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遼南石棚:史前文明的神秘遺存

遼南石棚:史前文明的神秘遺存

唐建 工學博士,教授,一級注冊建築師。大連理工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院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建築規劃學院通路學者。長期從事東北地區傳統聚落與遺産建築的文化研究,以及既有建築保護與更新改造研究。承擔和參與中央高校重大項目科研專題東北全面振興下的建築遺産及其文化驅動作用研究等相關國家級課題5項,遼甯省文科發展智庫項目1項;出版《建築環境設計曆史與理論》等著作5種。

石棚為人類社會早期巨石文化的産物,這種巨石建築的形式廣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如歐洲、非洲以及亞洲等國。雖然各地石棚形态各異,但其最基本造型為利用多塊石塊或石闆為支撐,頂部搭建蓋石。對于石棚的稱呼也各不相同,英語為Dolmen,音譯為“多爾門”,也有國外學者認為石棚與積石墓和石蓋墓的形制相似,應同屬于支石墓類别,是以稱其為支石墓或直接稱為石蓋墓,而歐洲地區因其造型特征多稱其為“石桌”或“石台”。我國通常稱作石棚,但各地方也會有各自的叫法的差別,如“姑嫂石”“石廟子”等。

我國石棚建築多分布于東北地區與浙江地區,其他地區也有少量遺存,如山東、四川、湖南等省份。東北地區的石棚主要集中在遼南地區,學界公認其修建時間大緻在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時期,并與北韓半島和日本境内的支石墓屬于同一體系。遼南地區的石棚儲存完整體系完備,可以看作我國石棚建築的代表。

遼南地區的石棚建築在我國古代文獻中早有記載,《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中漢宣帝時期在襄平(今遼陽)發現的“冠石祥瑞”提及:“時襄平延裡社生大石,長丈餘,下有三小石為之足。或謂度曰:‘此漢宣帝冠石之祥。’”通過描述可知,文中“冠石”即為石棚,皆以大石為蓋石三小石為支撐。而後關于遼南地區石棚建築較為詳盡的記載是金代文人王寂巡遊遼東地區所著的《鴨江行部志》:“己酉遊西山石室,上一石,縱橫可三丈,厚二尺許,端平瑩滑,狀如棋局,其下壁立三石,高廣丈餘,深亦如之,無瑕隙,亦無斧鑿痕,非神功鬼巧不能為之,土人謂之石棚。”所描寫的即為今大連瓦房店市的石棚。可以看出,對于遼南石棚建築的關注與了解古已有之。

巨石建築與石棚建築

巨石建築是遠古人類對自然崇拜的主要表達形式,是原始時期特有的建築類型。巨石建築是指采用巨大石塊建構的建築,比較著名的巨石建築有:吉薩金字塔、蒂亞瓦納科城太陽門、具茨山巨石、卡納克列石陣、複活節島石像以及石棚等。在世界各地的原始文明中廣泛存在着自然崇拜、祖先與生殖崇拜和圖騰崇拜,構成了原始自然神教的天地宇宙觀和人生觀。石棚建築多出現在多山地區,通過巨石産生的自然神的物化形态和物質依托,反映了自然宗教的初期狀态。

原始社會時期人類生産水準低下,生活環境惡劣,自然提供了人類生存的基本依托。山嶽供給各類食物,岩洞成為古人最早的居所,為原始人類提供了生存的維系和庇護所,是以在漫長的原始社會時期古人對于山嶽産生了母親般的依賴和情感。同時,山嶽峥嵘峻拔、壁立千仞的奇峰怪石激發了敬畏心理,山石的實體剛性具備了千古不朽的永恒屬性,進而成了原始人類祭祀膜拜的對象。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下逐漸催生了對于自然力量的崇拜,崇拜成為力量的起點,催生了今天看似以當時的能力和技術無法實作的石棚建築,展現出弱小生命在對神的崇拜中強大的情感訴求。經由石棚進行的祭祀、祈福以祈求神靈的佑護,在此過程中,原始人類也由樸素情感向着進階的複雜情感轉化,不斷成就石棚建築的藝術形式。

石棚等巨石建築的營造超越了當時人類建造能力的極限,展現出原始人類生命力的最高狀态和生産力的最高水準,是人類對于自然力量的追求而進行的一種非常态表現。相生相伴的審美體驗也在巨石建築的建造中展現,崇高、莊嚴的震懾性,與天地相連的神性,以及建造技術的不斷演進與建築造型的逐漸成形,都展現出早期建築的本源性觀念和技術發展走向。

石棚的修建,展現了原始先民的精神追求不斷提升,被賦予了豐富的社會内涵。首先,石棚的建造展現人類早期社會性轉變,凝聚了部落群體的向心力,很好地幫助遠古先民度過了人類早期社會文明發展過程中,因人類精神與自然存在之間的沖突而産生的心理危機,也化解了氏族部落的内部沖突。其次,遠古先民樸素的天人觀的形成。“天人合一”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哲學思想的源頭之一,石棚同時具備墓葬和祭祀功能,能夠和“天人合一”思想産生關聯,與人而言,石棚是安葬祖先的墓;與神而言,石棚是祭祀天地的壇。中國文化中很早就有祭祖與祭天的傳統,認為先祖與天地具有同等重要的地步,也是“天人合一”的映射。這種思想将人與自然放置于同一層級,将對于自然力量的崇拜與對于人類自身的崇拜融為一體。

遼南地區地理與文化情況

遼南地區,位于遼甯省東南部,遼河口與鴨綠江口連線以南,伸入黃海、渤海之間。千山山脈自東北向西南縱貫,瀕海10至20千米的地域内,為丘陵地帶,高程多在300米以下,沿海多孤立的山峰,西北和東北部海濱多狹小平原。河流分布密集,重要的河流有大洋河、英那河、碧流河、大沙河等注入黃海,大清河、熊嶽河、複州河等注入渤海。

遼南地區也是我國新石器文化較為集中的區域。區域内以及周邊已經發現的新石器文化遺址約為25處,其中包括諸如紅山文化、小珠山文化、興隆窪文化、新樂文化等文化序列。而專屬于遼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主要有:小珠山遺址、上馬石遺址、吳家村遺址、郭家村遺址、三堂村遺址、大潘家村遺址等。

通過考古學相關遼南地區新石器文化地層關系與堆積特點的研究以及與周邊新石器文化序列的橫向比較的結果可知,遼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與周邊的新石器文化存在明顯的親疏遠近關系,遼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在早期階段主要受到了新樂下層文化、後窪下層文化以及馬城子下層文化的影響;在中期則與左家山上層文化、後窪上層文化以及山東半島大汶口文化的一些地方類型産生了交流;而在後期則受到了龍山文化的沖擊。是以,遼南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并非想象中的那樣稀少且不存在文化體系,相反,遼南地區新石器文化是具有明晰的連續性,并且擁有較長存續時間的文化序列,在這一文化下的人類才能開始形成包括巨石崇拜在内的原始宗教,并産生修建巨石建築的社會沖動,為石棚等巨石建築的産生提供了社會基礎。

遼南石棚的建造年代

任何曆史遺存都會有其當時曆史朝代遺留下來的痕迹,考古學家依靠對這些痕迹的判斷來确定文物的年代和時間。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時期,無法斷定其絕對年代而代之以相對年代,通過同時代同期的遺迹、遺物在時間上的先後關系,亦即文化遺存先後時序的年代進行推測。

關于遼南石棚的修建時間,現在主要的觀點認為其時間範圍大緻在新石器晚期至春秋戰國時期,而對于具體某一座石棚的修建時間,由于石棚的損壞且出土器物極少,并且沒有明确的文字記錄,故無法獨立估計某一座石棚的具體時間範圍。目前已經發現的與遼南石棚相關的出土器物,主要包括雙房石棚墓群出土的曲寬葉大弧刃劍、直口筒形罐、夾砂紅陶鼓腹圈足壺、石紡輪等,于家村坨頭墓地以及碧流河蓋石墓出土的曲頸壺等。通過對上述器物進行分類排序可以得出一條完整的發展排序,最終推斷遼南石棚的大緻時間階段早于3000年前,并且可以确定遼南地區其他巨石建築,如石蓋墓、積石冢的出現時間可能要晚于石棚,是以,石棚被認為是遼南地區最早的巨石建築形式。

誰建造了遼南石棚

考古界對遼南石棚所屬的氏族目前尚無定論,但普遍認為與古代東夷族的分支東北夷有關。

關于遼南地區東北夷的起源問題相對合理的解釋是遷移說,即膠東半島與其他環渤海沿岸的人口遷移至遼南地區與當地文化相結合而形成,其中也包括箕子東渡等事件的被動遷移。據《逸周書·王會篇》中記載“東夷有孤竹、屠何、俞人、青丘、周頭”等。而晉代五經博士孔晁則認為以上的東夷各部應細分歸于東北夷,其中“青丘”一地在孔晁注解《逸周書·王會篇》中雲“青丘,海東地名”即為渤海以東地區,又據服虔注疏“青丘國在海東三百裡”,以現在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距離正是“三百裡”,是以可以認為青丘應是指遼南地區以及生活在遼南地區的氏族部落。嵎夷文化随着萊文化、齊文化融入中華文化的同時,部分嵎夷族人經遼東半島東遷至北韓半島等地,嵎夷文化也遠播到北韓半島這些地區。

遼南石棚具體歸屬于當時哪些部落,現在還未可知,不過最有可能的是貊族,貊族為我國古代生活于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最早出現于西周時期,為周王朝的屬國。貊族主要生産模式為農業與漁獵。貊族的代表性器物為曲刃青銅短劍和粗砂陶器,這一點與遼南地區巨石建築遺迹中出土的文物形制接近。且貊族的葬制應是以石質葬具為主并有火葬,這一點和雙房石棚群中出土的燒蝕過的人類骸骨不謀而合。據此,遼南石棚的族屬極有可能是東北夷的嵎夷及其後期形成的貊族所建造。

遼南石棚的用途

考古研究認為石棚建築兼具墓葬與祭祀兩種功能,融合了原始社會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與圖騰崇拜原始宗教觀,石棚建築的用途國内考古界有三種說法:一是古人用來宗教祭祀的帶有神秘象征的祭壇;二是原始社會公共活動場所;三是墓葬。近年來,國内考古界傾向認為石棚是“墓葬”,即石棚墓。

石棚建築反映出史前先民對自身和世界的認識,帶有十分強烈的表現意念,表達了與天地神明溝通的願望。當時的先民以超越自身能力的巨大熱情,艱難找尋适合的石材,長途搬運,精心計劃建造,其中蓋州石棚山的石棚頂石重達60噸,充分展現出人類精神力量轉換為巨大的行為力量,造就了後世為之驚歎的偉大建築。由此,石棚造就了人類早期的祭祀場所,通過對巨石的征服展現對自然的奉獻和膜拜,凝聚人心,向自然昭示自身的存在,謀得更多利益,也在蠻荒的自然中确立了人類特殊的生命價值與意義。

據考證,東北夷族個别部落存在的火葬葬俗,重要的氏族部落首領等人物過世後遺體會停留一段時間後火化,最長可達半年之久。遺體在火化時石棚已經建造完畢,火化遺骨移葬石棚墓,多為明葬或淺葬。大型石棚的前面均有的開敞空間,初期可作為火葬場地,之後即成為祭祀場所。據考古學分析,最早建造的石棚多為大石棚,之後才出現規模較小的石棚;并且一些大石棚的周圍會有石蓋墓或支石墓群,說明了以大石棚為核心逐漸形成了氏族墓葬群。以普蘭店石棚溝石棚群為例,通過20世紀80年代的考古發掘資料可知,其遺址為一座大石棚與三座小石棚,四個石棚的制式皆為三面壁石支撐頂部蓋石。大石棚為南北向,其餘三座小石棚皆朝向大石棚。根據現場情況判定,三座小石棚與大石棚的位置與墓葬方式形成了等級差異,雖然這種布局的原則與方法暫未可知,但特殊的朝向與位置關系表明石棚溝石棚墓群原始氏族部落的社會關系。

然而,遼南幾處大型石棚并未記載有墓葬的考古發現,圍繞石棚也未發現一般意義上的墓葬群,顯然單一墓葬功能并不能完全說明石棚的用途。無論在中國還是其他國家,由于巨石文化遺址沒有相應文字記載,所存留的遺物也不足以說明其使用情況,是以多數巨石文化遺址的用途至今仍然沒有定論,同樣,遼南地區的石棚建築的準确用途也不能以一概全,石棚建築的建造目的仍然是個謎。然而,不管是墓葬用途還是祭祀用途,石棚的搭建都是遠古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思想展現,從中可以感受到遠古先民樸素而傳統的天人觀。

遼南石棚的類型

遼南石棚建築依據規模可以分為大型石棚、中型石棚和小型石棚三個類型,其各自特點如下:

大型石棚,石棚高度在2米以上,頂石長寬4米以上。所用石材均經鑿制加工,制作精細。石棚壁石向内傾,蓋石伸出壁石之外形成較大的棚檐,壁與蓋之間套合整齊。大型石棚往往單獨存在于山丘頂部和台地上。典型案例有海城市析木城石棚、蓋州市石棚山石棚、瓦房店市台子石棚、普蘭店儉湯石棚溝大石棚等。

中型石棚,規模尺寸介于大型石棚和小型石棚之間,高度約為1.5米,頂石長寬約為2-4米。石棚蓋石伸出壁石外,石材均稍事加工,不太規整,壁石與蓋石之間套合也不甚緊密。從整體上看,中型石棚接近于大型石棚,但不如其規整精細。這類石棚主要分布于較低矮的台地或平地上。其代表主要有金州小關屯石棚、普蘭店區雙塔台子石棚等。

小型石棚,規模尺寸較小的石棚,普遍高度約為1米,頂石長寬約2米。石材很少有加工痕迹,壁石直立,壁石與蓋石互相套合不規整,蓋石大部分未伸出壁石外,棚室趨于方形。這類石棚多分布在低矮的台地或平地上,以平地為多,有的則成排分布在一起形成石棚群。其代表有普蘭店區雙房石棚,岫岩縣興隆石棚,蓋州市連雲寨石棚等。

遼南石棚的典型代表

1.石棚山石棚

大型石棚,位于遼甯省蓋州市二台子農場石棚村南浮渡河北岸的平緩圓形台地上,海拔56米,曾被作為寺廟使用。采用花崗岩石材打磨加工而成,各石闆内外壁面、側面和抹角處均經過加工,打磨規整。石棚整體方向為南偏東4度。頂石南北長約8.6米東西寬約5.7米,厚度最厚可達0.55米。東西壁石長約2.4米高約2.3米,北壁石長約2.8米高約2.3米。

遼南石棚:史前文明的神秘遺存

石棚山石棚 本版圖檔均為資料圖檔

石棚山石棚于1993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于1996年成為國家級文物保護機關。該石棚目前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石棚。

2.析木城石棚

大型石棚,位于遼甯省海城市析木鎮前姑嫂石村東南姑嫂石山高約50餘米的台地上,西側600米為海城河。該處原有2座石棚俗稱“姑嫂石”,山上為姑石山下為嫂石,現存為姑石。石棚整體朝向南偏東36度。頂石呈方形,南北長約6米東西,寬約5.1米,厚約0.5米,整體高2.8米。東西壁石長約2.4米高約2.2米,北壁石長約2.7米高約2.2米,南壁石長寬分别為1.6米和1.1米。

遼南石棚:史前文明的神秘遺存

析木城石棚

析木城石棚采用花崗岩石材打磨加工而成,做工精細嵌套準确。門石并未通頂僅能起到空間限制的作用。西壁石内側及南門石頂端有大量圓形痕迹,多數文獻認為有可能是用來記載祭祀次數或祭祀殺牲數量,也有猜想當時可能已經具備了早期天文觀測能力,但經現場考證應為石材在開采前場地長年滴水所緻,這在對石棚周圍山體考察時發現的大量山澗和山洞得以證明。

析木城石棚于1963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2001年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該石棚目前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地上建築。

3.石棚溝石棚

大型石棚,位于大連市普蘭店市儉湯鄉石棚子屯北部山頂台地,東北距碧流河約1.5公裡,海拔高度約265米,相對高度約16米。石棚整體南北朝向,為三面壁石支立的大石棚。石棚頂石長約6米,寬約4米,厚度約0.6米。東西壁石長約2.2米高約1.2米,北壁石長約2.6米高約1.2米。

遼南石棚:史前文明的神秘遺存

石棚溝石棚

大石棚采用花崗岩搭建,石材的加工精度低于石棚山石棚與析木城石棚。距西壁石南端80厘米處存在石構,疑似“階條石”,現場為了保護石棚的整體結構,在頂石西南角進行了加強措施。石棚溝石棚為石棚群落,有大石棚1座小石棚3座,3座小石棚儲存均不完整,結構與大石棚有明顯不同。3座小石棚與大石棚存在明顯的位置關聯,極有可能是大型氏族部落建立的高規格石棚群。

石棚溝石棚于2003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2013年成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4.小關屯石棚

中型石棚,位于大連市金州區向應鎮向應街道以東約1公裡處,海拔高度約60米,東部距河流約1.3公裡。石棚整體呈東西向,是遼南地區現存石棚中最偏南的石棚。原有2座石棚,分别為“大石棚”和“小石棚”,現存的為“小石棚”。小石棚頂石長約4米寬約2.5米,厚度約為0.4米,東西壁石寬約2米,但東壁石高約1.3米,西壁石僅存0.2米,北側壁石高約1.1米長約2.7米。

遼南石棚:史前文明的神秘遺存

小關屯石棚

小關屯石棚選址地形較為平坦,且四周群山環繞。石棚整體用花崗岩打磨而成,但整體加工精度以及打磨細度較前面三座大石棚要低很多,且石材質地較差。其頂石近似長方形呈東西向布置,四面壁石中僅東面壁石儲存較為完好,北面與西面壁石均有較大破損,南面壁石已不存。因西面壁石現存高度低于東面壁石,故頂石整體呈東高西低的趨勢。小關屯石棚整體儲存情況不太理想,破損較為嚴重。

小關屯石棚于2008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機關,現已建成了以其為核心的主題文化公園以對其進行保護與宣傳。

5.白店子石棚

中型石棚,位于大連市吳爐鎮白家店村以北約1公裡處的山坡上,東西兩側均有河流經過。白店子石棚原有一大一小2座石棚,是以在當地也被叫作姑嫂石,規模更大“嫂石”已毀,現存的石棚規模較小為“姑石”,依然是雙石棚的配置方式。

遼南石棚:史前文明的神秘遺存

白店子石棚

白店子石棚為花崗岩質地,建有四面壁石、鋪底石和頂石。頂石近方形長約4.5米,平均厚度約0.5米。東西壁石長約2.5米,南北壁石長約2米,石棚頂石呈東南低西北高的傾斜趨勢。石棚除東面壁石存有缺口外整體儲存良好。石棚整體打磨拼接的精細程度依然低于前文提及的三座大石棚。

白店子石棚于2007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

結 語

我國東北地區以遼河流域為核心的區域一直被認為是原始文化高度發達地區之一,經過長期考古發掘發現,東北地區原始文化演進與發展逐漸清晰,在遼東半島原始文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石棚建築的考古研究。

而遼南地區擁有世界上類型最全,規模最大,儲存最為完好的石棚建築,其中蘊藏着豐富的精神内涵與深遠的建築價值,石棚建築的研究對深入認識東北地區文化的形成,探究建築産生的最初意義,豐富中華民族曆史文化内涵具有積極的作用。

此為大連理工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院長唐建于2021年10月在沈陽建築大學建築博物館的講座紀要。原文刊登于《光明日報》( 2021年11月13日 第10版)