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洪秀全之死真相大白,颠覆曆史,學者:太離奇,難怪史書不敢記載

1864年,堅持14年的太平天國運動走向了末路,湘軍攻陷了圍攻多年的天京,并直接殺向天王府。當時,洪秀全早已去世,被埋葬在宮殿中。最終,湘軍在宮女的指引下,找到了洪秀全埋葬的地方,并将之開棺戮屍,焚燒屍體。其後,湘軍又将洪秀全的骨灰混入石灰中,然後打向天空。

洪秀全之死真相大白,颠覆曆史,學者:太離奇,難怪史書不敢記載

那麼洪秀全到底是怎麼死得呢?根據滿清的說法,洪秀全的死是為服毒自殺。最早提出洪秀全為服毒自殺的系曾國藩,他在攻克天京後,于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初七日向穆宗彙報戰果,在奏折中描繪得極為細緻:

“龐際雲,孫尚绂等,暨各文武公同相驗,該逆屍遵尚邪教,不用棺木,遍身皆用繡龍黃緞包裹。雖袴腳,亦系龍緞。頭秃無發,須尚全存,已間白矣。左股右膀,肉猶未脫。驗異戮屍,舉烈火而焚之!有僞宮婢者,系道州黃姓女子,即手埋逆屍者也。臣親加訊問,據供:洪秀全生前經年不見臣僚。四月二十七日,因官軍攻急,服毒身死,秘不發喪。”

洪秀全之死真相大白,颠覆曆史,學者:太離奇,難怪史書不敢記載

也就是說,早在天京陷落三個月前,洪秀全就已經服毒自殺,而太平天國選擇了秘不發喪,或許隻有太平天國上層知道。

這種說法流傳極廣,受到了後世的認同。甚至連李秀成也在供認狀中說,洪秀全是服毒而死:

“見九帥之兵處處道地近城。天王焦急,日日煩燥,即于四月廿七日,服毒而亡。”

對于這種說法,學者們有所質疑,畢竟《李秀成供狀》被曾國藩改得面目全非是史學界的常識。然而對于洪秀全服毒自殺的說法,共和國以前的學者一直予以了采信,孟森、梁啟超、郭廷以等一流史學家都對此表示了認同。

洪秀全之死真相大白,颠覆曆史,學者:太離奇,難怪史書不敢記載

但到了共和國時期,這種說法逐漸被秉承階級史觀的史學家們摒棄。在他們看來,說洪秀全是服毒而死,完全是階級敵人的污蔑。

所有關于洪秀全自殺的資訊均來自敵方,也就是清廷。真正了解或目睹洪秀全逝世情況的太平軍一方,基本上沒有持天主自殺的觀點。是以,自殺之說頗有蹊跷。第二,從洪秀全之個性而言,他是不會選擇自殺的。

洪秀全之死真相大白,颠覆曆史,學者:太離奇,難怪史書不敢記載

清廷之是以說洪秀全自殺,是為了擴大自己的戰績與功勞,這種事情在清朝曆史上是屢見不鮮的。比如康熙年間的噶爾丹,實際是病死,卻被清廷說是飲藥而死。

在天京被圍之時,李秀成曾勸洪秀全“離城别走”,但是洪秀全卻揚言道:

“朕鐵桶江山,爾不扶,有人扶。爾說無兵,朕之天兵,多過于水,何懼曾妖者?”

洪秀全之死真相大白,颠覆曆史,學者:太離奇,難怪史書不敢記載

由于無數次的勝利和化險為夷,洪秀全早就沉浸于狂熱的宗教情緒中,有常人所無的迷之自信,又怎麼會自殺?

除了服毒自殺之外,還有人說洪秀全是吞金而死。而這種說法流傳自太平天國的洋兄弟——呤唎。呤唎曾在自己的書中寫道:

“8月17日,圍城軍獲悉天王吞金自殺。”

不過此時的呤唎并不在天京城内,是以他的說法也缺乏權威性。

洪秀全之死真相大白,颠覆曆史,學者:太離奇,難怪史書不敢記載

到了現代,學者們通過現有資料推論,洪秀全的死或許完全是因為不健康的生活。

首先,洪秀全縱欲過度,早在永安稱王時,他就有嫔妃七十餘人。到了天京,洪秀全的後宮再次擴大,達到88人。除了正規嫔妃以外,天王府還有女丞相以至女牌刀手,宮中唯有洪秀全是男子。可以想象,在如此多的女人中,洪秀全會過怎樣淫靡放蕩的生活。長年縱情聲色之中,身體每況愈下,是自然之事。

其次,洪秀全有一個古怪的飲食嗜好——油炸蜈蚣。據洪秀全兒子洪天貴福供述:

“我父親不吃豬肉,并不準衆人吃酒。父親平日常食生冷,自到南京後以蜈蚣為美味,用油煎食。”

洪秀全之死真相大白,颠覆曆史,學者:太離奇,難怪史書不敢記載

生冷與油煎食品,而且食材是有毒的蜈蚣,洪秀全的身體又怎麼可能健康。更嚴重的是,在天京被圍時,洪秀全還主動吃一種名為“甜露”的食品。據考證,“甜露”實際就是用野菜和野草混雜成代食品。這樣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良。李鴻章收複蘇州,進攻金陵。“秀全憂憤疾笃,足暴腫。”雙足浮腫,就是長期食用野草所導緻的。

在太平天國末年,太平軍連連失利,外在的軍事壓力和内部宮廷權力争鬥,消耗了洪秀全有限的精力,同時,不良的生活習慣和不科學的飲食結構,對其健康也産生了嚴重的侵蝕。最終,這一系列綜合因素導緻了洪秀全走向死亡之路。而自殺,洪秀全或許并不會選擇。而這些,清朝的史書絕不會記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