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妻妾成连,子女一营,民国时期妻妾最多者当属此人

民国时节,诸多军政大佬当中,有两个人以“多妻”而闻名,一个是上海的王晓籁,一个是四川军阀杨森。

有人兴许会质疑,提出的理由是,据说阎锡山、张宗昌、韩复渠、张勋等民国大佬的妻妾也都不少。

妻妾成连,子女一营,民国时期妻妾最多者当属此人

嗟乎!那些人妻妾成群的故事要么是后人杜撰,要么是有意丑化,实则远不是口口相传的那样。而王晓籁和杨森的“多妻”,却是实实在在有文献记录的,若两人要比个输赢,杨森一定是赢家。王晓籁妻妾虽多,但相比杨森,可谓小巫见大巫。

杨森究竟有多少个妻妾,多少个子女,连他自己都没有精确的统计。有个在民国时期流传甚广的趣闻,说的就是杨森因为子女太多而引发的奇葩事。

杨森在担任贵州省主席的时候,曾亲临指导过一场贵州全省运动会,大会圆满闭幕,杨森亲自为优胜者颁奖,以兹鼓励。

妻妾成连,子女一营,民国时期妻妾最多者当属此人

面对一个体格壮健、成绩优异的女学生,杨森觉着她有些面善,遂问她的家庭情况。女学生回答,她是四川一位杨总司令的女儿。

杨森一听,大感疑惑,这位既是同乡又是本家的总司令是谁呢?照理说我不应该不认识啊?

看他一脸茫然的样子,女学生调皮地喊了一声“爸爸”,又说:“那位总司令不就是您啊。”

杨森恍然大悟,随即哈哈大笑,自己的女儿都不认识,可见他的子女之多,怕是难以计数。不过那个年月没有DNA技术,万一不是老杨的,而是老王的,他老杨估计也查不出来。

妻妾成连,子女一营,民国时期妻妾最多者当属此人

据某位身在台北的国军大佬笑谈:杨子惠(杨森字子惠)的夫人可以成“连”,子女将近一“营”。子惠是行伍出身,素重秩序,治家犹如治军,大夫人主管总务,二夫人掌管出纳会计,三夫人掌教子女,四夫人对外交际,五夫人管理仆役,其余的夫人有的管厨房、有的管花草、有的管采买、有的管库房,甚至还有几位专管帮助子惠处理机要文件,饮食起居,各司其职,无一闲暇,井然有序。每月采用“薪金制”给每位夫人发放津贴,待遇高低以“美、丑、勤、惰”而定,有功者多赏,有过者必罚,常以军规训诫诸多夫人,教人可发一笑。

如此之多的夫人,又如何侍寝?杨森有法子,制定出一套“杨氏轮流同宿制”。

比如,这晚要下榻到大夫人的寝室,明日则移枕至二夫人的房间,为了不至于发生混乱,杨森特地分派一名马弁(副官)专门负责排定与各夫人同宿的日期,严格按照日程表办事,雷打不动,竟无一次错漏。

妻妾成连,子女一营,民国时期妻妾最多者当属此人

抗日战争期间,杨森亲赴湖南前线督战,当时战况颇为紧张,有一天恰逢轮到他留居成都的夫人同宿,副官大感为难,只好向杨森请示,此次能否“轮空”,待战事平息之后,另行补上。

杨森考虑再三,遂商请薛岳将军派专机前往成都迎接夫人,那位夫人抵湘过宿的第二天就由专机送回成都。杨森此番事迹,被前线将士传为笑柄。

又说某次,杨森在视察边去苗寨时,物色到几个苗家女子,随即纳为小妾。军中笑谈,杨森的妻妾新陈代谢,有增无减。薛岳曾与杨森开玩笑说:“假如老兄的兵发生叛乱,只需开出你的夫人兵营,足以抵挡一阵。”

杨森对这种玩笑从不恼怒,反倒沾沾自喜,可见其也有此心。

妻妾成连,子女一营,民国时期妻妾最多者当属此人

妻妾多,自然“家”就多,杨森转战许多地区,每到一处,便娶妻纳妾。据杨氏族人说,杨森每到一处,都要建立一个“分支家庭”,四川、湖南、江西等省份都曾有家。后来,他还在南京预先建了一个家,以便晋京时作“过渡”之用。

其子女跟随其身边的有四五十人,在各地的子女具体几多,杨森自己也说不清,每月都会有信件送来索要钱财,杨森有个特殊的班子,专管给各地的夫人以及少爷小姐们邮寄钱物。

据说杨森对于子女同样实行军事管制,早中晚三餐,闻铃声则进食堂,到食堂后不经老大(老大不在,就是老二,以此依次递升)喊立正,任何人不准动碗筷。吃饭时禁止喧哗,有时间限制,每八人一桌,倘有一人不曾吃完,另外七个谁也不许离桌。

妻妾成连,子女一营,民国时期妻妾最多者当属此人

另有一套“吹号排班”的规矩,每天拂晓吹号做早操,有贵宾到访时,也须吹号列队,服装整齐,精神抖擞,十足杨门子弟兵的气派,纪律之严明,规矩之严苛,令来宾无不啧啧称奇。

还有一事,同样传为笑谈。某次,蒋先生去成都之时,暂居杨森的府邸,看到杨公馆中粉白黛绿,来来往往满是长相不俗的妇女,大为惊奇,遂问杨森:“这些都是你的太太吗?”

杨森陡地起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遂是一番妙极之言:“报告委员长,属下身体很好,于健康毫无妨碍!”

此番豪言,惹得蒋先生大笑,对他杨子惠更是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