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妻妾成連,子女一營,民國時期妻妾最多者當屬此人

民國時節,諸多軍政大佬當中,有兩個人以“多妻”而聞名,一個是上海的王曉籁,一個是四川軍閥楊森。

有人興許會質疑,提出的理由是,據說閻錫山、張宗昌、韓複渠、張勳等民國大佬的妻妾也都不少。

妻妾成連,子女一營,民國時期妻妾最多者當屬此人

嗟乎!那些人妻妾成群的故事要麼是後人杜撰,要麼是有意醜化,實則遠不是口口相傳的那樣。而王曉籁和楊森的“多妻”,卻是實實在在有文獻記錄的,若兩人要比個輸赢,楊森一定是赢家。王曉籁妻妾雖多,但相比楊森,可謂小巫見大巫。

楊森究竟有多少個妻妾,多少個子女,連他自己都沒有精确的統計。有個在民國時期流傳甚廣的趣聞,說的就是楊森因為子女太多而引發的奇葩事。

楊森在擔任貴州省主席的時候,曾親臨指導過一場貴州全省運動會,大會圓滿閉幕,楊森親自為優勝者頒獎,以茲鼓勵。

妻妾成連,子女一營,民國時期妻妾最多者當屬此人

面對一個體格壯健、成績優異的女學生,楊森覺着她有些面善,遂問她的家庭情況。女學生回答,她是四川一位楊總司令的女兒。

楊森一聽,大感疑惑,這位既是同鄉又是本家的總司令是誰呢?照理說我不應該不認識啊?

看他一臉茫然的樣子,女學生調皮地喊了一聲“爸爸”,又說:“那位總司令不就是您啊。”

楊森恍然大悟,随即哈哈大笑,自己的女兒都不認識,可見他的子女之多,怕是難以計數。不過那個年月沒有DNA技術,萬一不是老楊的,而是老王的,他老楊估計也查不出來。

妻妾成連,子女一營,民國時期妻妾最多者當屬此人

據某位身在台北的國軍大佬笑談:楊子惠(楊森字子惠)的夫人可以成“連”,子女将近一“營”。子惠是行伍出身,素重秩序,治家猶如治軍,大夫人主管總務,二夫人掌管出納會計,三夫人掌教子女,四夫人對外交際,五夫人管理仆役,其餘的夫人有的管廚房、有的管花草、有的管采買、有的管庫房,甚至還有幾位專管幫助子惠處理機要檔案,飲食起居,各司其職,無一閑暇,井然有序。每月采用“薪金制”給每位夫人發放津貼,待遇高低以“美、醜、勤、惰”而定,有功者多賞,有過者必罰,常以軍規訓誡諸多夫人,教人可發一笑。

如此之多的夫人,又如何侍寝?楊森有法子,制定出一套“楊氏輪流同宿制”。

比如,這晚要下榻到大夫人的寝室,明日則移枕至二夫人的房間,為了不至于發生混亂,楊森特地分派一名馬弁(副官)專門負責排定與各夫人同宿的日期,嚴格按照日程表辦事,雷打不動,竟無一次錯漏。

妻妾成連,子女一營,民國時期妻妾最多者當屬此人

抗日戰争期間,楊森親赴湖南前線督戰,當時戰況頗為緊張,有一天恰逢輪到他留居成都的夫人同宿,副官大感為難,隻好向楊森請示,此次能否“輪空”,待戰事平息之後,另行補上。

楊森考慮再三,遂商請薛嶽将軍派專機前往成都迎接夫人,那位夫人抵湘過宿的第二天就由專機送回成都。楊森此番事迹,被前線将士傳為笑柄。

又說某次,楊森在視察邊去苗寨時,物色到幾個苗家女子,随即納為小妾。軍中笑談,楊森的妻妾新陳代謝,有增無減。薛嶽曾與楊森開玩笑說:“假如老兄的兵發生叛亂,隻需開出你的夫人兵營,足以抵擋一陣。”

楊森對這種玩笑從不惱怒,反倒沾沾自喜,可見其也有此心。

妻妾成連,子女一營,民國時期妻妾最多者當屬此人

妻妾多,自然“家”就多,楊森轉戰許多地區,每到一處,便娶妻納妾。據楊氏族人說,楊森每到一處,都要建立一個“分支家庭”,四川、湖南、江西等省份都曾有家。後來,他還在南京預先建了一個家,以便晉京時作“過渡”之用。

其子女跟随其身邊的有四五十人,在各地的子女具體幾多,楊森自己也說不清,每月都會有信件送來索要錢财,楊森有個特殊的班子,專管給各地的夫人以及少爺小姐們郵寄錢物。

據說楊森對于子女同樣實行軍事管制,早中晚三餐,聞鈴聲則進食堂,到食堂後不經老大(老大不在,就是老二,以此依次遞升)喊立正,任何人不準動碗筷。吃飯時禁止喧嘩,有時間限制,每八人一桌,倘有一人不曾吃完,另外七個誰也不許離桌。

妻妾成連,子女一營,民國時期妻妾最多者當屬此人

另有一套“吹号排班”的規矩,每天拂曉吹号做早操,有貴賓到訪時,也須吹号列隊,服裝整齊,精神抖擻,十足楊門子弟兵的氣派,紀律之嚴明,規矩之嚴苛,令來賓無不啧啧稱奇。

還有一事,同樣傳為笑談。某次,蔣先生去成都之時,暫居楊森的府邸,看到楊公館中粉白黛綠,來來往往滿是長相不俗的婦女,大為驚奇,遂問楊森:“這些都是你的太太嗎?”

楊森陡地起身,行了一個标準的軍禮,遂是一番妙極之言:“報告委員長,屬下身體很好,于健康毫無妨礙!”

此番豪言,惹得蔣先生大笑,對他楊子惠更是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