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特斯拉的中國“本命年”?|一句話點評

2022,特斯拉的中國“本命年”?|一句話點評

導|語

2022/01/03

邁向百萬輛時代,的确值得稱贊。但對于馬斯克而言,既然深知中國對于特斯拉的重要意義,那麼在許多敏感問題上,切勿“玩火”。

作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杜餘鑫

編輯丨别緻

此刻,距離2021年,已經過去3天時間,而大多人仍沉浸在元旦假期最後的小尾巴之中。隻不過,對于特斯拉而言,絲毫沒有片刻的休息,一邊忙着召回,一邊忙着漲價,一邊忙着釋出産銷成績。

2022,特斯拉的中國“本命年”?|一句話點評

作為創始人兼CEO的馬斯克,也在社交媒體更新一條頗有深意的推文:主背景為一隻背朝鏡頭的老虎,一隻手在前方比出“OK”的姿勢,下方文案明确标注着:“2022,here we go。”

衆所周知,已然到來的2022,便是中國傳統生肖中的“虎年”。由此不禁反問,難道作為一家土生土長的美國車企,特斯拉也将迎來屬于它的“本命年”?還是說,馬斯克的推文,另有深意?

許多東西,值得好好揣摩……

邁入百萬輛時代

實際上,過去一年,疫情以及晶片短缺對于全球汽車的沖擊,完全沒有減弱。恰恰身處這樣的惡劣生存環境下,特斯拉向外界徹底證明了自己。

2022,特斯拉的中國“本命年”?|一句話點評

“特斯拉這兩年的發展對于所有做企業的使用者來說都是值得尊敬的,整個車價降了之後毛利率之後還漲了,說明它全系自研能力和對供應鍊掌握的能力展現出來了,這對整個行業是一個風向标。”

需要着重說明的是,這樣一段評價,來自于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在他的認知中,特斯拉正在用一種新的方式,成為智能電動年代的福特。優化制造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産能、規模擴張、簡化技術路線,而很少關注與做“車”以外的東西。

的确,如果說曾經特斯拉的最大優勢更多集中在三電與智能化層面,那麼此刻“生産制造”已然成為其新的長闆。自身供應鍊足夠強的抵禦風險能力,也在保證源源不斷的新車進行傳遞。

2022,特斯拉的中國“本命年”?|一句話點評

而早在之前,就有投行分析師預計,特斯拉有望在Q4傳遞28.5萬輛電動汽車,再創新高。區域分布上,位于國内新能源市場有望傳遞約10萬輛電動汽車,高于歐洲市場的5.9萬輛,僅次于美國市場的10.75萬輛。

最終結果,并未出現太大的偏差。從官方公布的資料來看,2021年Q4特斯拉共生産305,840輛新車,傳遞308,600輛新車。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産量為13,109輛,傳遞量為11,750輛;Model 3和Model Y的産量為292,731輛,傳遞量為296,850輛。

2021年全年特斯拉共生産930,422輛新車,傳遞936,172輛新車。Model S和Model X車型的産量為24,390輛,傳遞量為24,964輛;Model 3和Model Y的産量為906,032輛,傳遞量為911,208輛。

2022,特斯拉的中國“本命年”?|一句話點評

雖然稍感遺憾的,還是未能迎來産銷紛紛突破百萬輛大關的裡程碑時刻,但按照目前的增長勢頭,已然迎來“本命年”的特斯拉,完成或許隻是時間問題。

與此同時,當2020年3月10日,馬斯克宣布特斯拉迎來了第100萬輛新車的下線,一輛紅色的Model Y。彼時,就在感慨,經曆過足夠難忘的至暗時刻,甚至嚼着玻璃、凝望深淵,這家車企終于漸漸活成了想要的樣子。

未曾料到,就在短短幾百天後,身為全球新能源市場最大“鲶魚”的特斯拉,就已将年産銷拉升至93萬輛的高度。如此速度,令諸多競争對手望塵莫及。

作為旁觀者,想說的是:“這個時代,應該慶幸有特斯拉這樣公司的存在。因為它幾乎以一己之力,推動了汽車行業變革與疊代的速度,進而為更多人催生出相應的機會與風口。”

“中國車企”特斯拉?

再次回到文章開篇馬斯克的那條推文,或許還能直接解讀成:“中國虎年,我們準備好了。”

2022,特斯拉的中國“本命年”?|一句話點評

畢竟,從乘聯會接連公布的10月、11月資料來看,特斯拉(中國)批發銷量分别達到54,391 輛、52,859 輛。其中,出口達到40,666 輛、21,127 輛;國内分别傳遞新車13,725 輛、31,732 輛。

根據總成績倒推,12月位于中國批發銷量創下曆史新高,已經是闆上釘釘,或達到驚人的10萬輛。

截至11月,特斯拉上海工廠2021年度累計傳遞量已突破40萬輛大關,達到413,283輛,同比增長242%。毫無疑問,正是因為有了該闆塊給予的巨大貢獻,整個2021年,特斯拉全球産銷量,才能突破93萬輛大關。

2022,特斯拉的中國“本命年”?|一句話點評

殊不知,去年10月舉行的特斯拉股東大會上,“畫餅”還在繼續。其中,最為令人感到吃驚的則是,到2030年将實作年銷量2000萬輛。在馬斯克看來,特斯拉的年複合增長率已經達到71%,這在所有車企中都是非常恐怖的增長速度。

接下來,隻要晶片短缺問題能夠盡快緩解,特斯拉保持現有的增長速度将沒有問題,至少在較長一段時間内保持50%以上的增長。也就是說,2022年特斯拉的全新産銷目标,或将達到150萬輛。

那麼,中國市場能夠提供多少增量,已然成為能否順利達成的決定性因素。

作為論據,從上海企事業機關環境資訊公開平台獲悉,特斯拉對上海工廠(一期)第二階段的産線優化項目進行環評公示。

2022,特斯拉的中國“本命年”?|一句話點評

環評報告顯示,該産線優化項目投資總額高達12億元人民币,其中環保投資8500萬元,占比7.08%,預計今年4月完工。

特斯拉在環評報告中表示,該項目為擴建項目,在現有新車型生産區(即上海超級工廠(一期)第二階段 B 階段生産區域)内進行,生産車型較擴建前不發生變化,即仍維持Model 3、Model Y及相關衍生車型。

“該項目将通過增加工作時長、 增加員工數量、提升物料周轉頻次實作産能提升,但環評報告未披露産能的增加數量。”不過據内部相關人士透露,該項目優化建成後,工廠将增加4,000名員工,全廠員工數量将達到 19,000人。

2022,特斯拉的中國“本命年”?|一句話點評

由此可以肯定的是,迅速擴充之後,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年産能,還将在目前55-60萬輛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而2021年,中國為特斯拉整體貢獻了近一半的産能,刨去出口部分,國内市場則提供了近三分之一的銷量支援。

2022年,這樣的倚重趨勢,必然會繼續加劇。并且伴随資料中心、研發中心、設計中心的落地,以及那款相較Model 3定位更低的特供車型逐漸走上台前,中國位于特斯拉整個版圖中的戰略地位,已經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甚至有時候覺得,趨近一家“中國車企”,慢慢變成了馬斯克的夙願,而他也确認将會在 今年的某個節點親自到訪上海工廠。

2022,特斯拉的中國“本命年”?|一句話點評

屆時,除了曾經在Model 3下線儀式上說出的那句“感謝中國政府”,馬斯克更應着重感謝的,必然是徹底幫助特斯拉實作量變的中國車主。沒有他們,哪來的2021年93萬輛産銷成績。

最後,想要強調的是,“本命年”在我國的傳統曆史文化中,實際上有着許多禁忌與規矩。對于馬斯克而言,既然深知中國對于特斯拉的重要意義,那麼在許多敏感問題上,切勿“玩火”。

不然,遭到反噬,錯失沖擊150萬輛的機會,隻能獨自承擔……

2022,特斯拉的中國“本命年”?|一句話點評

|崔力文|

愛車如命,

更愛電動汽車的小編一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