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形容一些壞人、一些犯了罪的人,經常會用到十惡不赦這個詞!
就比如你單身,你爸媽看你就像個十惡不赦的人!
比如你婚後沒有孩子,你爸媽看你就像個十惡不赦的人!
比如你結婚情人節、聖誕節、女神節、甚至六一兒童節,你要是不給你老婆、女朋友買個禮物啥的,在她們眼裡,你都是十惡不赦的人!
然後你問什麼是十惡不赦的人,這個人不就是男人嗎?
以上純屬玩笑話!

那種真正的十惡不赦的人,究竟是犯了些什麼罪的人呢?這十惡不赦中的十惡到底是哪十惡呢?
十惡的起源據記載是在西漢的刑法制度的“大逆不道不敬之罪上演化而成的。
但真正到成型是在南北朝北齊時期,為什麼會在北齊成型啊!主要是北齊高家子弟都是一個比一個牛叉的主。
牛叉到什麼地步呢?
可以說是一個正常人都沒有!
因為正常人發起瘋來是要砍别人,而北齊高家子弟,發起瘋來連自己都砍!
在北齊的”齊律“之中,由當時的趙郡王上奏齊律十二篇,其中列出了重罪十條。
這十條分别是:
一:反逆。
二:大逆。
三:反叛。
四:投降。
五:惡逆。
六:不道。
七:不敬。
八:不孝。
九:不義。
十:内亂。
在當時,隻要犯下了這十條罪,那真的叫做耶稣都留不住人!
當然,這個時期這十條罪還不叫十惡,而是十條重罪,那麼正式叫做十惡是什麼時期呢?
是隋朝時期!
隋朝自南北朝以後再度得到了天下一統,隋文帝楊堅也是個千古明君,他對于民間社會的穩定非常上心,是以非常關注隋朝的律法。
當時正好佛教興盛,是以便引入了佛教中的十惡到律法當中,而這十惡也正式代替了北齊的十大重罪。
這十惡分别是:
其一:謀反。
謀反指的是試圖推翻朝廷,這在古代曆史中曆來都是十惡之首,因為這是影響當權者統治地位的,是以刑法也是最重的。
其二:謀大逆。
大逆之罪是指毀壞皇室的宗廟、陵寝以及宮殿,皇家曆來對于宗廟、陵寝十分重視,比如宗廟象征着皇室一系的風水,一旦被破壞會造成江山不穩固,這其實也跟古代的人思想較為封建迷信有關,陵寝之地一般被稱之為龍脈,是以古代才有斷龍脈一說。
其三:謀叛。
謀叛指的是背叛國家、背叛朝廷、背叛君主!
其四:惡逆。
惡逆指的是毆打和謀殺祖父母、父母、伯叔等等尊長。
其五:不道。
不道指的是殺戮無辜。
其六:大不敬。
大不敬指的是冒犯皇帝、皇室尊嚴。
其七:不孝。
不孝指的是不尊敬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間結婚、作樂等。
其八:不睦。
不睦指的是謀殺某些親屬,或女子毆打,控告丈夫等等。
其九:不義。
不義指的是官吏之間互相殺害,士卒殺害長官,學生殺害老師,女子聞丈夫死而不哀等等。
其十:内亂。
内亂指的是親屬之間通奸等。
這十惡之是以被列為重刑,主要是這十惡之罪直接危害到了當時封建專制制度的核心——君權、神權、父權和夫權,是以自隋代以來,在《開皇律》中首次确定了十惡,此後經唐、宋、元、明、清各代,犯有十惡之律的人都無法都到赦免。
是以自此有了十惡不赦這個詞,而這個詞此後也常常用來形容那些犯有重大罪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