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性有多可怕?劉邦死後15年,托孤大臣殺光了他的嫡孫

了解楚漢戰争的人都知道,劉邦能夠在秦末亂世脫穎而出,成為最終一統天下的王者,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還離不開一群鼎力支援他的好兄弟。

其中有一個人,劉邦非常信任他,給了相當高的評價,認為他“厚重少文”,臨終前托孤遺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

人性有多可怕?劉邦死後15年,托孤大臣殺光了他的嫡孫

是的,這個人就是周勃。

劉邦身為一個草根,能成為秦末亂世的最大赢家,很多時候都是憑借對人心和人性的洞悉并加以利用,屢屢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但人性的可怕,強如劉邦也看走了眼。

再給他駕崩3次的機會,恐怕劉邦都想不到,自己生前最為信任的托孤大臣,他的老鄉,一生追随他打江山的周勃居然會殺光了他的嫡孫。

從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起,周勃就跟随劉邦起兵反秦,多年來身經百戰屢立奇功,是劉氏江山當之無愧的開國元勳。

西漢初年,周勃又帶兵讨平韓王信、陳豨、盧绾等異姓王的叛亂,官居太尉。

可以說,周勃幾乎參與了劉邦一生所有重大戰事,并立下大功。而且生性敦厚,讀的書不多,沒有那些文人的花花腸子。

看起來,周勃對朝廷有大功,對皇帝劉邦忠心耿耿,而且為人謙遜,實在是百官的楷模。

人性有多可怕?劉邦死後15年,托孤大臣殺光了他的嫡孫

是以,公元前195年,油盡燈枯的漢高祖劉邦,在确定托孤大臣人選的最後時刻,把周勃加了進來。

在劉邦對即将繼承皇位的太子劉盈實在是不太滿意,他原本更中意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無奈劉盈有一個剛毅狠辣的母親呂雉,還有一群功勳大臣的支援,隻好作罷。

但是,當真正要把皇位交給懦弱的劉盈時,劉邦心裡還是非常擔憂的。

以劉盈的性子,還有呂雉在這些年輔政過程中的表現,劉盈繼位後朝政大權很可能會落入呂雉的手中,到時候這天下是姓劉還是姓呂?

在劉邦看來,呂雉已經展現出來了非常優秀的執政能力,她作為妻子可以輔佐自己理政,作為母親也可以輔佐兒子劉盈。但是不管怎樣,呂雉隻能是輔佐,而決不允許真的執政。

可性格暗弱的劉盈必定壓制不住這個強勢的母親,這是劉邦非常擔心的。

是以,在把江山托付給呂雉之後,劉邦又指定了幾位托孤大臣,就是為了制衡呂雉。

人性有多可怕?劉邦死後15年,托孤大臣殺光了他的嫡孫

一開始,劉邦拟定的托孤大臣是曹參、王陵、陳平三人,但在最後時刻,劉邦又加進來了一個人,就是忠厚老實的周勃。

在這4個人中,劉邦最看好的其實就是周勃。丞相曹參年歲已高,王陵耿直有餘圓潤不足,陳平可以補足這一點,但他這個人又過于聰明了。

是以,劉邦臨終留下了“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的遺言。

這樣,在劉邦駕崩之後,西漢的朝堂上就出現了一種微妙的三方勢力平衡:呂雉、托孤大臣、諸侯王。

這正是劉邦所期望的,他希望通過三方互相制衡,來實作劉氏天下的長治久安。

但劉邦顯然失算了。

這三方的确互相制衡,互相妥協,但是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考慮劉氏天下。

劉邦生前與功勳大臣盟誓:

“國以永存,施及苗裔。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史記》

意思是,你們這些功勳大臣對大漢有功,隻要大漢朝存在一天,你們和你們的子孫将來都能吃香的喝辣的;但是你們也要承諾,将來有非劉姓卻稱王的人,或者沒有足夠的軍功敢封侯的,你們大家要同心協力,幫朝廷一起滅了他。

這就是後世所熟知的《白馬之盟》。

然而,這些人做到了嗎?

劉邦屍骨未寒,呂後就明目張膽地大封呂氏宗親為王侯,而托孤大臣們卻沒有帶頭站出來堅決抵制。

人性有多可怕?劉邦死後15年,托孤大臣殺光了他的嫡孫

果然,這世上無法讓人直視的,除了太陽,還有人心和人性。

但當呂後聯合親信審食其,準備對功臣集團下手時,因為涉及到自身的利益,他們立刻群起反對,最終由于功臣集團抱團影響力實在太大,呂雉隻得作罷。

到了公元前180年,呂雉病逝。

以托孤大臣為代表的功臣集團,馬上聯合劉氏王爺發起對呂雉和呂氏家族的大清算。

那年七月,呂後臨終前,拉着趙王呂祿和梁王呂産的手諄諄告誡,讓他們無論如何要把兵權抓在手裡,否則必定會被大臣們屠戮。

呂氏家族掌管軍隊的這兩個人,是最關鍵的人物,隻要兵權在手,最少能夠保護呂氏一族的安全。

隻可惜呂氏無人,呂後去世不久,周勃、陳平等托孤大臣就以呂氏違背高祖劉邦“白馬之盟”為由,号召天下人共起而擊之。

廢柴一般的呂祿,被周勃一頓忽悠就交出了自己的北軍将印。

由于他的無能,更加快了呂氏一族被屠戮的程序。包括交出将印的呂祿在内,呂氏滿門幾千口人被周勃等人屠殺幹淨。就連樊哙一家,也因為娶了呂家的老婆而遭到殺戮。

人性有多可怕?劉邦死後15年,托孤大臣殺光了他的嫡孫

即便如此,周勃他們依舊不放心。

為了徹底消除潛在的威脅,周勃等人又将劉邦的嫡孫,也就是漢惠帝劉盈的兒子們,逐一誅殺。因為劉盈是呂後的兒子,劉盈的兒子們也是呂氏的血脈,天然就是呂氏的靠山。

如果讓他們登上皇位,難保将來不對這些功臣再來個大清算。

這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大的隐患,必須除之而後快。

還記得劉邦臨終前對呂後說的,周勃“厚重少文”,“安劉者必勃”嗎?

就是這個貌似忠厚、本分的,劉邦寄予厚望的托孤大臣,在劉邦死後15年殺光了他的嫡孫。

不得不說,周勃真是狠人一個!

就是不知道劉邦如果泉下有知的話,對此會作何感想?

周勃對劉盈的兒子們下手的真正理由,自然不能堂而皇之地說出來,于是他們找到了一個非常牽強的借口:

漢惠帝劉盈的兒子都不是他親生的,并非皇室血脈。而是當年呂後為了控制漢惠帝,派呂家子弟進宮冒充的。為了保證皇室血統的純正,這些人必須除掉。

“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後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彊呂氏。”---周勃

在這場大屠殺之中,老實人周勃展現了他人性中最陰暗的另一面。

那周勃他們說的是真的嗎?

當然不是,這裡面有太多的漏洞了。

人性有多可怕?劉邦死後15年,托孤大臣殺光了他的嫡孫

首先,呂後雖然手段毒辣,但并沒有改朝換代用呂氏取代劉氏的想法。她完全沒有理由做這種蠢事,劉盈是她唯一的親兒子!

呂氏族人再親,能親得過自己的兒子嗎?

以呂後的智慧,怎麼會幹出用呂氏子冒充皇孫的蠢事?

其次,漢惠帝劉盈隻是性格懦弱,并不是一個無能的廢物,呂後自始至終都非常維護這個兒子,為他付出一切。

而且無論如何,劉盈都不會無能到連兒子是真是假都能被人糊弄的地步。

最不濟,就算真的有人敢玩“狸貓換太子”的把戲,也不可能輕而易舉地在戒備森嚴的皇宮之中一連玩5次吧?

是以,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找這麼蹩腳的理由,周勃還真應了那句“少文”的評語。

但是,在強大的實力面前,周勃需要的也就是一個借口而已。

雖然這個借口有夠爛,夠蹩腳。但并不影響周勃他們殺進皇宮,将漢惠帝劉盈的幾個兒子全部誅殺。

人性有多可怕?劉邦死後15年,托孤大臣殺光了他的嫡孫

就這樣,劉邦的嫡孫,全都死在了周勃、陳平等托孤大臣為首的人手裡。

可憐的漢惠帝,還被周勃硬生生地編排個不能生育的惡名,真是欲哭無淚。

把劉邦的嫡孫殺光了之後,周勃他們面臨一個比較緊急的問題:

皇位怎麼辦?由誰來繼承?

這是個問題,必須慎重考慮。

周勃他們知道,無論如何,以臣子身份殺了皇孫都是以下犯上,一個不好就可能會被反攻倒算。

按說,劉盈的兒子們被殺光了之後,剩下的皇室子弟都有繼承資格。

尤其是與周勃他們合作的齊王劉襄,為了保衛劉氏江山出了不少力。

可是,如果劉襄這樣一個有能力有實權有根基的人當了皇帝,對周勃等功臣來說就是一個災難。

劉邦和呂後之前是怎麼對付異姓王的,周勃、陳平可太清楚了。

是以,新的皇帝一定不能是劉襄這樣的,他們需要的是一個沒有根基,聽話懂事,友善控制的傀儡。

代王劉恒就是其中為數不多滿足條件的人,于是他被請進長安城,成為新的皇帝,史稱漢文帝。

人性有多可怕?劉邦死後15年,托孤大臣殺光了他的嫡孫

别看後世“文景之治”很出名,漢文帝是一代明君。

可是,當時的代王劉恒可是謹小慎微,去長安當皇帝都不敢多帶親信,隻帶來小貓三兩隻,而且态度行為十分恭敬,對誰都客客氣氣的。

在他登基前後,還發生了一些非常奇怪的事情,他的王妃以及四個嫡子,全都神秘死亡。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代王妃姓呂。

一開始,漢文帝其實也沒有完全親政,很多事情都要聽他母親薄太後的。

漢文帝劉恒還為大家貢獻了《二十四孝》中的一個故事,“親嘗湯藥”。

在所有人眼裡,這是一個标準的傀儡皇帝的好苗子。

可惜,周勃等人都看錯了,就好像當初劉邦看錯了周勃。

劉恒并非如大家想象中的那樣容易控制,在表面逢迎功臣集團,穩固了皇位之後,他很快就和那些以功臣自居的人翻臉了。

而周勃,也時刻受到漢文帝劉恒的敲打,甚至因為一件小事被丢進了監牢。

雖然最終隻是罷官,但也夠周勃受的了,足以讓其他人明白,皇帝不少他們想象中的那樣好欺負。

人性有多可怕?劉邦死後15年,托孤大臣殺光了他的嫡孫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劉邦以為周勃忠厚老實,值得托付。卻不知道人心最經不起誘惑,人性最是自私。

周勃等托孤大臣選擇與呂後妥協,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後來誅殺諸呂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殺光劉邦的嫡孫同樣如此。

“諸呂作亂”,不過是周勃等人為了消滅呂氏,維護自身權益随便找的借口而已。

那時候諸呂封王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為什麼呂後油盡燈枯的時候他們都不敢動手,非要等呂後咽了氣,呂氏徹底失去主心骨之後才動手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