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後】

慈禧,葉赫那拉氏,出生于1835年。17歲時便入宮,嫁給鹹豐帝,後來順利生下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母憑子貴,成為懿貴妃。等到鹹豐帝駕崩,她便一步步奪權,最終成為晚清的實質掌權人。
1908年11月15日,慈禧病死,終年73歲,這個一生窮奢極侈的女人,早已提前為自己安排好一切,她的葬禮,無比盛大,規格堪比皇帝。
【128人擡棺】
慈禧的靈柩,屬于帝王級别規格,由128人擡棺,同時靈柩外面有“堂罩”,堂罩頂端是一顆火焰寶珠,四周則以黃雲緞作底,繡以五彩龍紋,精美無比。與慈禧比起來,先她1天去世的皇帝光緒,都沒有這個待遇。
【公開售票 人山人海】
衆所周知,慈禧去世之前,清政府已經捉襟見肘,可她根本不在乎,仍然耗費大量銀子籌辦自己的喪禮,并且多次對她的陵墓進行修繕,甚至是重建。她死後,清政府為了緩解壓力,公開售票,凡是想觀看慈禧葬禮的,都得買票入場,你還真别說,清政府是以賺了一大筆錢,成千上萬人都跑來圍觀,堵得水洩不通。
【有專門觀看場地的外國人、記者等】
當然了,也不是每個人都要買票,一些外國官員政要、記者、權貴是不用買票的,清政府甚至專門在西直門外給他們修了個看台,友善他們觀看慈禧太後的葬禮,順便“展示大清的威嚴”。
【送葬隊伍】
下面,就是慈禧無比龐大的送葬隊伍。打頭陣的,是一隊穿着現代軍裝的長矛輕騎兵,他們個個裝束齊整,精神抖擻;接着,是組成一列縱隊的小矮馬,每一匹都由仆役牽着,仆役們也穿着統一的衣服;再後面,便是負責擡慈禧靈柩的人,他們穿着猩紅色綢緞衣服,帽子上插着黃色羽毛,他們以128人為機關,輪流給慈禧擡棺。
然後是長矛輕騎兵、馬槍騎兵、舉着各色旗幟的仆役、一列縱隊的白色小矮馬,以及背負着各種物品的駱駝。無論是人、馬還是駱駝,均穿着華麗的衣服,十分耀眼。
【成百上千的紙紮】
要說送葬隊伍裡最吓人的,莫過于這群紙紮人、紙紮馬,它們的大小,均嚴格按照真人、真馬比例制作,由于“制作精良”,這些紙紮都擁有“生動的表情”,正笑着看着大家,着實令人不寒而栗。而這些紙紮,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便是“陰兵開道”,據說它們是被派去冥府,給慈禧去打前站。
【路途遙遠】
慈禧所葬之地是清東陵,從紫禁城出發到清東陵,有100多公裡,加上送葬隊伍如此龐大,當年他們花了5天,才抵達清東陵。而且早在葬禮舉行前幾個月,清政府就提前修繕了去清東陵的路,保證途中不出意外。
【天價陪葬品】
在李蓮英口述,侄子書寫的《愛月軒筆記》中,詳細記載了慈禧的陪葬品,在慈禧身下,鋪着厚達7寸的金絲織寶珠錦褥,上面鑲有大小珍珠12604粒、寶石85塊、白玉203塊;錦褥之上還有一層繡滿荷花的絲褥,絲褥上鋪珍珠2400粒;慈禧所穿的衣服,更是華麗,綴着大珠420顆、中珠1000顆、一分小珠4500顆,大小寶石1135塊。
而她的身邊,則由各種奇珍異寶包圍起來,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翡翠西瓜,據悉每個價值高達600萬兩白銀;還有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價值過億。如此珍寶,自然引起無數人的觊觎,後來軍閥孫殿英直接帶人炸開了慈禧的陵墓,把這裡盜個精光,而慈禧的屍體,也被他扔在地上。想必慈禧生前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輝煌一世”,最後會落得如此下場。
參考資料:《清史稿》《愛月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