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初夏無核葡萄栽培技術
基金項目:重慶市農委2019專項基金項目"果樹産業技術支援——山地高效特色果業綠色生産技術支撐";
陳元平
"初夏無核"葡萄是夏頭早熟的芽品種,于2012年9月通過上海種子管理站鑒定品種。該品種顯示早熟、品質優良、抗性強、産量豐富穩定等品質,比夏季黑葡萄成熟期早10d,完全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可達20%以上,是以,作為早熟品種的推廣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近年來重慶葡萄種植面積和産量逐漸增加,截至2016年底,全市葡萄栽培面積達9800hm2,産量11。10000t,葡萄産量已成為城市郊區休閑旅遊采摘業發展的首選,葡萄産業對促進全市農民增收、農業效益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市葡萄栽培品種多,主要在早熟中期品種,導緻果市較為集中,果價較低,影響了果農的經濟效益。為了滿足市場對早熟、品質、安全、無污染等行業的需求,迫切需要開發适合重慶氣候特點和栽培模式的新品種。"初夏無核"屬于非常早熟的品種,對于重慶葡萄品種的調整和成熟期的調整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筆者介紹了2016年在重慶市九龍埔區開展避雨棚種植的"初夏無核",經過4年的連續試驗觀察,總結了配套栽培的技術要點,以期為重慶葡萄産業提供合适的品種和配套的栽培技術。品種的性能和栽培的技術要點總結如下。

1 簡介
1. 1 試驗場 試驗場位于重慶市九龍埔區重慶現代農業高新技術園區葡萄試驗基地,海拔295米,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7級。8°C,極熱42°2°C,極低溫-1.8攝氏度,年平均相對濕度79%,年日照1 140小時。5h,年平均降雨量為1,151。5 毫米 。試驗園平整,土層深,紫色土均勻,肥力中等,土壤中性。
1. 2 實驗方法于2016年3月引入"初夏無核"種植,引線距離為2m×6m,采用"T"字形水準腳手架栽培模式。
2019年8月結束。實驗采用室内測定和現場調查相結合的方法。田間調查法随機選取3株(所選藤蔓的生長等方面均正常)作為試驗對象。從2017年3月開始,記錄每顆葡萄等待期的發芽、開花、變色、成熟期等項目,調查記錄發芽次數和結果等,果實成熟後,室内測定果實相關名額,使用光标卡尺測定垂直和水準直徑,用幾個PAL-1測定果實的可溶性固體含量, 使用電子天平稱量單粒品質和單穗品質。結合以下公式計算:
萌發率(%)-發芽數/芽總數×100
結果 分支率 ( % ) - 結果 分支 / 分支 ×100
結果系數:果實穗總數/結果分支數
2 介紹性能
2.1 植物學特點"初夏無核"嫩黃綠色,有少量毛發,嫩葉黃綠色至淺綠色,淡紫色光暈,上表面有光澤,下表面有一層毛發;新的頂部直立生長,樹枝呈紅褐色。
2.2果實經濟特性 果穗多為圓錐形,部分雙肩錐體,果實穗粒度整齊,果粒接近,近圓形,紫黑至藍黑,着色較易,着色一緻。2017年,在沒有生長調節劑處理的情況下,果實粒度較小,平均單粒品質為3。39g,平平均單穗品質266。76克 ;2018 - 2019年用生長調節劑處理後,平均粒量可達6。54g,平均單尖峰品質550。65克 。果皮紫紅色,無澀味,果粉濃稠,肉質硬脆,具有濃郁的草莓味,無核,可溶性固含量17.70%~20. 40% 。有關詳細資訊,請參見表 1。
表1 重慶不同年份"初夏無核"果實性狀
2. 3 生長結果習性 本物種的生長異常旺盛,生長季節需多次進行心髒修剪,萌發率88.26%~90. 91%,支行率為88%。60%~90. 67%,結果因子為1。63~1. 81 。有關詳細資訊,請參見表 2。
表2 重慶不同年份"初夏無核"生長成果
2.4 在重慶避雨栽培條件下的等待期,經過幾年的實驗觀察,品種在3月中旬至中期發芽,4月中下旬開花,開花持續約一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實開始變色,6月下旬果實成熟,從發芽到漿果成熟需要105d左右,屬于非常早熟的品種。有關詳細資訊,請參見表 3。
表3 重慶不同年份"初夏無核"情況
2.5.抗病性"初夏無核"抗性強,對黑痘病的抵抗力強,白腐病與夏季黑病相似,灰黴病偶爾發生,主要在開花期和變色期,果實成熟後注意炭疽防治,防雨條件下不會發生霜黴,如果幼果期遇到高溫潮濕天氣應注意預防和 治療白粉病。害蟲主要是葉狀的。在生長的關鍵時期,注意對上述病蟲害的防控。
3 栽培技術
3. 1 重慶特殊氣候條件下的栽培方式,
"初夏無核"應采用鋼架防雨棚栽培,棚寬8m,長30~50m,肩高2.5m時,頂部可高低錯位或"開天窗"形成高低弧頂,以友善通風降溫。兩個帶水槽連杆的大棚,最好是兩個或三個建築物,以友善通風和冷卻。在支柱1處。8m高拉絲形成網面,有利于葡萄枝攀爬。采用"T"字形水準腳手架,主幹高度為1.8米,引線距離為2米×(4至6)米。每667m2廠房60~80株,視大小偏北向。
3. 2 成型裝飾
幼樹。種植後,選擇強端,垂直支撐垂直牽引,等待新的端高度超過1。5m 當采取心髒, 從 1.5m選取側端泵入心髒下方,選擇2側相水準牽引,栽培成主蔓越莓,其餘擦除。主蔓越莓保持未分離并繼續生長,直到在采摘心髒之前連接配接到相鄰線的主蔓越莓關節。主蔓越莓上生長的次級側頂全部剩下3~4片葉子采摘心,要3級子端長出來,抹去基部2~3個三個子端,隻留下第三層側端從第一芽生長,及時綁緊拉動它和主蔓越莓垂直生長, 形成由此産生的雌性分支。保留 0。8~1. 0m時心髒被移除,心髒被移除後,四層側頂被擦除。
結果樹。冬季修剪從12月底到次年1月完成,留下2至3個芽,為産生的雌性樹枝留下2至3個芽。發芽後,按主蔓越莓每20cm左右的間距保留1個新頂部(所得樹枝),并與主蔓越莓垂直牽引和綁定,看新蔓越莓後穗花穗,一般花穗以上7片葉要采摘心,前花抹去側端, 開花後留下1片葉子反複采摘心形。
3.3 果實管理 按照平均一個結果,分枝1個果穗,強枝挂2穗,弱枝不挂果的原則設定穗,去除多餘的花穗,同時砍掉上部花穗較長的枝條。"初夏無核"葡萄穗可采用兩次處理,第一次開花後1~3d噴灑或浸果穗,間隔7~10d進行第二次處理,采用50mg/L紅黴素噴霧或浸果穗,可适當加入殺菌劑抗灰黴病。果實粒度長到大豆大小小時數可适當疏浚果實和整理果實穗,根據每個穗粒約80粒疏浚果實,最終單穗品質為500~600g是合适的。
3.4 肥料水管理 在重慶避雨栽培的條件下,建議使用滴灌設施,以確定棚内肥料水的供應。植樹後,澆水固定根系,後者要保持土壤濕潤,并根據需要适時澆水。待推出脂肪開始後,按每667m2尿素5kg,間隔半個月後施用1次。8月施肥後,按每667m2複肥10kg,間隔半個月跟随1次,促進枝齡,可持續至9月下旬。對于樹木的效果一般是冬季溝渠施肥,農田每施肥667m21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用硼、鋅等微肥施用,澆水。"初夏無核"長期旺盛,萌芽肥不能施用。開花15~20d後按每667m2硫酸鉀複合肥25kg作為強效果實肥料,從5月下旬至6月上旬早染,每667m2硫酸鉀15~20kg作為着色肥。
3.5 病蟲害防治 采用避雨栽培後,"初夏無核"病蟲害發生較少,但也處于防控的關鍵時期。開花前注重預防和治療灰黴病,可在開花分離期噴灑斯蒂芬錳鋅和異甾體類藥物,袋前用吡哆醇和殺蟲劑噴灑果實穗,7-8月高溫高濕條件,可噴灑在葡萄葉面吡啶,預防白粉病害, 冬季修剪及時去除枯葉,并在整個園内噴灑了3~5波硫磺。
4 結論和讨論
通過4年的調查和試驗,"初夏無核"葡萄在重慶的整體表現較好,早熟、抗病、易着色、品質優良,草莓香味濃郁,結合觀光和休閑采摘經濟效益。果粒和果穗的品種本身較小,但經過處理後,果粒增加,果穗可達到500g以上,着色均勻,深受消費者青睐。"初夏無核"生長強勁,抗病性好,易于管理,生長季病蟲害發生較少,大大減少了化學制劑的使用,保證了葡萄果實無污染的安全,适合于重慶地區推廣種植,對重慶葡萄品種結構的調整和水果成熟期的調整将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