菜為主,我養成的習慣就是少放一點油,隻要不粘鍋就行;少放一點鹽,每次一盤菜用那種3g的小鹽勺就放2/3。這些炒菜習慣,就導緻了我做的菜,大部分時候,看起來确實太素、太淡。甚至對于一些人來說,這種清淡飲食勾不起他們的食欲。
可是馬姐憑什麼說呢?
馬姐多年的三高,還得過一次腦梗死,更應該按照我的飲食标準吃飯;非但自己不健康飲食,還經常和我互動,冷嘲熱諷。
我想,經曆了第二次腦梗偏癱的馬姐,以後再也不會在我的朋友圈,發留言說三道四了。或許她會借鑒我的飲食習慣。
相信有很多像馬姐這樣的人,總覺得别人做的飯菜不好吃,總嫌棄别的的飯菜太素太淡。
可是當自己三高的時候,當自己腦梗心梗的時候,就知道誰對誰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