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主席三次推薦羅帥,有人反對,主席說:他比大多數人都強

1963年12月16日,羅帥不幸病逝,年僅61歲。

幾天後,主席在悲痛之餘,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詩——

記得當年草上飛,紅軍隊裡每相違。

長征不是難堪日,戰錦方為大問題。

斥鷃每聞欺大鳥,昆雞長笑老鷹非。

君今不幸離人世,國有疑難可問誰?

主席三次推薦羅帥,有人反對,主席說:他比大多數人都強

在十大元帥中,主席與羅帥相識最早,當年主席上司秋收起義時,他就參加了,後來又跟着主席一起上了井岡山,被主席稱為“同我一輩子共事的人”。

1929年12月,著名的古田會議召開,會上有一個議題,就是推選二縱的黨代表。當時人選很多,輪到主席說話時,他說:“我沒那麼多人選,就一個羅。”

有人問為什麼是他?主席說:“因為他老實做人,老實做事!但老實不代表沒原則性,他的原則性,我看比大多數人強多了!”然後,主席又說了一句:“像這樣的人才,我們為什麼今天才發現?如果早發現,不是對革命更有貢獻?”

在我軍曆史上,紅四軍的地位是超卓的,第一任軍長和政委(黨代表)是朱老總和主席,第二任軍長是林總,誰來當政委呢?主席還是那句話:“除了榮桓,我想不出誰更合适。”

有人說,羅的性格比較悶,能和林搭好班子嗎?主席笑着說:“肯定能!”

确實,羅帥就是一個天生善于團結同志的人,林總雖然個性極強,但是對羅帥卻非常服氣,也非常依賴,主席後來說:“誰說林難纏?羅在四軍,不是跟他團結得很好嗎?”

主席三次推薦羅帥,有人反對,主席說:他比大多數人都強

在羅帥的眼裡,主席不光是自己的“貴人”,更是中國革命能否成功的關鍵人物。當主席遭到排斥而受到冷落時,羅帥依然站在主席的身邊,說:“主席的遊擊戰符合現狀,不聽主席的,肯定要吃虧!”

但是,因為這件事,羅也受到了牽連,靠邊站了。後來,主席對人說:“我連累了他,每次我倒了黴,跟着我倒黴的肯定有他。”

我們都知道,八路軍115師師長是林總,羅帥是政治部主任,實際上,後來羅帥差點也成為115師的師長。

1938年,林總受了傷,政委聶帥當時又不在部隊,誰來接手115師呢?主席說:“羅在政治上有擔當,在軍事上有能力,由他來當師長,能穩住軍心。”

不過,主席的這個任命比八路軍總部的任命慢了幾個小時,總部已經讓陳光代理115師的師長了,主席也不好再更改,隻好讓羅擔任政委。

主席三次推薦羅帥,有人反對,主席說:他比大多數人都強

1939年3月,羅帥與陳光率115師進入山東,開創山東根據地,後來,羅帥成為山東軍區司令兼政委,115師政委、代師長,山東分局書記,成為山東地區一把手。

在羅帥的努力下,到1945年10月,山東的正規部隊發展到了27萬人,地方武裝也發展到了50多萬人,支援革命的群衆更是多達2700多萬,成為當時我軍最強大的根據地。

主席高度評價說:“山東隻換上一個羅,山東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東的棋下活了,全國也就活了,山東把所有的戰略點線都搶占和包圍了。隻有山東全省是我們完整的、最重要的戰略基地,北占東北,南下長江,都主要依靠山東!”

羅帥雖然功勳赫赫,但卻從不争功,1955年授銜時,羅帥看到自己上了元帥拟定名單,非常不安,說:“我沒打過什麼仗,怎麼能評元帥呢?大将就可以了。”

事情報到主席那裡,主席一錘定音,說:“不說元帥裡要有一個政工代表,就是沒有政工代表,也要有他。回去告訴他,這個元帥非他莫屬。”

主席三次推薦羅帥,有人反對,主席說:他比大多數人都強

主席對這個老戰友也是非常關心,早在1943年時,羅得了重病,必須動手術,有人建議送他到醫療條件更好的上海治療,主席也同意了。可是當羅南下到了蘇北時,主席又突然讓他回到山東。

為什麼呢?主席說,上海現在被日本人控制,萬一他的身份暴露,那将是革命的巨大損失!

北平解放後,主席專門派人去看望在天津養病的羅帥,送給他一句話:“既來之則安之,以後你少參加這會那會,把時間留出來好好休養。”

建國後,羅帥因積勞成疾,于1963年12月16日不幸病逝,年僅61歲。

這個消息傳到主席那裡時,主席久久不語,黯然神傷。

在當天晚上的會議上,主席站起來,對大家說:“在這裡,我提議,為他默哀三分鐘,以表達我們的懷念。”

主席三次推薦羅帥,有人反對,主席說:他比大多數人都強

12月19日,在羅帥的追悼會,主席親自出席,向他的遺體深深地鞠了三個躬。

後來,主席高度評價羅帥:“無私利,不專斷,抓大事,敢用人,提得起,看得破,算得到,做得完,撇得開,放得下。”

能得到主席如此高的評價,除了羅帥,沒有第二個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